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作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的核心功能承載區,虹橋前灣“藍圖”浮出水面。
3月3日下午,在上海闵行區加快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動員大會上,虹橋主城前灣地區規劃方案發布。
虹橋主城前灣地區在《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 》中已被納入上海主城範圍,該區域又位于蘇州河前端,是蘇州河進入上海主城區的第一個集中建設區域。前灣地區總面積約30平方公裏,其中重點開發區域位于北青高架以北,約10平方公裏。
前灣地區緊鄰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軌道交通2、10、17號線三線環繞,即將建設的軌交13號線西延伸和規劃25號線直達中心城區,京滬、沈海等高速公路,京滬、滬杭等高鐵線路,快速聯通長三角城市群,可以30分鍾到達上海市中心,60分鍾到達長三角主要節點城市。
三年來闵行累計投入200億元,2500余戶居民、80余家國有企業、340家集體企業的動遷騰地工作2021年基本收尾,可提供約10平方公裏的可開發空間。同時,前灣地區受虹橋機場淨空限高影響小,這爲後續打造城市地標、形成宜人的城市天際線、塑造上海西部城市門戶提供了無限可能。前灣地區生態和公共配套基礎良好,10公裏的吳淞江生態廊道已基本建成,形成了環前灣地區一道靓麗的生態景觀風景線,區域內河網密布、水系發達,50條河道已達Ⅲ類好水,呈現水陸景觀新風貌;同時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正在加快建設,華山醫院西院已經投入運營,新加坡百彙醫院等5家將于年底投入使用,美國學校、英國學校等多所國際學校凸顯了國際配套服務優勢。
2020年,闵行區組織了6家國際一流設計團隊,聚焦前灣地區開展國際方案征集,融合各家方案優點,形成今天的規劃方案。未來,前灣地區將整體打造“五分水景五分城”的格局,以水爲脈絡,引入蘇州河水,建設主城區最大的濱河公園——前灣公園;藍綠景觀結合城市功能,塑造多樣的場所、豐富的生活體驗。
虹橋主城前灣地區定位爲虹橋國際開放樞杻的主要核心功能承載區,面向國際國內的世界級“會客廳”,引領高品質生活的人民城市樣板區,服務長三角和全國發展的強勁活躍增長極。未來將形成長三角總部經濟首選地,打造跨國公司和國內總部經濟的集聚地;形成國家産城融合示範標杆,建設宜居宜業、産城融合的現代化城區;形成綠色開放活力共享的國際主城,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城區。
闵行區將構建“1238”的城市空間布局。“1”即以聯友路爲一條軸線引領城市地標,“2”即以彩虹湖、霁月湖兩個湖面集聚城市活力,“3”即以三條城市休閑公共走廊聯系中央活動區、科研創新、國際社區等八大功能片區。虹橋前灣地區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200萬平方米,其中住宅約460萬平方米,商辦約280萬平方米,研發約190萬平方米,公共服務等其他設施約270萬平方米,形成了開發強度適宜、功能結構合理的空間開發格局。
打造世界級中央商務區和公共活動區。以TOD開發爲導向,圍繞軌道交通13號線西延伸紀翟路站、芳樂路站以及25號線前灣公園站(暫名)形成三大組團,集聚虹橋國家開放樞紐城市核心功能。
塑造高標准高品質的國際化社區,進一步強化多元化公共服務配套、生態環境融合和社區智慧管理,將在“十四五”期間統籌建設百萬方能級的國際化社區,並提供高標准、高質量的文化、體育、和醫療服務設施。
營造極具魅力的公共空間。未來,這裏將形成1000畝以上水域、2500畝以上綠地,30個社區公園,總計超過3500畝的藍綠空間,再聯通吳淞江的生態廊道,整個藍綠空間比將達到50%。同時結合藍綠空間形成9公裏的濱水慢行道、10公裏的內圈慢跑道和18公裏的外環騎行道,將水景滲入城市每個角落,將城市的時尚風貌映入每一處水面。約1個平方公裏的前灣公園和前灣規劃建設展示館將于今年7月1日前開工。
責任編輯:高文
校對: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