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振 圖/文
白房尖塔古堡乳香,碧海藍天椰樹海鳥,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阿拉伯風情畫——這就是《一千零一夜》古老神話中的阿曼蘇丹王國,也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驿站。
阿曼,對于很多中國遊客來說,是一個充滿著神秘色彩的國度。在很多遊客湧向阿聯酋體驗富貴與奢華的時候,作爲鄰居的阿曼卻很低調,盡管同樣盛産石油,並不缺少金錢和財富,但這個阿拉伯半島中最古老的國家保持著淳樸保守的民風,保持著恬淡緩慢的生活,保護一棟棟傳統建築,開設一家家博物館,首都馬斯喀特更是被譽爲無汙染、無垃圾、無罪案的城市。
阿曼是阿拉伯半島中唯一擁有海灘、山地和沙漠的國家,加上神秘的中東風情,難怪馬斯喀特被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眷戀,也曾被世界知名旅遊指南出版商《孤獨星球》評選爲世界十佳旅遊城市第二位,確實名至實歸……
《天方夜譚》的現實版
在世界地圖上,阿拉伯半島像一只長“靴子”。神秘而富饒的阿曼就位于這只靴子的尖端,扼守著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通道—-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
馬斯喀特海面波平如鏡,海水十分清澈,海底的鵝卵石清晰可見。天高雲淡,桅帆點點,仿佛來到了希臘的愛琴海岸。在馬斯喀特港,傳統的帆船與豪華郵輪比肩而行。
在岸邊穿越一條條古老的街道,在一座座帶有阿拉伯圖案的房屋建築中,撫摸著木雕的大門,仿佛穿越著《一千零一夜》故事。
“一帶一路”上的馬斯喀特港,千百年來一直具有特別的魔力,吸引著全世界的商船在此停泊,與中國的經貿往來更是延綿不絕。《天方夜譚》(又名《一千零一夜》)有個《辛巴達航海記》的故事:辛巴達是一位大富翁的兒子,本可在家無憂無慮的生活。但理想促使他一生7次冒險遠航,他練就了過人的膽量,曆經千難萬險,最後抵達中國廣州,實現了古代阿拉伯國家與中國的通航通商。實際上《一千零一夜》中航海冒險家辛巴達的原型艾布·歐貝德·卡賽姆曾遠航到達中國,這不能不是中國和阿拉伯人民友誼的結晶。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真理:只要執著勇敢地向目標前進,事業終究會成功。
“船”是海港馬斯喀特標志之一。阿拉伯單桅帆船是當地最常見的“展示品”,甚至現在很多海上漂浮的許多遊船就是單桅帆船。在馬斯喀特布斯坦環島廣場上有艘巨大木船——“蘇哈爾”號,身處噴湧的人工泉水之上,似乎仍在大海劈波斬浪。當地人都知道,這艘“蘇哈爾”號阿曼仿古木帆船1980年11月23日從馬斯喀特海軍基地啓航,沿著古代阿拉伯航海家走過的航線,曆經216天,于1981年7月1日抵達廣州。它再現了《天方夜譚》裏描述的辛伯達七次航海最後到達中國的故事。
世界在變,中東亦不例外,仍然身穿傳統長袍,心態卻愈來愈國際化。阿拉伯地區是全球重要的石油輸出地,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建築工程承包市場和糧食進口市場之一。爲改變單一的能源出口依賴型經濟,當前多數阿拉伯國家都在尋求經濟轉型,完善産業體系。今天的阿曼,已是中國第三大石油進口國。隨著時代的發展,兩國的經貿紐帶早已擴展到石油之外,中國企業、商品借“一帶一路”戰略積極“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
從海邊重鎮蘇爾到馬斯卡特需要二個多小時。越野車快速、平穩地在庫蘇高速公路上行駛,遠處的大山、路旁的椰棗樹、海灘不時在窗外閃現,人類的傑作與大自然巧妙地聯結在一起。路上,我也有幸聽到“一帶一路”上“帶路先鋒”演繹的現代版的《一千零一夜》: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阿曼公司員工在長達五年多的1900多個日日夜夜裏,冒著日常四五十攝氏度的高溫作業,曾經曆了六次凶猛的洪水沖擊、百年一遇的飓風洗劫等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物資匮乏、原材料漲價等客觀現實,建成庫蘇高速公路,向阿曼人民和祖國人民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也驗證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一古老的中國諺語。
2009年2月18日,阿曼庫蘇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典禮舉行,阿曼王室官員出席儀式。阿曼交通部高度評價中國鐵建爲增進中阿兩國友誼所做出的重要貢獻。他說,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在阿曼五年多的曲折坎坷中,始終堅持誠實守信的企業精神和始終遵循國際規範准則的企業品格,不但會在阿曼和海灣地區廣爲傳播,而且在整個穆斯林世界都會産生積極影響。古樸的城堡與庫蘇高速公路這條出海蛟龍交相輝映,映證著中阿友誼的又一曆史豐碑。
“千堡之國”的傳奇
馬斯喀特地處波斯灣通向印度洋的要沖,三面環山,東南瀕阿拉伯海,東北臨阿曼灣,依山臨水,風景秀麗,從山坡向下望去,是一片依山而建的房屋,錯落有致,與群山相映,宛如一幅精美的圖畫。
阿曼房屋很少有超過十層的,大多三至五層,阿曼房屋的門框、窗花、露台等都很雅致,構造各有不同,不過基本以白色黃色爲主,與遠處炭黑色的山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且具有強烈伊斯蘭風格的镂空雕花精美絕倫,時而可以看到的阿拉伯拱門形狀的過街天橋,更爲阿曼添加了神秘的色彩。
阿曼一詞在阿拉伯語中爲“甯靜的土地”的意思。這裏氣候炎熱、幹旱,大部分地區屬于典型的沙漠氣候。白天酷熱,夜間涼爽,降水極少,是世界上少有的幹旱國家之一,水貴如油。阿拉伯半島的烈日伴著海風,在城中遊逛的我們沒有阿拉伯人那樣全副武裝的長袍,已經覺得酷熱難當。
“馬斯喀特”在阿拉伯語中意爲“降落之地”,壯麗的王宮和古老的城牆依山臨海。馬斯喀特的最東部是古城區,城市最早是從這裏發展起來的,城內有壯麗的王宮,小街窄巷深處是傳統的阿拉伯小房,並保留有兩座古老的城門和一段城牆,臨海邊的建築非常奇特,那裏有鑲嵌著金銀絲的房屋和一座座城堡,因依山臨海,山勢峭拔多姿,與海水相映,蔚爲壯觀,從堡壘上可以俯瞰海灣景色。
阿曼公元前2000多年已廣泛進行海上和陸路貿易活動,並成爲阿拉伯半島的造船中心。公元7世紀成爲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507年,大航海時代的偉大探險家達伽瑪在這裏靠岸。1624年,建立亞裏巴王朝,其勢力曾擴張到東非部分海岸和桑給巴爾島。18世紀中葉,建立賽義德王朝,定國名爲“馬斯喀特蘇丹國”。正是因爲地理位置特殊,曆史上屢遭入侵,1507年起,先後遭葡萄牙、波斯和英國的入侵與占領。1920年,阿曼被分爲“馬斯喀特蘇丹國”和“阿曼伊斯蘭教長國”。1967年,統一爲“馬斯喀特和阿曼蘇丹國”。1970年7月23日,卡布斯蘇丹發動政變登基,宣布改國名爲“阿曼蘇丹國”並沿用至今。1973年,英國軍隊撤出阿曼。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這裏還是一個七、八千人口的簡樸的中世紀城鎮。1970年卡布斯蘇丹執政後,利用1967年開始鑽探出來的石油收入,大力建設,馬斯喀特從此朝現代化方向飛速邁進。盡管馬斯喀特近年來大力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但也十分珍惜曆史給自己留下的遺産,如馬斯喀特老城、修建于16世紀的古堡以及馬托拉傳統集市等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在馬斯喀特,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傳統住宅、市場、小鋪和狹窄的老街與現代化的購物中心及寬闊的大路並存的景象。
雄武厚重的古城堡是一道別樣的風景,穿行在古城堡中,仿佛進入神話中的世界,《一千零一夜》阿裏巴巴四十大盜的寶庫正向我們敞開大門。阿曼全國分布著500多座古堡,其中多半是葡萄牙人入侵時期所建,所以阿曼有“千堡之國”的美稱,這些城堡是阿曼曆史和文明留下的印迹,更是阿曼人引以爲豪的文化遺産,其中的一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建築遺産保護名單。
在古代,古堡的作用是阻擋來犯的敵人。1588年葡皇菲利普二世命令駐軍在馬斯喀特港灣修建了的傑拉裏城堡與密拉尼城堡,這是兩座葡萄牙風格的堡壘遙相對應、氣勢不凡。現在古堡對外開放,供遊人參觀遊覽。進入其中,你能看到主人室、會客室、貴賓室、貨庫、囚牢……每一層還設有機關防範外敵入侵。
關于密拉尼古堡,則有一段傳奇故事。17世紀,看守堡壘的葡萄牙長官看上了一個印度教供應商的女兒,但是那個供應商因爲宗教信仰的原因拒絕了這門親事。在長官的威逼之下,供應商只好假意答應,磨磨蹭蹭花了一年時間來准備婚禮。巧妙的是,他在准備期間成功說服了娶妻心切的長官,讓他同意將堡壘中所有的彈藥和糧草全部換成新的!搬走了所有的彈藥和糧草之後,供應商便偷偷地向當時的蘇丹通風報信,使得蘇丹能夠一舉拿下這個毫無抵抗能力的城堡,之後葡萄牙人節節敗退,不久就被趕出了馬斯喀特。
和平的世界是最美好的。爬上一處早已廢棄的古碉堡,只見馬斯喀特港千帆競渡,汽笛聲聲。沿海公路上,各種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景象完全是一片祥和與安甯,根本不會使人想到這裏發生過戰爭。一尊尊鏽迹斑斑的古炮上偶爾飛來幾只和平鴿,我仿佛聽到它們在說:“我愛和平,不要戰爭!”
“萬寺國度”的虔誠
這是一座虔誠的城市。在馬斯喀特的每一個街角,你都能發現與衆不同的清真寺,阿曼除了建有13000多處清真寺外,還建有國立古蘭經學校。在暑期開放的古蘭經中心,每天都有大量的學生和孩子前往。
這是個有信仰的國度。隨處可看到蘇丹國王卡布斯·本·賽義德的油畫肖像,足見人民對他的擁護。在馬斯喀特,幾乎在任何地方都看到蘇丹卡布斯大清真寺,因爲這座通體由大理石築成的清真寺是當地的地標性建築。
蘇丹卡布斯大清真寺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也是這座城市的驕傲,更是每一位來馬斯喀特遊客的必到之地。大清真寺是一個建築奇迹,它展示了伊斯蘭宗教的多樣化建築風格。該清真寺采用300,000噸印度砂岩建造。主伊斯蘭教禱告大廳爲方形(外部尺寸74.4 x74.4米),中央圓頂高度爲五十米。主伊斯蘭教禱告大廳可容納超過6,500名禮拜者,而女性伊斯蘭教禱告室可容納750名禮拜者。院子裏可容納8,000名禮拜者。內部庭院和通道有額外的空間,使得總禮拜者可達20000人。清真寺共有五個尖塔,還有一個覆蓋著鑲花玻璃的鍍金穹頂。主尖塔高達90米,四個側翼尖塔高45.5米,高聳的5個尖塔,代表伊斯蘭教的五大支柱。另外它還是一個超大的圖書館,內有兩萬本圖書。
在這座清真寺,有一個世界上體積最大之一的水晶吊燈,重達八點五噸,大吊燈是由施華洛世奇水晶做成的,有十四米高,可以照亮整個大廳。懸挂在貼著馬賽克的穹頂下,如夢似幻。
這座清真寺是蘇丹王爲阿曼人民帶來的福祉之一。1992年卡布斯蘇丹指示,他的國家阿曼需要有一個大清真寺。1993年開始設計大賽,1995年選址完成開工建設。他們請來一流工匠,打造大堂內從地板鋪滿到天花的手繪瓷磚,以及由六百多人花了兩年時間完成長七十米寬六十米的全世界最大的手織地氈。工程共耗時六年零四個月,2001年5月落成,它高度象征著馬斯喀特的宗教裏程碑,猶如皇冠中的寶石,同時它也是其他文明發展的裏程碑。
相比起土耳其的藍色清真寺,蘇丹卡布斯大清真寺沒有那種經曆時間洗禮的曆史沉重感,反而來得更華麗,也更單純,而毫無疑問,跪拜在內的信徒一樣絕對虔誠。寺內還有一個圖書館和宗教研究中心,這裏每天都要進行5次禱告,且在一定時間裏對外開放允許參觀每天祈禱時間到來,架在不同角落的喇叭同時啓動,響起了一陣低回旋律。整個城市頓時靜止,禱告聲從四面八方躍起。衆多阿拉伯國家之中,阿曼的民風仍然甚爲保守。在馬斯喀特,雖然到處都是外國遊人,但不少導遊都會提醒,女性遊客盡可能不要穿過露的衣服,也嚴禁拍攝當地的女性。聽上來規矩多多,卻增加了一種莫名的神秘感。
正是阿曼人有信仰守規矩,馬斯喀特的道路十分整潔,淨白的房屋井然有序,有點新加坡的影子,名副其實的淨潔無瑕。
馬托拉集市的留戀
在馬斯喀特馬托拉集市,擦身而過的是熙熙攘攘穿著長袍的人群,琳琅滿目的是阿拉伯工藝品,撲鼻而來的則是充滿東方神秘氣息的濃濃香味……
馬托拉集市迷宮般的小街裏,低頭而過裹著頭巾的女人,趿拉著阿拉伯式皮鞋(又稱巴布斯)的男人悠悠地走著,時而又閃過一兩個小姑娘,厚厚的面紗掩不住雙眼流露出的清澈聰慧。擁有千年曆史馬托拉集市,很久前以前,往來的各地遊商靠岸後便必然要到馬托拉集市采買貨物,繁華的海市貿易造就了這個集市,可以說,馬托拉集市就是馬斯喀特的靈魂。
集市充滿濃厚的阿拉伯風情與韻味,也沉澱著阿曼海事貿易的曆史與文化。主要入口掩映在濱海大道的白色樓房之中,門口立有兩層樓高的標志性建築,帶著伊斯蘭風格的穹頂。轉過此建築,高大的拱門矗立于前,走進去光線突然暗了下來,人們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時光隧道,聽到阿裏巴巴在高聲叫著“芝麻,開門”。
大大小小的店鋪裏,數不清的地毯、金銀和珠寶玉器在我的面前散發出璀璨耀眼的光芒,一串串黃金、鑽石、瑪瑙和碧玺組成的首飾或絢麗奪目,或柔和圓潤、或靈動蜿蜒,隨著悅耳的風鈴聲擺動搖曳,就像一個個會說話的密友,娓娓動聽地講述著過去的傳奇。
走進任何一條小巷,都可以發現許多售賣阿曼銀器、雪白亮麗的阿拉伯紗、刺繡等傳統阿拉伯手工藝品的小店,同樣也有阿曼茶壺、圖畫、水煙筒、裝有飾框的阿曼彎刀、皮具和香燭等出售。據說阿曼彎刀是每一個阿曼男人必不可少的飾品與寶物,如果一個男子不佩腰刀更被視爲衣冠不整,是要遭到人們恥笑與嘲弄的。彎刀的制作工藝非常考究,刀鞘往往是純銀質地,並镂刻著精美而繁複的圖案,下部用銀絲編織出繁複的花紋,個別名貴的腰刀上還要鑲嵌珍貴的寶石。
一些店鋪擺放著大小不一的造型古樸、花紋精美的阿拉伯油燈,仿佛經置身在神話中。油燈閃著銅質的光亮,忍不住想要用手輕輕拂拭,我本該問問阿拉丁,該擦哪一個角落,就能召喚燈神精靈降臨。
集市中有兩條街巷當地人光顧最多,裏面的貨品基本來自中國,主要是日用品及成人和兒童的衣帽鞋襪等。由于制造業的匮乏,中國商品在當地已經成爲必需品。據了解,當地超市中50%左右的産品來自中國,讓人流連忘返,滿載而歸。
寫滿“一千零一夜”的阿曼,對我來說,是個太過陌生、便卻又太過熟悉的地方。雖然它國土面積不大,更算不上出名,但擁著阿裏巴巴的珍寶,坐著飛毯遠去的童年夢想,也足以成爲我,還有許多人無法拒絕的拜訪理由。
“乳香之國”的芬芳
在阿曼很多地方,總有一陣陣撲鼻香霧襲來。那獨特而強烈的香味,不由分說地把你拉進異域風情。那是阿曼聞名的乳香和其它香料混合的味道,這是屬于阿曼的氣息,從千年之前幽幽飄散到今日。
阿曼是一個有名的“乳香之國”。乳香堪稱阿曼的國寶,馬斯喀特曆來就是經銷這些香料的地方,因而它最早的名稱爲“米斯卡”,意爲“香料之地”。曆史上乳香的價值曾等同于黃金,是統治者權力和財富的象征。乳香在古代需求量很大,據古代文獻記載,巴比倫巴力神廟每年要用去2.5噸乳香。在漫長的4000多年裏,乳香貿易一直是阿曼的經濟支柱,直到1939年,乳香貿易至少占阿曼出口額的75%。
原來,阿曼人相信乳香的煙霧會把他們的祈禱帶入天堂,因此它被廣泛應用于宗教祭祀和喪葬儀式等活動中。另外,乳香還有許多實際的功用。千百年來,阿拉伯人用乳香入藥,用來幫助消化、治療心髒和腎髒等疾病。舊時阿拉伯醫生出診時,都要把衣服熏上濃烈的乳香,這樣可以消毒。據史料記載,1603至1666年,英國爆發黑死病,奪去無數生命,而香料商卻不受瘟疫的侵擾,原因是他們時常接觸乳香香精。
乳香是從一種奇特的樹上分泌出來的樹脂,顔色越淺,質量越好,色調越紅,裏面的雜質越多,質量也越差。奇怪的是,讓無數人心蕩神搖的乳香,竟是從一種其貌不揚,甚至堪稱醜陋的樹上刮下來的。
這種樹樹身矮小,沒有主幹,多刺的枝桠恣意橫生扭曲,上面挂著些小而皺的葉子。這些樹有的一兩株孤零零地獨立于荒蕪的山野中,也有的長成一片茂密的樹林。說來也怪,越是幹旱貧瘠的自然條件越適合乳香樹的生長。
乳香,它已滲透到阿曼人生活的各個角落,成爲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如此,當地人還喜歡把它當口香糖咀嚼,說是能令人神清氣爽。
我們在馬托拉集市一家店鋪買了一些工藝品,想要到隔壁去買乳香,店主卻留我們喝杯咖啡。店主是位大叔身上很香,長袍衣襟一動,就香氣撲鼻。“聞香識女人”,這句話在阿曼是行不通的。在阿曼街頭,撲鼻的香味來自男人也可能來自女人。阿曼男裝的白色長袍領口處有一條長長的纓穗就是用來醮乳香的,洗幹淨的衣服在晾幹後往往也要用乳香來熏香。
剛開始我挺納悶,阿曼人爲什麽把自己渾身上下塗得香噴噴的呢?後來才發現,香料對阿曼人來說,就像一日三餐一樣不可或缺。 一般的阿曼家庭主婦在洗罷晾幹一家大小的衣物時,都會把它們披在一個架子上,下面放個小香爐,爐裏燃兩小塊木炭,然後把幾粒白色的乳香投入爐中。不一會兒,一絲絲氤氲的香氣冉冉升起,不但將衣物熏得香氣襲人,而且家中頓時充盈著一種溫馨浪漫的氣氛。這種香氣相當持久,熏過的衣物穿在身上,整個人便被包裹在縷縷芳香中,渾身說不出的舒坦。
早在大航海時代中,歐洲人就從這裏將整船的乳香運到羅馬和希臘,那彌漫在馬斯喀特空氣中的氤氲香氣,已經萦繞不知多少個世紀。六百多年前也曾被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帶回中國。今天的阿曼人身上,依然散發著同樣的味道,千年未變的傳統在這個中東國家仍然生機勃勃。
大叔一邊煮著咖啡,一邊拿出一小瓶香料讓我們在身上試試看。 這下我們也散發著阿拉伯的味道了。而另一種阿拉伯的味道正在杯子裏。咖啡在阿曼叫做“喀赫瓦”,有種豆蔻的香味融在其中─當然,如此鍾愛香料的阿曼人怎麽會不在咖啡裏加香料呢?這濃黑色的咖啡有點中藥的味道,只要一杯就好,我們搖搖杯子,表示已經足夠─在馬斯喀特,只用語言說“不要了”的話,好客的阿曼人一定會認爲你在說客氣話,所以只有搖搖杯子,他們才不會幫你再添一杯。
在阿曼大小城市的街心花園或廣場上,都樹立著巨大的茶壺、咖啡壺雕塑,體現出阿曼殷勤好客的社會風尚。可以說,咖啡袅袅的味道裏,飄蕩著阿曼濃郁的文化氣息;杯子的一搖一晃之間,阿曼人特有的文化傳統盡顯無遺。
千年時光在馬托拉集市裏流轉,讓人們不舍離去。轉出大門,陽光突然變得強烈,仿佛寶藏的大門在身後緩緩關上,阿裏巴巴在向我們揮手告別。
站在馬斯喀特海邊,夕陽西下,正是漲潮的時候,海水一層層湧上來,被落日的余晖鍍上了燦爛的金色,仿佛有了金屬的質感。在阿曼,我們所走過的每一段路,每一次對傳說的印證,念念不忘的每一段風景,都如“一千零一夜”裏美妙夢境。
真想乘上一艘阿拉伯帆船,伴著海風,重走古代航海家航線,在“海上絲綢之路”繼續探尋“一千零一夜”的奇幻……(7154字)
圖片說明:
1、阿曼風情建築(伍振 攝)
2、馬斯喀特蘇丹卡布斯大清真寺(伍振 攝)
3、馬斯喀特蘇丹卡布斯大清真寺裏精美的水晶燈(伍振 攝)
4、海邊的亭子(伍振 攝)
5、阿曼馬斯喀特錯落有致的建築(伍振 攝)
6、馬斯喀特蘇丹卡布斯大清真寺夜景(伍振 攝)
7、馬斯喀特馬托拉集市(伍振 攝)
8、馬斯喀特蘇丹卡布斯大清真寺阿拉伯風情建築(伍振 攝)
9、馬斯喀特蘇丹卡布斯大清真寺入口(伍振 攝)
10、集市入口(伍振 攝)
11、古堡晨曦與飛翔的鴿子(伍振 攝)
12、馬斯喀特蘇丹卡布斯大清真寺內世界體積最大之一的水晶燈(伍振 攝)
13、古堡炮樓裏的古炮和鴿子(伍振 攝)
14、阿曼古碉堡(伍振 攝)
15、馬斯喀特蘇丹卡布斯大清真寺刻滿古蘭經(伍振 攝)
16、馬托拉集市裏孩子(伍振 攝)
17、阿曼馬斯喀特新建的清真寺(伍振 攝)
18、阿曼馬斯喀特夜色中的新清真寺(伍振 攝)
19、海邊清真寺(伍振 攝)
20、海邊散步的人(伍振 攝)
21、海邊餵鴿子的阿曼人(伍振 攝)
22、海港的早晨(伍振 攝)
23、馬托拉集市裏選購的阿曼人(伍振 攝)
24、馬托拉集市裏老人與孩子(伍振 攝)
小貼士:
阿曼特産:
1、乳香:這是阿曼的國寶。無處不在的乳香味道已經成爲阿曼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公認最好的乳香是阿曼南部佐法爾省所産,味純且色正。
2、彎刀:是每一個阿曼男人必不可少的飾品與寶物,彎刀的制作工藝非常考究,視精美程度價格不一。
3、阿拉伯油燈:帶一盞“神燈”回家,但放心,裏面不會出來巨人的。
特色美食:
1、烤駝羔:在掏盡內髒的駝羔肚內塞進一只羔羊,羔羊的淨肚內再塞一只雞,雞的淨肚內再塞進一只鴿子,然後加上各種香味調料,再經烤制而成,又香又嫩。
2、蒙族燒烤:凡需要吃自助餐蒙族燒烤的賓客,付完錢後,即可隨意挑選品種, 隨意定量,不限次數。
3、阿拉伯薄餅:即兩面在平底鍋上炕成的夾餅,冷熱都松軟可食,有點像吃烤鴨用的薄餅,既可卷食,又可用夾肉加雞蛋而食。
氣候:4月到9月是夏季,氣候炎熱且潮濕,氣溫可高達四五十攝氏度,出門時應隨時使用並攜帶防曬用品,如果前往偏遠地區,還要帶上足夠的水。10月到3月初是涼季,氣候涼爽宜人,非常適合旅遊度假。
交通:中國國內沒有直飛航線。所有航線都需要在迪拜或者多哈轉機。目前可從北京或者上海搭乘阿聯酋航空公司(Emirates) 航班,經迪拜中轉前往阿曼首都馬斯喀特。北京至迪拜大約飛行8小時,迪拜至馬斯喀特飛行時間爲50分鍾。阿曼的國內航空客運並不是十分發達,沒有鐵路交通,長途公共汽車或的士就是在阿曼國內城市間主要的交通方式。
阿曼禁忌:
1、阿曼是伊斯蘭國家,禁止穆斯林吃豬肉和飲酒。對有輕侮國王的行爲(如汙損國王肖像或批評國王),會判以不敬罪,而受到嚴厲的處罰。
2、在阿曼人面前,不要用食指或中指比劃。隨便和當地女性交談、親近女性或拍攝女性照片都是不允許的。
3、阿曼同非阿拉伯國家的外籍人行握手禮,但只限于同性。對阿拉伯國家的人行擁抱和親吻禮。
4、阿曼對婦女給予方便,在街上、商店裏、或辦事機構,都對婦女先照顧。男子不可斜視婦女,並且不可行握手禮,只可點頭示意。
5、到阿曼商務旅行注意,對所攜帶行李的檢查相當嚴格。海關免稅香煙100支,或雪茄50支,禁止攜入任何酒類。
6、阿曼爲穆斯林國家,應尊重當地的伊斯蘭文化,穿著和舉止不刺激當地人的感情,如不穿過短的衣服,不在齋月期間在公衆場合吃東西、喝水等。不能在伊斯蘭教寺院裏照相。不要贊美女性或她們的裝飾品。不能吃豬肉。
7、在去卡布斯清真寺之前,男士要穿長衣長褲,除了手腳和頭部之外其余地方都不能暴露在清真寺裏面;女士除了長衣長褲之外,必須每人在頭部圍一塊圍巾將頭發遮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