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航班信息到開房記錄,從金融數據到醫療信息,2018年一起又一起的數據泄露事件,不時挑動公衆敏感的神經。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已成爲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重要話題。
1月15日,一場專門探討隱私保護與數據治理的高峰論壇將在北京大學舉行,屆時將有數十位來自政府、企業界、高校和媒體智庫的重磅嘉賓出席。
南都記者近日從主辦方北京大學法學院了解到,此次論壇還特別邀請了來自美國、荷蘭、新加坡、香港的專家學者,分享業內的最新動態和隱私保護實踐。
回顧2018年,依舊是數據泄露事件頻發的灰色之年。
年初Facebook深陷數據醜聞,約8700萬的用戶數據遭濫用,這場隱私風波至今還在發酵。而在下半年,A站、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華住、香港國泰航空、萬豪喜達屋酒店先後傳出信息安全事件,有的動辄涉及近5億條開房信息。就在最近,北京警方宣布抓獲販賣470余萬條12306數據的嫌疑人……
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已成爲重要的生産資料,其價值正在不斷被企業挖掘和釋放,而龐大的數據資源也成爲不法分子非法獲取謀利的對象。近年來,大規模的數據泄露事件層出不窮,如何有效加強個人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已成爲全球關注的熱門話題。
據南都記者了解,1月15日,北京大學將舉辦“隱私保護與數據治理2019高峰論壇”。當天上午,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黃繼兒、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管理局助理首席執行官、個人數據保護委員會副專員Yeong Zee Kin將受邀發表主題演講。
在主旨演講環節,與會觀衆還將聽到來自中美企業界的兩名重磅嘉賓分享各自領域的隱私保護實踐,他們分別是百度數據隱私保護委員會主席梁志祥和摩根大通全球網絡合作夥伴關系和政府戰略董事總經理Greg Rattray博士。
屆時,梁志祥將重點介紹個人信息保護的經典議題,和百度秉持隱私理念原則與實際做法。而作爲美國最大的金融服務分析機構之一,摩根大通如何打造數據安全防護體系,在用戶隱私保護方面有哪些探索,也頗受外界關注。
在5名確定發表主旨演講的嘉賓中,還有一位歐洲的知名學者——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教授、信息法研究中心主任Nico van eijk的分享也值得期待。
2018年6月,Nico van eijk曾出席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數據治理和網絡安全研究聯盟2018年年度論壇”詳解GDPR,他稱整個法規框架的最終目標不是罰款,而是改變企業的行爲,令市場更加規範地發展,就像傳說中的“潘多拉魔盒”,盒中最重要的東西其實是“希望”。
有人說,2018年不只是數據泄露的灰色之年,也是數據保護的元年。
2018年以來,各國的隱私立法進入了快車道。5月25日,被稱爲史上最嚴的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正式生效,6月,美國硅谷所在地加利福尼亞通過了《2018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印度和巴西也紛紛出台了相關的數據保護法案。
在國內,2018年5月1日,國家標准《個人信息安全規範》正式實施,《個人信息保護法》已列入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對個人信息保護力度。
基于法律法規的出台和監管部門的重視,有專家預言2019年是數據治理的一年。而數據該如何治理?如何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同時,兼顧大數據行業的發展,這也是此次北京大學舉辦論壇著重探討的話題。
據南都記者了解,在當天下午的論壇設有兩場高峰對話,圍繞“個人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議題,八名資深專家學者將展開觀點交鋒。他們包括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劉賢剛、南方都市報系黨委委員、首席數據官虞偉,以及百度、微軟的法務負責人等。
如此強大的嘉賓陣容,在論壇上會碰撞出怎樣的精彩火花?如果你對隱私保護和數據治理感興趣,這個大會不容錯過。
采寫:南都記者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