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經將人的精神境界由低到高分成四個層次,分別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就像動物一樣,生活全憑著本能驅動,餓了就吃,困了就睡,很少顧及其他。功利境界,其實就是我們大多數人所在的境界。在功利境界的人,言行舉止的主要驅動力就來自于對功名利祿的追求。道德境界,也就是常說的君子,他看重自己的良知操守多過于看重自己的成敗得失。道德境界的人,要求自己爲人處事外無愧于人,內無愧于心。天地境界,也可以稱爲聖人,說他是天地境界,因爲他的心就像天地一樣廣闊無私,他的心裏裝著芸芸衆生,裝著這世上的每一個人。對他來說,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是他生命的一部分,都是他生命的一個分支,他們的快樂便是他的快樂,他們流淚他就會心痛。所以對于天地境界的人,善待世上每一個人,便是他善待他自己。愛世上的每一個人,便是他的至愛。通常隨著人的精神境界越高,他內心道德的比重也會越大,而到了天地境界,道德就成了一種良心的本能。長期以來,我們好像有這樣一個誤解,一旦說到道德,說到有德之士,就是指那種道德境界的君子,或者天地境界的聖人,凡事必須大公無私,舍己爲人,不爲自己著想,好像爲自己著想,就是一件不道德、很羞恥的事情。事實並非如此,道德有一個很寬的跨度,它既包含了聖人般的至善,也包含了我們普通人心有不忍的那一種恻隱之心。真正的道德,不要求每個人變成聖人,也不要求你爲了他人,一定要犧牲你自己。道德尊重人性,也理解爲自己著想是人之常情。道德只是要求我們,在爲自己著想的同時,能在心裏,總是留出那麽一點點空間爲別人想想,僅此而已。
今天是我們關于這個道德話題的最後一課,我們就來看看,爲自己著想,是不是就等同于自私,以及當我們最終攀爬到道德跨度的最高境界,那麽在道德之上,我們會看見什麽。
以前讀一個法國哲學家的一句話,當時讓我非常感動。他說:“我們作爲人,應當爲自己著想。如果你都不爲你自己著想,還有誰會爲你著想?但是,如果我們只爲自己著想,我們還配當人嗎?”作爲一個人,應該爲自己著想。如果你不爲自己著想,還有誰會爲你著想?但是如果你只爲自己著想,你還是人嗎?又有一個誤解産生了,我們總以爲,那些爲自己著想的人是自私的人,不是這樣,爲自己著想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值得尊重。人應當爲自己著想,所以爲自己著想並不等同于自私。只有只爲自己著想,100%爲自己著想而不顧別人的人,這個才叫做自私。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這種爲別人著想,我們根本不可能有殘疾人的這種走道。因爲大多數制定這種政策的人,一般不殘疾。所以這一切都是需要有那麽一些人他要學會爲別人去著想。作爲一個健全人,你要學會爲殘疾人去著想。作爲一個年輕人,你要學會爲老人去著想。因爲當你們去制定很多政策的時候,你們還沒有那麽老。我們很多時候都說,要培養有用的人。這句話,其實很多時候真的很功利,那麽沒用的人就不要他了嗎?什麽人是沒用的人呢?任何一個沒用的人,放對了地方,都是有用的。放對了地方的沒用的人,他就是有用的人。他之所以沒用,是因爲他的地方錯了,他沒放對地方。所以重要的不是要培養有用的人,重要的是培養有愛的人。當你心裏有愛的時候,你做什麽都會很好。因爲你做什麽,都會學會爲別人去著想。爲自己著想,不是自私,不是不道德。但是只爲自己著想,而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這就是自私。
其實道德要求得非常簡單,道德希望你爲自己著想,但是同時也爲別人想想,道德希望你爲自己著想,但是不要只爲自己著想,留那麽一點余地和空間爲別人想想。當然每個人的道德境界不一樣,其實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道德要求你爲自己著想,你可能用90%爲自己著想,留個10%,爲別人想想已經很不錯了。所以我們古人說三思而行,是哪三思,碰到事情三思而行,第一思當然爲我自己思,爲自己著想;第二思爲別人想想;第三思我當何去何從,怎麽選擇。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好像爭執了很多年,千年之辯。這裏的善和惡,指的是善端、惡端,這個端指的是種子,這個端指的是可能性。
什麽叫做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就是剛才我們所說的聖人境界,或者是菩薩境界。那麽就是,我本無心,以衆生心爲我心。你的整個心裏面裝的是天,裝的是地,裝的是所有人,慈悲心腸。大家要明白什麽叫做慈悲,慈就是快樂,悲就是悲傷,所謂慈悲就是他人的悲傷就如同我的悲傷,他人的快樂就如同我的快樂。這就是慈悲心腸。這個慈悲心腸就是一般情況下到了天地境界的人會做到的。所以這個人的精神成長的樓層攀爬,就是這麽來的。對于這個自然境界的人來說,爲自己著想可能是100%;對于功利境界的人來說呢,可能爲自己著想是80%;對于道德境界的人來說呢,爲自己著想,可能小于50%;那麽對于天地境界的人來說,爲自己著想幾乎是零,自我什麽都放得下。
那麽一切從頭開始。我們大多數人,要好好地擁有這個道德,成爲有德之人,一切從頭開始。第一步,就是留那麽10%,留那麽20%,當你做任何決定的時候,去爲別人想想,然後慢慢地,留那麽10%,留那麽20%,你看看你的10%和20%能走多遠,能走多高。
最後一個關于道德的問題是什麽?那就是道德的健康成長需要什麽條件。我們上次說過爲什麽光有善心沒有善行,爲什麽好人不作爲,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標准就是有很多好人不敢作爲。他作爲之後覺得沒有一種安全感,沒有一種保障。他做了好事,說不定還會有惡報,所以很多時候不敢行善,不敢有所作爲。所以,對于道德的健康發展,它需要兩個方面的條件:第一個是從我們個人來說,真正的道德,我用我的善來換你的善,善要求善報的時候,其實善就變成了一種交易,變成了一種商業行爲。所以道德要健康發展,第一個條件就是對于個人行善的人來說,你做了好事,不要去求回報。人家是不是說謝謝,沒有那麽重要,你是爲你做的,是爲你內心對世界、對他人的一份誠意做的。不要去求別人一定要跟你去說一聲謝謝,如果你還在乎回報,那麽就別做。你要是做了,就不要在乎回報。這個很簡單,這是個人角度。當然社會角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有這麽一天,你會成爲社會的這個主流的倡導者,希望你們能夠好好地使用手裏的這個權力和能力,然後,使得我們的社會能夠有更好的政策、更好的制度,讓那些善人盡可能有善報。所以從個人的角度來說,你做好事不要求回報,因爲做好事求回報是一種交易行爲,但是,等到有一天我們有機會代表社會的時候,請你盡可能制定出好的政策、好的機制、好的法制,然後讓我們的好人,盡可能得善報,讓我們的好人有所作爲的時候,顧慮盡可能少一點。
很多國外的法律當中,有一個好的撒瑪利亞人法。什麽叫做好撒瑪利亞人法,包含了兩個原則。第一個,義務救助原則,就是人人都有這個責任和義務協助處在危險當中的人,除非這個人自身會受到傷害。這是一個大多數歐美國家都有的一個法律條文,人們有義務在協助處在危險當中的人,除非自己會有傷害。第二個我覺得特別好,它叫免責原則。對于陌生人對受傷者進行緊急醫療救助出現了失誤可以免責。對于造成的傷害,不需要負法律責任。老奶奶倒在地上,我去救她,我不救她,她還喘著口氣,我一救她把她弄死了,怎麽辦,這個可能就是針對這種狀況的,它其實是鼓勵你要有這種善心去幫助,幫助很多時候代表了你的那種善意,但是你的方法怎麽樣,或者你的能力怎麽樣,這不能怪你,所以它有一個免責的原則。在德國的法律當中,要求每一個司機,遇到事故,或者相似的事件時,在基于安全的情況下,你必須要停車並提供援助,在德國,你只有在學會急救知識和操作方法的時候,你才能拿到駕照。另外,你不要以爲我只是在說外國怎麽怎麽好,唐朝很厲害,現存的文獻叫做《唐律疏議》,它裏面就有對于冷漠罪的法律制裁,我當時看到都驚歎了。它說:“發生強盜或殺人事件時,被害之家的鄰居,如果你沒有能夠去打110,你沒有報官,就是出現強盜或者殺人事件,你發現了,你沒有報官,拉出去,杖責60;當看見有罪犯分子劫持人質時,公安人員,就是官吏。公安人員、警察,然後及鄰居,不沖上前去搏鬥,抓拿罪犯的話,判刑兩年;公安人員在道路上追捕犯人的時候,當追捕者因勢單力薄而無法制服犯人,因而求助于道路上的行人,如果這個行人力所能及而不提供幫助,杖責80;諸如此類,這個《唐律疏議》,大家可以去讀讀,我覺得挺靈。新加坡和美國,還有加拿大,都有一些法律,是對于做了好事還被誣告,陷害忠良的制裁。我覺得這種東西,我們都可以借鑒一下,讓我們的好人更放心大膽地去有所作爲,讓我們的這些善心能夠更放心大膽地去落于善行,讓好人盡可能有善報,否則好人太慘了。
最後再跟大家說一個道德當中的至高境界,道德當中的至高境界是天真。這個天真的表現是什麽,上善行善而忘其善。上善就是至高的善,最高境界的善是你在做好事,但你不知道你在做好事。你在做好事,但你不覺得你是個特別善良的人,你覺得你做了一個我應該做的事,當你去采訪他:“你爲什麽當時去救這個人,”有很多上善之人他的回答特別一致“我做了一件我應該做的事。”真正至高境界的好人,他在做好事的時候,他不覺得他是在行善,他只是一個真情流露而已,他在做一件神聖的同情心真情流露要他去做的一件事情。你會發現那些真正的那些上善行善而忘其善的人,他如果幫你做了一件好事,你說謝謝,他會特別害羞,因爲你的感激不在他的預計之中,不在他的計劃之中,他不認爲他應得到,他不覺得I deserve it,我只是在做我內心自然流露的事情,我天真的天性使然的事情而已。所以最高的善是什麽?是天真。
我以前碰到過一個情況,我去買東西的時候差了2塊錢,當時我身邊的一個女孩子就幫我付了2塊錢,眼睛也不看我一眼,我當時就說“不用,不用”因爲我們是有德之人,不愛給別人添麻煩。她當時就說,別人也爲她做過這種事。付了錢之後,我立刻提裙子出去感激,她跑得特別快,一下子就失蹤了。當然,做了好事,接受別人的謝意的也是善人,但是我是說有一些特別天真的、忘其善的那些做好事的人,他很多時候不覺得他應該接受你的感激,你的感激會讓他很害羞,你的感激會讓他有一點愧疚,覺得好像沒有這麽嚴重,所以這個忘善之人,他做的這個好事,他爲什麽意識不到這是一件好事,因爲他就是有一顆愛心,他天然有一顆愛心,他就做了一件他的愛心要求他去做的事情,所以他的一切善行都是發自內心的愛、發自內心的天真、發自那顆善良的天性、發自這種關懷、發自那個與生俱來的神聖的同情心。他是爲自己做好呀,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的保護自己這個與生俱來的神聖的同情心,這顆神聖的同情心特別容易夭折。有了這顆神聖的同情心,你會發現你的心裏面就會有大愛,就會有關懷。在這裏說了這麽久的道德,其實想跟大家再說一句總結的話:“沒有愛,退而求其次,才産生了道德。”一個人要是有愛的話,根本不用多談道德。我心裏面對這個人是有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我根本不需要別人告訴我什麽是應該做的,什麽是道德,我自然而然會去幫助他,感同身受,將心比心。所以,道德是沒有愛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的結果。法律是沒有道德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的結果。所以不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心裏有愛的人,做一個心裏面神聖的同情心沒有泯滅的人,你自然而然會是一個超越了道德的人,比道德更高。
心裏有愛的時候,道德往往是多余的。當愛消失了,我們只能強調道德了。心裏有善,有良知的時候,法律往往是多余的。當善意沒有了,良知不在了,那麽我們只剩下法律了。所以在道德問題裏轉了一圈,最後還是回到愛。結論不變,愛才是道德的靈魂,愛才是最高的道德。好啦,這一段時間,我們對道德這個命題做了一些粗略的梳理和澄清,那麽接下去,在今後的課程當中,我們將繼續探討人生中的另外一些有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