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雞飯——
明明叫海南雞飯,爲什麽成了新加坡國菜?
- 章記新加坡餐廳(甜水園店)
- 店鋪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甜水園街甜水西園萬科公園5號底商建行旁邊
- 人均消費:83元/人
海南雞飯,雞皮爽脆光亮,雞肉緊實滑嫩,皮肉之間,還有一層透明的凝脂,入口噴香,再搭配上一碗雞油飯,是無數人念念不忘的味道。然而這道有著實實在在中國名字的美食,卻是一道地道的新加坡國菜,這是怎麽回事呢?
原來,在十九世紀中葉,中國人爲了尋求更好的機遇開始向新加坡移民。海南是向新加坡輸出人口的地區之一。移民之後,海南人從事最多的職業便是廚師。後來,他們中很多人開始售賣一種叫文昌雞的菜,並改良食譜以適應當地人的口味。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賣海南雞飯的餐廳遍布新加坡,並逐漸成爲了新加坡的國菜。
做海南雞飯,得選擇當日宰殺的清遠雞。這種雞雞皮金黃,皮爽,骨軟。好的食材並不需要過于複雜的烹饪,只需將整雞放入開水中三起三落簡單定型,而後便是小火煮和關火焖。雞肉焖熟之後,再迅速放入冰水,以保持雞皮脆爽的彈性。
正宗的海南雞飯搭配的是雞油米,是將雞油煉好之後,加入香米翻炒至米粒微黃。炒好的米飯盛出倒入電飯鍋中,加入雞湯煮熟。這樣的米飯被雞油包裹著,顆顆光亮,散發著雞肉的香氣,即便沒有菜,也能輕松地吃掉一大碗。
黑豉油、辣椒醬和姜蓉醬,是海南雞飯的黃金搭檔。其中有椰糖成分的黑豉油質地濃稠,入口帶甜;辣椒醬由蒜蓉、白醋、糖和魚露調制而成,又酸又甜又辣;而姜蓉醬,則姜味濃郁,略顯辛辣。
地道的海南雞飯,絕對不能全熟,用美食家蔡瀾的話講,全熟的就像吃鞋底,要骨頭周圍的肉略微發桃色,雞的骨髓還帶著血的才算合格。
新加坡菜的另一個代表是肉骨茶。這是一種用豬肋排配合多種中藥材與香料煲成的湯,與茶其實並沒有關系。由于過去來到新馬地區的華人,大多從事的都是體力活兒,很多工人由于不適應南洋潮濕炎熱的氣候,經常疾病纏身。相傳一個略懂醫術又心腸善良的礦場老板,就買了藥材和肉骨,煮成藥湯給礦工喝,由于這種藥湯美味又滋補身體,所以很快就受到了這些勞動階層大衆的喜愛,並流傳開來。因爲對藥字有忌諱,所以大家把加了藥材的湯稱爲“茶”。
要想做好肉骨茶,首先要選對食材。章記選擇的是老字號品牌大紅門出品的豬肋排,使用自然生長糧食豬,生長周期長,久烹不柴,可用作吊湯,也可以烹饪其他菜肴,口感鮮嫩細膩。
食有源,品有味,食材是味道的源頭。提供全品類食材的首農大廚房深谙此道,並提供一站式配送,讓掌門人的手藝賦予食材味道的新生。
—— 卓少鋒——
潮汕人天生的冒險精神
把新加坡菜做得地道正宗的章記新加坡餐廳,味道掌門是個喜歡冒險與大膽的小夥子——卓少鋒。卓少鋒來自廣東潮汕,這片面積僅爲全國面積的千分之一,人口卻占全國人口的千分之九的地域,有大量的潮汕人外出謀生,而廣袤的海洋,正賦予了潮汕人天生的冒險精神。
2012年,卓少鋒爲了擺脫上一段戀情的影響,只身一人離開家鄉,頭腦一熱就來到了北京闖蕩。然而和所有沖動的年輕人一樣,來到北京之後,卓少鋒面對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我到底要做什麽?”一個偶然的機會,卓少鋒接觸到了廚房工作,並從此幹了下來。卓少鋒自己管這叫緣分,也是一種命中注定。
在卓少鋒父母這種老一輩潮汕人心裏,打工是沒出息的表現,尤其是在服務行業打工。所以卓少鋒一直不敢把自己工作的消息告訴父母,直到他幹了餐飲三年後,已經有了相當穩定的生活,才向父母交了底。雖然直到今天,家裏的老人們依然希望卓少鋒能自己獨立做點小生意,但通過現在這份工作,卓少鋒也已經在家鄉蓋起了房子,算是小有成就。
卓少鋒知道,生活也許永遠沒有完美的選項,但卻有適合的人生。比起什麽猶猶豫豫,步履不前,也許冒險做出個選擇更是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他的人生冒險故事,也將繼續下去。
(來源:味道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