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花園和圖書館,你便擁有了一切。——西塞羅
6月16日,上海植物園在經曆臨時性閉園後再次開放。端午期間,上海植物園和徐家彙源風景區累計接待遊客3.04萬人次。很多遊客表示開門第一件事就是來上海植物園看看。
■新聞聯播截圖
爲什麽要去上海植物園?很多人喜歡此處的熱帶雨林,“上海市中心的熱帶雨林,仿佛走進了亞馬遜”↓
■圖片:小紅書@Yang
還有國內對公衆開放的最大的盆景園專類園之一——盆景園,好幾位國家級盆景大師先後在此工作,“不用專門去蘇州也能逛園子了”↓
■圖片:小紅書@克拉拉戴大紅花
每一個季節都有每一個季節的風景,六月睡蓮開放,再樸素的池塘都會變身“莫奈花園”。有網友說:“拍了上海植物園的一年四時,愈發覺得植物的美好,大自然的神奇”。
■睡蓮 圖片:上海植物園
植物園和公園是不同的。植物園有更多的植物,更多的生境,還有更多的解說——得以“多識草木之名”。以上海植物園爲例,總共保存植物10000余種(含品種)。上海植物園科研中心的肖月娥老師告訴周到君:
植物園的主要功能是物種收集與遷地保護。如此豐富多樣的物種,生長習性當然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植物園需要爲不同的植物物種打造會不同的生境以滿足不同植物的生長。城市公園的物種相對單一,景觀也相對同質化。
六月草木葳蕤,如何逛園
換一個視角逛植物園,或許會有更多樂趣。
在閉園的時間裏,上海植物園也是有人值守的,負責澆水、除草、修剪等日常工作。現在我們去上海植物園,已經錯過了春天,但不會錯過夏天。
■繡球 圖片:上海植物園
談及“獨一無二”,上海植物園最奇妙的莫過于自己培育的品種。
■旱溪 圖片:上海植物園
初夏的花菖蒲依舊在營業,不過業已迎來尾聲。上海植物園擁有國內少有的花菖蒲專類展示區,收集有江戶系、肥後系、伊勢系和長井系的花菖蒲品種100余個,還有20余個園藝專家培育的國際登錄品種。
何爲花菖蒲?花菖蒲也叫日本鸢尾,它是對鸢尾科鸢尾屬的玉蟬花原種及其選育的園藝品種的總稱,在園藝學上屬于無髯鸢尾中的無冠飾物類群。接力紫色的溪荪,黃色的黃菖蒲,花色最爲豐富的花菖蒲在梅雨紛紛中綻放。
■達普羅 圖片:微博@上海植物園愛麗絲喵
上海的環境適宜花菖蒲生長,有條件培育獨創的品種。這是上海植物園的園藝專家肖月娥的領域,我們可以在微博“上海植物園愛麗絲喵”上欣賞她培育的品種——達普羅(Daparo)花大而醒目,不僅可以賞花,還進一步市場化,擁有了“胸針周邊”。
■明月 圖片:微博@上海植物園愛麗絲喵
再者,植物在植物園,都能擁有姓名。
正值繡球季,月季園也雙叒叒開花了,進入花季的睡蓮池被網友譽爲“莫奈花園”。
■睡蓮 圖片:sukeiiiii
上海植物園是拍照的好地方,但是光拍照就太可惜了。在這一片睡蓮池,還生長著上海公園裏難得一見的王蓮——另外兩座擁有王蓮的公園是上海辰山植物園和共青森林公園。八月份,王蓮將在這片池塘裏升起,張開。一片大葉片能夠負重70公斤,坐一個小孩綽綽有余。
■王蓮 圖片:徐彙文旅
目前,上海植物園保存珍稀瀕危植物351種,是國內珍稀瀕危植物收集最爲豐富的單位之一。水杉、新含笑、秤錘樹等滬上廣泛栽培的珍貴樹種均由本園首次成功引種。
■國家II級保護植物秤錘樹 圖片:上海植物園
引種和遷地保護是植物園的職責之一。自建園開始,上海植物園就一直重視植物引種、篩選、馴化與推廣研究。上海植物園植物收集著重于我國華東地區本土植物和國內外園藝植物引種、馴化以及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育,著重于城市園林綠化新優植物的推廣和應用,有效提高了上海及周邊地區城市園林植物多樣性。1973年,即全面開啓植物引種工作。
■國家II級保護植物軟棗猕猴桃 圖片:上海植物園
■狹葉四照花 圖片:上海植物園
上海植物園的前身是龍華苗圃,距今已有接近七十年曆史。盆景園、展覽溫室和蘭室在國內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逛園時別錯過了。
■春季蘭展 攝影:毛奕雲
植物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有人說,去植物園才發現自己低估了它。
牛津大學標本館館長史蒂芬•哈裏斯在《植物園:一部圖文史》梳理了植物園發展的曆史,植物可以用作食用植物,藥用植物還有園藝,“英國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認爲可以通過保存植物資源讓子民們享有財富、健康和幸福。”早在古羅馬的時期,哲學家西塞羅便說:“擁有花園和圖書館,你便擁有了一切。”
■上海植物園裏的海芋 攝影:毛奕雲
時至今日,甚至有兩座植物園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産”,它們是英國皇家植物園(又叫“邱園”)和新加坡植物園。邱園擁有世界上已知植物的八分之一,將近五萬種植物,堪稱世界之最,因此成爲了全球植物愛好者的心目中的朝聖地。
■上海植物園裏的小葉銀斑葛(星點綠蘿) 攝影:毛奕雲
對現代植物園來說,其“科學的內涵”奠基于殖民時期。從16世紀中期建立的意大利帕多瓦植物園到後世負有盛名的邱園,它們基本上都是爲了歐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收集、整理、發掘、利用植物的目的而設立。有曆史學家和政治家把植物采集的過程畫成了黑白諷刺漫畫,稱之爲“生態帝國主義”。
■上海植物園裏的“三角梅瀑布” 攝影:毛奕雲
到了19世紀,植物園終于擁有了“藝術的外貌”。隨著公園運動的興起,一大批城市公園和綠道建設起來,以滿足城市居民遊樂休憩的需求,緩解工作壓力和心理負擔。植物園也開始借鑒公園的園林藝術,突出植物的觀賞性。與此同時,公園也開始引進異域樹木,增加花卉的奇特性,仿造植物園的花床設計展示等——這或許是我們搞不清兩者差異的原因。
■上海植物園 攝影:毛奕雲
我國首座國家植物園于今年揭牌,國家植物園研究員、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長汪小全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核心功能是植物科學研究、引種馴化和遷地保護……脫離了科學研究,國家植物園就與普通公園沒有區別了。”
■上圖爲烏鸫,下圖爲竹節蟲 植物園爲動物提供了棲息地
在今天,植物園擁有更多保護和科普的職責。或許可以說,一個逛植物園的人,是一個把植物當作朋友而非食物的人。
參考資料
中國科學報:《國家植物園來了!和普通公園有一根本區別》
綠色中國:《國家植物園 萬千物種遷地保護的“諾亞方舟”》
華南植物園:《藝術的外貌——近500年來植物園的科研與社會功能變遷》
華南植物園:《科學的內涵——近500年來植物園科學研究與社會功能的變遷》
史蒂芬•哈裏斯:《植物園:一部圖文史》
疫情防控注意事項
遊客入園須憑實時隨申碼(截圖無效)或本人有效身份證,通過“數字哨兵”查驗72小時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以采樣時間爲准)。體溫超過37.3℃、持健康碼黃、紅碼人員謝絕入園,並配合做好流調和管控工作(具體根據市疫情防控要求實施) 。
園區開放時間爲9:00-16:00,遊客可從2號門(龍吳路997號)或3號門(百色路940號)出入;殘疾車輛統一從2號門出入。由于施工封閉管控需要,4號門臨時通道暫停使用。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和園區運行實際,園內展室溫室(一)、展覽溫室(二)、盆景園、蘭室、草藥園、黃母祠、遊客中心、竹園、桂花園和遊船遊覽車等暫緩開放,敬請諒解。
遊客入園和遊園期間必須嚴格執行公共場所防疫規定,全程規範佩戴口罩,保持2米以上距離,不聚集、不紮堆,聽從現場人員指引。進入廁所等公共區域須配合“場所碼”查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