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仙人洞遺址#浙江上山文化遺址##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網#”
原創不易,支持請按“關注”,和我一起發掘古文字的秘密
前言:距今1萬年前後新石器時代的中文字,是全球通用文字。
有誰能正確的定義什麽是中文字嗎?
方塊字,就是中文字嗎?
那麽,西班牙國家的考古學家們一定不同意這個觀點。
因爲,西班牙距今1.1萬年前的古人類就在書寫方塊字。
西班牙的考古學家,讀不懂1萬年前的方塊字,如是將這些方塊字稱之爲“符號”。
{上圖爲浙江省龍遊縣荷花山遺址考古出土的方塊字“田”字,筆者2015年8月自拍于遺址現場。}
中國的考古學家也一樣,對自己不認識的方塊字,也稱之爲符號。或者,幹脆地說,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人根本就不會寫字。
文字和語言,是新石器時代古人類表達其族群獨特文化現象的唯一載體。
距今1萬年前後的浙江龍遊縣荷花山遺址,考古出土了三個陶器刻畫文字:
“田”字,“網”字,和“田,一”字。
{中央電視台10頻道“探索發現”,播放了紀錄片“探秘荷花山”,片中就出現了陶文“網”字。可是,我在互聯網上再也找不到這個陶文“網”字了。這個無比珍貴的陶器文物,就默默無聞地躺在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倉庫裏。}
上圖爲距今11000~17000年的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岩畫。
有誰可以定義中國畫嗎?
距今1.1萬年前的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岩畫,牛,是中國三星堆人的祖先所繪畫。
畫這頭牛的人,來自中國湖南省和江西省的“紅土地{土壤含有氧化鐵,呈現紅色}”。
這幅西班牙岩畫所用的紅色顔料,是氧化鐵礦石粉末,色澤名稱是“赫”。
中國畫,有中文字落款,是典型的文化特征,大家都同意嗎?
如果,大家接下去就會發現,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距今1萬年前的岩畫,有中文字落款,大家同意是中國人畫的嗎?
一:中國人于距今2.3萬年-2萬年前後發明了工具“網”。
{上圖1,2爲湖南省道縣玉蟾岩遺址考古。圖2爲蜘蛛網。}
湖南省道縣的玉蟾岩{蛤蟆洞}遺址,古人類居住洞穴,距今2.5萬-2萬年。這裏出土了全世界最早的陶器{距今2.1萬年},是全球人類文明的起始地。
2018年9月底,我專程從新加坡來到了玉蟾岩{蛤蟆洞}遺址現場勘察。這個山洞向陽,洞裏有蜘蛛網。我立馬明白了,距今2萬年前中國人發明的工具“網”,是對洞裏蜘蛛網的模仿。
距今2萬年前,中國人對專利技術的發明創造,首先是對自然界一切現象的模仿。包括,文字。
但是,玉蟾岩遺址並沒有考古出土編織“網”的加工工具。于是,我前往江西省萬年縣的仙人洞遺址,繼續尋找“網”的誕生源頭。
{上圖爲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遺址}
仙人洞遺址,古人類居住洞穴,距今2.5-2萬年,門票20元。這裏出土了全球最早的陶器,距今2萬年。
仙人洞是一個暗洞,裏面沒有光線,很長時間裏,被當地人當做養老院使用。
{上圖1爲考古出土于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的石器“石環”和“石瑗”,距今2萬年-1.2萬年前後,現珍藏于江西省博物館。圖2爲現代中國手繩編織器和文物對比。}
網,結繩以漁。——《說文》
首先要創造制造出編織苎麻麻線繩索的工具,才能編織繩索。仙人洞遺址考古出土距今2萬年前後的穿孔石瑗,是屬于中國人的編織手繩的編織器工具,現今中國人依舊保留著這項古老的技術。
苎麻線繩索,是編織捕魚漁網“罟”的基礎材料。繩索,是編織捕鳥的鳥網和捕捉大型野獸“罕”的基礎材料。要把苎麻線編織成幾股交織在一起的粗繩,在使用的過程中網就會很結實而不會破裂和斷裂。
{上圖爲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遺址考古出土距今2萬年的粗繩紋陶片,藏江西省博物館。}
仙人洞遺址考古出土了距今2萬年前後,具有“麻繩紋飾”的陶片,證實了中國人在距今2萬年前已經開始在編織麻繩,制作各種用于捕獵捕魚的工具“麻繩網”。
{圖1爲西伯利亞地圖。圖2爲俄羅斯西伯利亞馬爾塔遺址出土距今2.3萬年的錐形狀玉器,圖3爲甲骨文“網”字。}
俄羅斯西伯利亞馬爾塔遺址這件深綠色蛇紋石蝴蝶玉器,左邊雕刻著中文字,中間錐型器上刻畫著由苎麻線編織而成的漁網。西伯利亞屬于凍土區,不産苎麻植物,這件距今2.3萬年前後的漁網,産地在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遺址。
于距今2.3萬年前,中國江西“仙人洞人”已經將麻繩網工具,販賣至于西伯利亞地區,這裏是鲑魚,鹿,野牛,熊的主要産區。
古人類在沒有麻繩網工具之前,人們只能野蠻的殺死大型動物,吃掉。但是,野生動物資源過度的消滅,人類就將面臨無肉可吃的窘境。
網,不僅僅只有捕魚的功能。
麻繩網{羅網},是距今2.3萬年前人類能夠戰勝猛獸,馴服猛獸,畜養家畜的工具。網,是古人類于距今2萬年前後走向文化,走向文明的推動力。有了能夠活捉捕捉野獸,鳥類的麻繩網工具,全球古人類就開啓了蓄養家畜家禽的曆史。動物資源,成爲了可持續性的資源。
後期距今8000年前後的中國,進入了玉器時代,就不足爲奇了。俄羅斯西伯利亞周邊地區,是全球體量最大的玉石儲藏地和原産地。
網,作爲工具性商品,能夠和西伯利亞本地人換玉石,就産生了買賣和商業貿易。
俄羅斯西伯利亞最北,距離中國陸地最南約爲5670公裏。
{上圖爲仰韶文化“網紋”陶器,距今6000年前後。}
中國距今1.1萬年-8000年前後的考古遺址,出土了很多漁網的附屬品,漁網的實物保存不了,所以沒有考古原樣的實證。網,在仰韶文化時期成爲了中國境內最普遍的工具型商品。
二: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的中文字“網”字。
西班牙,距離中國北京,大約1萬多公裏。
看到這個距離數,很多人就很懷疑在距今1.1萬年前,中國人的祖先們是否有能力走這麽遠。
{小注,我曾經在西班牙住了1個星期,看到過很多的,來自中國的文化元素。}
西班牙的阿爾卡米拉洞穴,位于西班牙北部的海濱城桑坦德南面三十五公裏處,距今1.7萬-1.1萬年,屬于古人類居住洞窟。
{上圖爲西班牙阿爾卡米拉岩畫的“網”字和中文字“網”字對比}
阿爾塔米拉岩畫,出現距今1.1萬年前的方塊字“網”字,中國人現在還在使用{字典}。
甲骨文中的“網”字,有30多種寫法,是因爲每一種網的形狀和功用不同。
阿爾塔米拉岩畫中的“網”字,屬于捕捉野馬的網。
{上圖爲阿爾塔米拉岩畫的野馬和歐洲野馬對比}
這幅西班牙岩畫,是對歐洲野馬的寫實。
歐洲野馬(學名:Equus ferus ferus),又名泰班野馬,是一種歐亞大陸的野馬。
歐洲野馬身軀不大;鬃毛逆生突起,短而直立;毛色單一,主呈土黃色;一條黑褐色脊線自腰背中央至尾基;黑色橫紋包裹四肢。
于距今1.1萬年前後的西班牙本地土著人,想要馴服活捉歐洲野馬爲家畜,就要找中國人買麻繩網,中國人于是就來此地賣麻繩網了,中國人就在阿爾塔米拉岩洞裏寫了一個中文字“網”字。
中國人還必須長期居住在阿爾塔米拉洞穴,長期培訓西班牙本地土著們如何使用麻繩網來捕捉野馬。中國人還要教會西班牙本體土著族群,如何馴服歐洲野馬成爲家畜。阿爾塔米拉洞窟,是中國外派技術人員長期居住的宿舍。
培訓,是商業交易中最重要的一個輔助性環節。
距今1.1萬年前中國人在西班牙土著族群的地盤上提供工具“網”和家畜馴化技術,幫助西班牙土著捕獲和馴化了很多歐洲野馬成爲家畜,雙方就會和平友好的分成,中國人獲得了很多的歐洲馬作爲商業利潤。技術輸出,商業貿易,是舊石器時代末期至于新石器時代早期中國人提倡的“人類共同發展體”思想哲學。技術輸出和商業貿易,是人類解決戰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中國人賣給西班牙土著的是個什麽網呢?中國人又寫了一個中文字,做了産品說明!
在這幅西班牙岩畫馬嘴的位置,又寫了一個中文字“幹”字。
新石器時代的中文字,是現代漢字的字根。
【說文】罕:作䍑。從網,皆鳥網也
“幹”字,字義衍生爲“罕”字。
“幹{罕網}”,是指捕捉鳥類的麻繩網{羅網}。
“幹”字。字義衍生爲麻繩羅網的功能性名稱“馯{han}”和“杆”,是用于捕捉歐洲野馬的工具,俗稱“套馬杆”。
{上圖爲中國蒙古人的套馬杆}
西班牙野馬壁畫上的“幹”字,是指由中國人發明的套馬杆,至今蒙古人還在使用。
一根長長的木杆,加上一根麻繩,就是套馬杆。麻繩,套住馬的脖子,馬就被活捉了。
中國人于距今1.1萬年前去西班牙,就是賣套馬杆工具的。
{上圖爲中國甯夏大麥地岩畫,距今1.3萬-1萬年}
甯夏中衛市大麥地岩畫顯示,中國人在距今1.3萬年前早就進入了家畜人工馴養的時代,中國人已經進入騎行時代很久了。
全球化,並不是一個新鮮的經濟學和曆史學概念。既然,田野考古成果顯示舊石器時代末期至于新石器時代早期全球最早的陶器燒制和農業種植技術起源于中國。那麽,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中國爲何不能成爲一個技術和文明的輸出地呢?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爲何不是那個讓全球上古人類族群從混沌走向光明和文明的引路人呢?畢竟,“夏{賈}”,“商”,“周”這三個漢字的文字字義突出的是具有流動特質的商業屬性。習慣坐而論道卻漠視曆史實踐,是華夏文明真相至今還處于混沌狀態的主要原因。
結束語:
我專職研究古文字8年了,我對文字出現在什麽地方,比較敏感。
新石器時代的中文字,是對中國人曆史的記錄。
新石器時代的西班牙考古出土文物上,有很多的中文字。因爲南歐西班牙再往南,就到達了非洲大陸,那裏出現的中文字會更多,尤其是古埃及,簡直就是中文字的世界。
謝謝您的觀看,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