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安溪”這個地名,總是與鐵觀音聯系在一起,然而,對于安溪的了解卻非常有限。去年才知道,原來新加坡的福建人中,安溪人是最多的!錯愕之外是一連串的“爲什麽?”安溪並不靠近海,爲什麽會有這麽多人下南洋?答案第一位是“窮而無生路”,第二位是“逃(抓)壯丁”,這樣語境下的安溪,一幅“窮鄉僻壤”的愁苦印象。
山坡上壘出來的茶園
對于新加坡的安溪人,我最爲好奇的是林慶年,這位安溪茶商後代,畢業于北京大學,20幾歲的年紀,爲了躲避土匪襲擊,帶著一家幾十口人漏夜逃離安溪老家,後來成爲新加坡華社領袖之一,林家的金泰茶曾是星洲最富盛名的品牌之一,卻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
安溪羅岩林氏宗祠
然而,想要了解安溪,在這個網絡發達的年代並不容易,網上能夠找到的信息大多是旅遊景點介紹,就算是利用中文途徑搜索到零星鄉村信息,大多是政府宣傳,圖片皆爲各類趕超城市的新建設。
安溪的農村是與茶田相伴相生
想要做新加坡安溪人的研究,想要帶年輕人去安溪看看,唯一的辦法就是走進現場做田野調查,尤其是要帶學生前往考察的話,選取的聚落與建築能否滿足教學需求?能否在短時間內采集足夠的信息?一班人的吃喝住行,尤其是進村的住宿與飲食問題,都需要周密的計劃與安排。
村裏人家制作小青柑
進村踩點考察時,通常不願驚動當地機構,甯可自行租車前往,原因是中國式的盛情款待,濃濃的情誼有時讓人裹足不前。另一方面,我們關注的聚落老厝,並非旅遊景點,以當地人的眼光來看,根本沒啥看頭。我們試圖從日常景觀,甚至廢墟中,探索挖掘鄉村的曆史與文化價值,這一切只能通過腳步丈量村落,憑借經驗判定景觀價值。
手工挖出來的青柑肉
對于我們來說,最原始而有效的田野調查方法是利用地圖,分析地貌與聚落,大致了解空間形態與現存建築狀況,按圖索骥到現場勘探,雖然這種做法耗時耗力,卻往往有驚喜發現。在現場觀測的同時,與當地人交談,了解風俗民情。常常感慨的是,由于新閩之間長期的人員往來與文化交流,得知我們是從新加坡來的,當地人都非常熱情,因而結識在地朋友。
光影夯土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即便行前做了最充分的研究准備,見到真正的安溪,還是與文字想象的大不相同。安溪群山綿延,漫山遍野的茶園,茶樹高不過膝蓋,結實地生長在山坡上,那是用石塊一點點堆砌出來的巴掌大土地。走進村子,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是茶樹,茶是安溪人的生活日常!當地人笑著說,做茶的季節,整個村子都是茶香,聽得我忍不住深呼吸,仿佛風中飄來一縷茶香。
安溪羅岩村的老厝茶田
對于外地人來說,安溪就是安溪,然而,對于安溪人來說,安溪各鄉各村各有特色,湖頭的米粉、官橋的豆腐幹、羅岩的黃金桂、龍門的溫泉……或許安溪華僑心中有著各自祖家的模樣,那也是早期新加坡社會記憶的一部分,兩地曾在彼此中看到自己。
老宅裏的花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