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一個位于也門薩那的出售糧食的攤位。 穆罕默德·穆罕默德攝(新華社發)
8月26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七屆糧食安全部長會議在泰國舉行。會議就“確保世界糧食安全爲首要任務”達成廣泛共識,並批准通過《2030年糧食安全路線圖實施計劃》。
應對糧食危機和確保本地區糧食安全是本屆APEC部長會議的重要議程之一。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極端氣候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給全球糧食安全帶來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APEC成員圍繞《2030年糧食安全路線圖實施計劃》,力爭在關鍵行動領域深化合作,共同制定出台具體實施計劃,促進世界和區域糧食安全。
聯合國糧農組織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近30%的人口,即23億人,處于糧食不安全狀態;有7.02億人至8.28億人受到饑餓影響。據預測,到2030年仍會有近6.7億人處于營養不良境況。
更爲嚴重的是,烏克蘭危機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將通過貿易、生産以及價格渠道對全球農業市場産生多重負面影響。
目前,健康、經濟和環境挑戰正在給全球糧食體系帶來巨大壓力。主持會議的泰國農業與合作社部長查霖猜表示,有必要重新調整APEC的工作和目標,以建設一個強大、包容、有韌性、“經得起沖擊”的“社區”。本屆會議突出了APEC作爲區域論壇的重要性和相關性,各成員需要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繼續積極有效應對挑戰,爲確保全球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查霖猜表示,APEC各成員的農業部長和糧食部長正在通過鼓勵數字化創新、提高生産率、促進多樣性、優先考慮可持續性以及加強公私夥伴關系等方式,加快在區域和國內層面應對糧食不安全問題的行動。確保糧食安全將是APEC部長們的首要任務。
據了解,去年通過的《亞太經合組織2030年糧食安全路線圖》,旨在建立一個開放、公平、透明、高産、可持續和有韌性的APEC糧食體系,確保人們始終能夠獲得充足、安全、負擔得起和有營養的食物,滿足飲食需求和食物偏好,過上積極健康的生活。
今年通過的《2030年糧食安全路線圖實施計劃》則更加具體,旨在指導和協調實現本地區糧食安全的行動、項目和活動;建立抵禦國際糧食貿易中斷風險的韌性。實施計劃確定了各經濟體可以單獨或集體實施的具體自願行動和倡議,如采用全球糧食和農産品數據標准、推廣創新産品和技術以及改進易腐貨物的邊境通關制度等。
查霖猜指出,要解決好糧食安全問題,需要做出多方面努力。一是要突出婦女作爲農業部門經濟和社會發展關鍵驅動力的重要性;二是通過創新産品、服務和技術,提升企業家能力建設水平;三是需要吸引更多人才在農業部門工作,以改善工作流程,促進創新和研發;四是必須加強農業部門的合作,擴大利益相關者網絡;五是私營部門和基層社區在確保糧食安全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查霖猜認爲,推動農業與糧食安全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因素是良好和有效的管理,以減少整個供應鏈的損失,並減少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如水管理、土壤管理、植物管理以及采用市場驅動的生産方式的農場管理。
據了解,今年會議的主題爲“開放、連通、平衡”。會議通過並發表了關于APEC第七屆糧食安全部長會議的主席聲明,在五個關鍵領域達成共識成果,分別爲支持糧食安全和貿易便利化,改善生計和福祉,促進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性,加強農業糧食部門的創新和技術,平衡經濟、社會和環境。
另外,部長們還同意促進政府和民間夥伴關系的積極參與,尋求協同與合作,以提高本地區的糧食安全水平。(本報駐新加坡記者 蔡本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