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經濟導報記者從10月12日舉行的《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周年評估報告》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自貿試驗區自2019年挂牌以來,累計形成189項省級以上創新成果,數量位居同批次前列,其中1項被評爲全國最佳實踐案例,4項獲國務院自貿試驗區部際聯席會議簡報刊發推廣,17項改革試點經驗獲國家相關部委認可,在全國範圍內複制推廣。
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威介紹,山東自貿試驗區自2019年挂牌以來,紮實推進各項試點任務,已達成《總體方案》基本要求。根據各省最新公開數據,當前山東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實施率仍快于同批次平均值4個百分點。制度創新成果形成量位居前列。3年來累計形成189項省級以上創新成果,數量位居同批次前列。
在“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方面,對標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産業,超前布局未來産業,加快設立各類創新機構,全鏈條高效吸引人才。在“發展海洋經濟”方面,發力海工裝備、海洋漁業、涉海金融三大海洋産業,積極打造東北亞航運中心,著力發展藍色科技,積極構建藍色經濟夥伴關系。在“形成開放新高地”方面,加強中日、中韓産業園建設,不斷提升區域合作互信度和各方對接效率,不斷提升開放水平。
“3年來,山東自貿試驗區形成了豐碩的制度創新成果,取得了顯著發展成效,並爲全面深化改革和進一步擴大開放積累了新經驗、探索了新路徑,主要體現在制度性效果、發展性效果和示範性效果三方面。”張威表示。
外商投資方面,3年來,實際使用外資額分別爲9.8億美元、22.1億美元和25.6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爲61.4%,外資拉動作用不斷顯現,助力高水平開放。對外貿易方面,3年來,分別實現外貿進出口2490.3億元、2916.1億元和3843.3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爲24.2%,對全省外貿進出口拉動作用明顯,推進國際大循環。營商環境方面,制度紅利不斷釋放,激發市場活力,新設企業由18081家增長至23314家,年平均增長率爲13.6%。金融發展方面,跨境金融業務規模不斷擴大,融資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賦能實體經濟發展。産業升級方面,從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等層面入手,不斷推進産業轉型升級、質效提升,帶動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方面,先進科創成果持續産出,加快推進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3年來,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和新增專利數分別增長75.7%和115%。海洋經濟方面,不斷提高海洋開發能力,構建藍色夥伴關系,以航運服務業助推海洋強國建設。山東青島港實現貨物吞吐量超越新加坡港,集裝箱吞吐量超越釜山港。區域合作方面,深耕中日韓發展合作,提高合作層次、提升合作效率。以跨境電商爲突破口,深化與日韓經貿合作,在開展的200多場跨境電商保稅直播活動中,日韓進口商品占比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