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進入職場的那一年,急于成爲辦公室裏最有競爭力的打工人。
我應該發揮優勢,做個“專才”?
還是應該彌補劣勢,成爲“全才”?
我在「頂端優勢」和「木桶原理」兩套理論之間左顧右盼,總覺得哪個都說得很有道理。
缺少行動指導方針的我,過得特別焦慮,做事也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不知道哪兒才是努力的重點。
直到今天,時間精力都有限的職場打工人,仍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關于能力的優勢劣勢,市面上有太多種說法,木桶原理、斜(新)木桶原理、頂端優勢,還有T型人才、π型人才、梳子型人才……
這些讓人眼花缭亂的職場人才觀,有的教你揚長避短,有的教你取長補短。
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其實,每一套理論都很有道理,只是如果脫離了職場或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場景,單獨談論到底應該發揮優勢,還是彌補劣勢。
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扯淡!
在接下來的內容裏,我會對以上的【1個優勢 2種原理 3型人才】進行解讀,並且用4個真實案例,帶你看看它們在職場中的應用場景。
1、一個優勢 兩種原理
• 木桶原理
從應試教育中走出來的我們,對「木桶原理」真是再熟悉不過了。
中考、高考前,我們經常會聽到老師和家長的勸導:
你的這一科分數怎麽這麽低啊?抓緊時間好好補一補!不然考試時算總分,這一科可是要拖後腿了。
的確,如果各科試卷的滿分都是100分,把劣勢學科從60分提高到80分,可比把優勢學科從90分提到95分容易多了。
所以,我們心裏最根深蒂固的理論就是「木桶原理」,即想要獲得個人成功,就要把短板補齊。
• 頂端優勢
一轉眼,16年學生生涯過去了,到了找工作的關口,很多用人單位都不只看成績,還要在面試時多問一句,你有什麽特長/優勢?
于是,很多“好學生”一下子傻眼了。自己的各科成績都不錯,好像沒什麽明顯缺點,卻也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特長/優勢。論喜好吧,自己好像什麽都不討厭,卻不知道究竟適合、擅長做什麽樣的工作。
這時候,那些學生時代有強烈興趣愛好的同學就會跳出來,發揮他們的「頂端優勢」,以某一個能力長板迅速鎖定目標,找到自身擅長的工作。
比如,一個學工科的同學從小到大都很喜歡遊泳,在校期間憑這一項愛好拿到了不少獎勵,也做過一些遊泳教練的兼職,畢業後順利應聘進某中學做體育老師。
這就是「頂端優勢」,即想獲得個人的成功,盡可能凸顯出自身的某一項優勢,暫且不考慮其他能力。
• 斜木桶原理
在木桶原理的基礎上,近些年又延伸出一種「斜木桶原理」。
支持這個理論的人很有創新力,他們的觀點是:
誰說木桶只能平著放?稍微傾斜一點不行嗎?調整一下之後,木桶能裝多少水,就取決于最長的一塊板了!
但是很顯然,要把斜木桶原理運用好,僅有一塊長板是不夠的,至少與它相鄰的幾塊板也不能太短。這也是斜木桶原理和頂端優勢的最大區別。
這就是「斜木桶原理」,即你的競爭力極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有沒有把自身長處發揮到極致,並且與之相組合的其他能力也不能太差。
2、三型人才
• T型人才
“—”表示有廣博的知識面,“|”表示知識的深度。兩者的結合,就是傳說中的一專多能。
這種人才結構不僅在橫向上具備比較廣泛的一般性知識修養,而且在縱向的專業知識上具有較深的理解能力和獨到見解,較強的創新能力。
T型人才的職場新人,一般比較容易在職場上找到合適的位置。
• π型人才
π型人才是在T型人才的基礎上,進一步進化。是源于新加坡的一種人才觀。
身處VUCA時代,不穩定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複雜Complex、模糊Ambiguous 都是我們的生存日常。很多行業裏的高精尖人才,可能因爲科技的快速更叠,在一夜之間失去工作。
π比T多出來的一豎,有可能是源于興趣愛好,也有可能是工作所需。但“兩條腿走路”,勢必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更強的市場變化應對能力。
• 梳子型人才
即在多個專業有深入的專業知識,同時在頂層保持一個終身學習的習慣。
這個習慣即梳子的“—”,代表著強大的底層思維和邏輯能力,它的粗細長短決定了你是否具有知識遷移能力,一定要先夯實它,否則很容易變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3、我該怎麽培養能力,成爲哪一型人才?
毫無疑問,有條件的情況下,大家都想成爲π型或梳子型人才。
問題在于,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都非常有限,在發展初期,似乎必須做出選擇:
我是應該揚長避短、發揮優勢,還是應該取長補短、彌補劣勢?
在做決定時,我認爲有兩個因素非常重要:
① 必要性
② 投入産出比
下面我結合4個咨詢案例來講~
• 自學PS,還是多次麻煩同事?
我剛工作的時候,工作中需要作圖,至少要會一點PS。但我當時完全不具備這項技能,于是擺在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學習PS,或者每次都找同事幫忙。
我是職場新人,每次都麻煩同事實在是不方便,而且會拖延我的工作效率。而我的學習能力很強,工作中也不需要特別複雜的制圖技能,只要掌握一些基礎操作就行。
于是,我花了兩個星期時間,掌握了PS的部分常用操作。其他不會的,也知道怎麽借助度娘搜索,以解決工作所需。
顯然,PS是我的劣勢,但這項技能有其必要性,且掌握入門技能的時間也很短。在這種情況下,補短板是一個比較適用的邏輯。
• 輕創業的小Z和想升職的小Q
小Z想做寵物烘焙行業的副業(或者說是“輕創業”),因爲資金有限,她不太可能租賃店面,只是想在家做食品,然後對外售賣。
可是沒有門店,很多客戶就不太信任她的産品。于是我建議她做好自媒體,通過微博、小紅書、抖音等平台引流,同時經營好朋友圈。
自媒體雖不是她的優勢,但是創業必須,在沒錢請人運作的情況下,小Z必須補齊這塊短板。
同樣需要補短板的還有職場打工人小Q,身處教育行業的他,業務能力很強,一向喜歡以業績說話,不擅長也不想做領導。
可在跳槽時,她發現自己如果想從專員升到總監的位置上,除了要有業務能力,還需要帶人經驗,需要具備一定的領導力。
爲了30歲以後能不在最底層的職位上打轉,她不得不花一些心思學習領導力。
• 身兼多職的自媒體人小W
小W是一個新媒體作者,獨立運營著一個微信公衆號,每月都有2-3萬元收入,有時還能更高。
但是,由于他每天都要産出原創內容,還要自己排版、推送,一年四季都不敢休息,周末也沒時間參加朋友聚會。時間長了,他的壓力越來越大,朋友卻越來越少。
咨詢後,我發現寫作過程本身對于他很輕松,反倒是配圖、排版的過程效率很低,情緒內耗嚴重。
我建議他找一個兼職助理,每月支付3000元左右,把這部分自己不擅長的工作外包出去,自己集中精力做內容,周末也多和朋友們聚一聚,放松自己的同時了解一下行業的動態。
照做之後,小W感到無比輕松。雖然每個月都要支出一筆費用,但他覺得這筆錢花得特別值!
在小W這裏,我的主張就是取他人之長、補自己的短,同時在自身T型人才的基礎上,逐漸向π型人才轉變,挖掘出自己的另一項優勢。
當考慮要不要學習一門知識、掌握一項技能時,可以以必要性爲橫軸、以投入産出比爲縱軸,對這個知識、技能進行評估。
(1)對于職場新人來說,想要快速在職場中立足,應該先發揮頂端優勢,打造T型人才的那一“ ▍”。另外,因爲初入職場的你還處在辦公室底層,很難再把自己的事情委以他人,所以一些常見工作所需的技能,也需要花一點時間學習,把它當做T的那一“▬”。
(2)當你准備邁入職業發展的下一個階段,就需要考慮自己接下來要往什麽方向發展,是瞄准行業頂尖的專家型人才,是統籌運作的管理型人才,還是熟悉多領域的系統型人才。然後,站在未來3-5年的職業定位往回看,審視自己當下需要發展哪項能力。
(3)當一項能力遠離你的職業發展目標,枯燥重複或會對你的時間、精力造成巨大損耗,不妨考慮“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組成一個小團隊,把每個人的長板組合在一起,以木桶原理的思路進行發展。
總而言之,工作也好生活也罷,我們的處境、目標、身份,以及自身的知識、技能、經驗,本身都處在動態變化的過程。
到底應該揚長避短,還是取長補短?
到底應該凸顯優勢,還是彌補劣勢?
都要結合具體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在時間精力有限的情況下,不可能有一個“包治百病”的標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