大家好,我是窩頭,一名飛行愛好者,也算是跟航空沾邊的創業者。今天從飛行愛好者的角度跟大家講一講新加坡航展值不值得中國的愛好者去看。
2019年因爲波音MAX的事故,對全球的民航業發展,可以說是一個轉折點,飛機交付數量大幅下滑。而誰也沒想到2020年初始,一場疫情給航空業帶來了更大的打擊。估計2020年的民航業數據將會直接回到“十年前”。而在防疫嚴峻的情形下,全球排名前三的新加坡航展在2020年2月11日如期開幕。這場因爲疫情少了中國展商和觀衆參與的新加坡航展比往屆暗淡了不少,截止到2月17日閉幕官方報道的數據來看,參展商少了8%,靜態展示飛機數量減少了10-15架,公衆日出席人數大約是往屆一半。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新加坡航展,中國的八一飛行表演隊驚豔亮相新加坡航展,可能是因爲上屆韓國表演隊的事故原因,韓國未出席本屆新加坡航展。對于主辦方來說,八一飛行表演隊的出席,讓航展更加精彩,而隨著中國自身航空實力的增強,我們未來會在越來越多的地方看到八一隊的身影。
回到正題,我第一次參加航展是2014年的珠海航展,那是第一次現場感受航展的氛圍。2016年我以參展商的身份來到珠海,並且將一台球型幕的737“模擬艙”搭建在航展現場。這也算是全球所有航展中第一次出現“大型”飛機模擬艙,因爲之前沒有企業可以在短短幾天的布展時間,將模擬艙安裝並調試完畢。2018年珠海,2018年新加坡航展。均有了我們的身影。也是我第一次到國外參加航展。除了這種大型航展,國內的各種小型航展,我也參加了很多次。感受到了國內民衆對航空的熱烈氛圍,也看到了新加坡航展的氛圍,包括我同事在歐洲、美國參加各種航展,今天從我個人的角度跟大家講講國內國外航展的區別。
首先最大的區別是開放性
因爲國內航空産業發展的較晚,對于很多人來說,接觸飛機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情。而航展是大家可以近距離接觸航空的機會。我不知道是因爲去看航展的關注素質參差不齊的原因,還是其他什麽原因,中國無論大小航展,僅僅是讓你看,而且是遠遠的看。無論是飛機還是其他展品,都用欄杆遠遠的圍在那。不像國外的航展,可以讓你“參與”進來。這些圖片都是我2018年新加坡航展時拍的照片,絕大多數飛機,你都可以近距離接觸參觀。如果你的英文溝通能力強,他們都很樂意去給你介紹。所以跟國內的航展相比,國外航展開放性更高。
第二個區別是氛圍
對于航空氛圍我不清楚我的感受是不是對的,隨著大家條件越來越好,參與的人也越來越多,因爲中國人口實在太多。現在還處在大浪淘沙的階段,去看航展的人很多都不是真正的愛好者。就是去看個“熱鬧”,而缺少像國外航展的那種交流與參與的“氛圍”。
第三個區別是“小”
之前總聽說新加坡航展是世界排名前三的大型航展,去了之後才發現,從場地規模、基礎設施甚至安檢門票連我們一個地方性的小型航展都比新加坡要強。如果不看飛機數量,我都懷疑這個前三是怎麽排上去的。當然我沒過去那麽多地方,也許因爲我們珠海航展的“財大氣粗”把我們“慣壞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新加坡航展的參展證件,就是一張紙帶個照片,進門驗票也非常簡單,不像國內又是芯片又是人臉識別。對于這些基礎設施來說,國外比國內差的遠了。我覺得不用不了多久,珠海航展在全球的航展中的地位將會被重新排名。
以上僅代表我個人的看法,我不是崇洋媚外,覺得老外的就是好。去過的飛友歡迎繼續補充。最後在說一下除了我們國家的航空産業要增強外,我們還需要加強的是航空基礎與“素質”的提高。每次我們帶設備參加航展,我都是希望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每次模擬機也都會免費對所有人開放。現場用于排隊的一米線,在國內如果沒有人維持,幾分鍾就從一隊變成“一團”,而在新加坡航展上擺一天還是一條線,我認爲一個行業的發展,最重要的不是數據與表面,而是看不到的軟實力增強,才會讓一個行業變得更強。
作爲一名中國的飛行愛好者,新加坡是離我們比較近的大型航展,展出飛機及開放性也優于國內的珠海航展,建議大家如果有機會可以到新加坡去看看。其實在費用上,並不會比去珠海看航展貴多少。時間是每年的2月份,也是春節假期前後。關鍵是像我這種英語特別差的人,到新加坡沒有語言壓力。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