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段落概述
一個標准的議論段(語段基本結構),應該功能俱全,層次清晰,具體說來包括以下五種功能句:
(1)分論點句(段首簡潔提出,或者准確或者生動)
(2) 闡釋句(闡釋分論點句,用化簡爲繁使之清晰,用比喻、對偶、排比等修辭使之生動,用引用名言、詩句、俗語等使之更有韻味。注意與事例的銜接。)
(3)事例句(緊接闡釋句,敘述簡明,剪裁緊扣分論點。)
(4)分析句(緊扣分論點,對事實進行剖析。可用因果、假設等分析法。)
(5)小結句(聯系實際,適當延伸,回應段首觀點句)
對于一個規範的議論語段來說,字數是相對固定的,200-300字不等(取決于用例),寫法差不多,分觀點句、闡釋句、材料句、分析句、結論句。當然,你也可以創新,做成更有風味的“漢堡包”,寫出更有特色的議論段。
文段寫作五步法
議論文段的寫作可采用“五步法”來完成:
(1)第一步,段的首句:一定要擺放這一小節的分論點。開門見山,使閱卷老師明白你這一節要論證什麽問題。(觀點句)
(2)第二步:闡釋或引用名人名言。從理論上對分論點進行論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理論論證。要注意名人名言與分論點有關系,如沒有聯系,則不能起論證作用。(闡釋句)
(3)第三步:列舉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所舉事例要緊扣分論點。寫法上簡要敘述即可,不要過多描寫。(材料句)
(4)第四步:分析說理。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爲沒有分析說理,光列舉一個兩個事例,不進行分析說理,那這舉出的事例就不能成爲分論點的論據,也就沒有說服力。常用的有分析說理方法有因果法和假設法等。(分析句)
(5)第五步:本段小結。照應本段開頭,重申這一節的分論點。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認爲”等字樣。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公衆號認爲,這樣一來,本小節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說理板塊 。(結論句)
示例賞析
1、應知重理想,更爲世界謀。(論點)//這則家訓教育子弟要有胸懷天下的淩雲壯志。(闡釋,“淩雲壯志”扣“理想”;“胸懷天下”是爲“爲世界謀”的體現)//梁啓超家一門三院士,滿門皆才俊,小兒子梁思禮尤爲出色。在美國學成之後,梁思禮毅然選擇回國,把自己的知識奉獻給祖國,參與中國導彈的研發工作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論據,梁思禮精忠報國)//白手起家,爲國鑄劍,無私奉獻,風骨铮铮,這與梁啓超對孩子們的理想與愛國教育分不開。梁啓超曾說過“人必有愛國心,然後可以用大事。人生在世,常要思報社會之恩”。(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正是這種理想與愛國教育,強調個人對于國家的奉獻擔當讓兒子投身于科學研究中,創建起完整堅實的中國航天基業。(因果論證。第一層,道理論證,講梁啓超如何對兒子進行愛國教育;第二層講教育的效果,回扣論點)//胸懷壯志,心系國家,富于擔當,才是一個大寫的人。(結論,強化論點)
2、自信,但不能盲目。(觀點句)三國時的馬谡乃蜀軍一員大將。鎮守街亭,他把二十萬大軍駐紮在高山上,久經沙場的老將王平力勸他撤離此山,理由讓在場的將士信服,但唯有馬谡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結果被司馬氏圍山斷水,放火燒山,蜀軍不戰而亂,幾乎全軍覆沒。馬谡也依軍法被處斬,身首異處。(材料句)街亭失守,是因爲馬谡不懂兵法嗎?不,他自幼熟讀兵法,曾獻計于諸葛亮,使其七擒孟獲,平定南方邊境。馬谡的失敗,是因爲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分析句)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自信,但絕不能盲目。(總結句)
幾點說明
議論文文段五步寫作法裏,分析說理是最重要的一步。因爲沒有分析說理,光列舉一個兩個事例,不進行分析說理,那這舉出的事例就不能成爲分論點的論據,也就沒有說服力。那麽怎樣進行分析呢?
1.比喻論證法
比喻論證法,是用具體、生動、形象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較抽象的道理,使道理變得更爲淺顯生動的論證方法。
示例:時間距離發酵了曆史的韻味。我們隔著時間的簾幕,靜靜賞玩滋味悠長的美。杏花春雨,油紙傘;黛山翠水,烏篷船。行走在江南的古街小巷,一景一物皆有情,那是跨越了千百年時空的距離而沉澱的經典,讓人回味無窮。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時間是一條長河,有著海納百川的氣概,積澱無數動人的瞬間。我們感覺到的美,除了古迹文物帶給我們的藝術震撼,更多的是我們在聆聽時間的足音,在品味時代的意蘊。正是由于時空的積澱,古老的文化才更顯魅力。
2.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論據所述的事實,並據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種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其因。我們可以依據事物發展變化的因果關系,由事物發展變化的結果,推導出産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從而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規律,使事例有力地證明觀點。例如《近墨者黑》一文中引用“孟母三遷”這一事例後的一段分析:
爲什麽孟母初居墓旁,孟子便每天只會學哭呢?這是因爲人有社會屬性,一個人的發展方向與他所處的環境有直接聯系,一個人的性格行爲,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周圍環境的印記。所以說,近墨者黑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
3.假設分析法
假設分析法,就運用假設推理對所列舉的論據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假設分析的一般方法是:敘正面事例從反面假設推論,敘反面事例從正面假設推論。如《說問》中的一段分析:
假如司馬遷不從人民群衆中采訪史實,怎能名垂千古,“著成信史照塵寰”?如果白居易不願意向老婆婆請教,哪能寫出那麽多脍炙人口、深受人民喜愛的詩句?假如達爾文恥于下問,又怎能完成《物種起源》,提出生物進化論的理論呢?
心中的杠杆傾向于別人的人總是聽從別人的意見,沒有自己的觀點,這樣的人也很難在生活之中有所作爲。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如果總是聽從別人的意見,失去了自我,那麽這樣的生活還是自己的嗎?這還是屬于自己的人生嗎?只有他人的意見,而無自身觀點,此謂失其本性,在人生的道路上,很難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成功大道。只有調整自己心中的杠杆,使之平衡,才會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才會在自己晚年時,毫不猶豫地說出“我不後悔”。
4.正反對比法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往往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有比較才有鑒別”。真與假的對比,可以去僞存真;善與惡的對比,可以抑惡揚善;是與非的對比,可以撥亂反正。正反對比是一種常用的、有說服力的論證方法。即把兩種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從而推導出它們之間的差異點,使結論映襯而出的論證方法。也稱比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質在對比中最容易顯露出來,特別是正反相互對立的事物的比較,具有極大的鮮明性,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經過對比,正確的論點更加穩固。
但人生不能沒有底線,那樣只會讓你隨波逐流,擁有底線,才擁有了人生的根基。一個人只有擁有自己的底線,才擁有做人的傲骨。擁有底線,是文天祥在押送途中仍長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傲骨;擁有底線,是屈原在汨羅江畔縱身一躍的至死不渝;擁有底線,是蘇武被困匈奴十余載仍不肯叛國的忠心不二。一個人若連底線都可以逾越,只能說他枉爲人。失去底線,是秦桧那等小人的保己賣國;失去底線,是衛律之徒的背家棄國;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失去底線,更是清政府那般的欺軟怕硬。擁有底線,才擁有屹立不倒的基礎,才能建築你的萬丈人生。
懂得寬容,使你獲得更純淨的友誼。俗話說:“量小失衆友,度大集群朋。”懂得寬容,你便能解人之難,補人之過,揚人之長,諒人之短,那自然會“有朋自遠方來”,相識滿天下。若一個人不懂寬容爲何物,常常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諷人之失,譏人之誤。這樣的人,往往是被人敬而遠之,衆叛親離。
5.對舉同構法
兩個事例性質相同,並列在一起,並分別對事例進行分析,共同證明一個道理。
知識就是力量。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的錢學森“無論到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 憑什麽?憑知識,以及知識帶來的預見性。史蒂芬•霍金,被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禁锢在輪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動”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這並不影響他能夠成爲繼愛因斯坦之後當代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享有國際聲譽的偉人、超人。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靠什麽?靠知識——關于宇宙奧秘:天體物理、時空本質的最新知識,最富有想象力、創造力的空間理論知識。可見,知識能夠改變世界,有了知識,就有了一種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
6.同類歸納法
爲了增強說理的氣勢,我們在進行議論文寫作時常常用排比的形式列舉一組相似的典型論據,讓這些事實“勝于雄辯”。我們也將這種方法稱爲“點例論證”。
志氣是人生關鍵的大前提。沒有志向的雄鷹,便只能像麻雀一樣在小樹間徘徊,沒有志向的猛虎,便只能像狐狸一樣畏首畏尾,同樣,沒有遠大志向的人,也只能生活在生活的低谷,永遠無法發揮能力。嶽飛,從小便立下報國的大志,愛迪生從十歲起就做起了實驗,朝著科學頂峰邁進,雷峰也把自己終身的目標定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遠大志向上。成大業者,必有其大志。有了志氣才能在逆境中戰勝自我,在順境時警醒自我。
有底線的人生,才不會被汙染。縱使平庸,縱使沒有衣冠華服,也不能讓自己失去那一顆純潔的心。陶淵明不爲五鬥米折腰,身在濁世而不染一絲汙漬,便有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生活。在汙言穢語撲面而來之際,在國君的威逼之下,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李太白堅持本心而不動搖,寫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 的豪言。這都是名流千古的人,他們都有著內心的底線,都有一份堅持。而沒有底線的人,不是遺臭萬年,就是化爲曆史的塵埃了。荒淫無道的商纣王,殘暴的秦始皇,還有那“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查查曆代各朝的亡國之君,哪一個是有原則有底線的?
有人有意氣,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早已滌蕩了風波亭的點點殘血;幾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沒了零丁洋裏的聲聲歎息;幾百年的獵獵西風,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幾百年的漫漫黃沙,早已淹沒了西域路上的聲聲駝鈴……然而,嶽武穆的滿腔熱血,文天祥的一顆丹心,蘇武的一根竹杖,張骞的十幾年牢獄之苦,早已載入史冊,成爲民族的精神瑰寶。若無意氣,他們怎會有如此壯行?
主體段落具體模式講解
一、議論文語段的基本結構
模式:觀點句+支撐句(1、2、3、4……)
核心語段的組合不必太繁複,應追求中心清楚,層次明晰,所以一般采取總分結構,形成“觀點句+支撐句”的形式。
觀點句:通常位于段首。其主要內容要用概括的關鍵詞明確表達,後面的主題句才有充分展開分述的空間,也才能給結論留下回扣的對應點。
支撐句:從不同角度、深度、廣度來證明主題句。支撐句可以以事實論據爲基礎,按並列、遞進、對比等關系組合,綜合運用假設分析、對比分析、因果分析、引用分析、類比分析等進行分析。
先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劃分觀點句和支撐句。
【語段1】
堅持是一種挑戰。向自我挑戰,向困難挑戰,從而走向更高的目標。年且九十的愚公,向阻擋了世代人的王屋與太行發出了挑戰,毅然決定要鏟除他們。面對智叟的嘲諷,他選擇了堅持;面對家人的勸說,他選擇了挑戰。如果愚公畏懼于世人的嘲諷,那麽就不會有因挑戰而感動神靈的壯舉;如果愚公畏懼于高山的萬仞,那麽就不會有因堅持而千百年頌揚的佳話。堅持,其實就是要在不斷挑戰中完成自我的升華。
【語段2】
只有確定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才能帶領你到達理想的彼岸。林肯說,合適的目標是成功的一半。可見,確立目標重要,但能否根據實際情況確立目標,才是事業成敗的關鍵。面對著遭人冷眼、受人淩辱的處境,勾踐定下了複仇雪恥的目標,他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終于成爲春秋霸主。面對著經濟貧窮落後、國人思想麻木的舊中國,魯迅定下了喚醒國人的目標,他棄醫從文,發奮寫作,被後人譽爲“民族魂”;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面對著選民平靜的表情和缺乏熱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學習中文的目標,他爭分奪秒,勤學苦練,終于憑著中文演講引起選民共鳴而當選爲新加坡總理。如果勾踐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定下複仇雪恥的目標,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爲一代霸主嗎?如果魯迅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定下喚醒國人的目標,而是爲了寫作而寫作,他能寫出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文章嗎?如果李光耀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定下學習中文的目標,而是盲目競選,他能成爲受人敬仰的總理嗎?所以,一個人只有確定一個切合自己實際發展的目標,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分析】
語段1:觀點句是“堅持是一種挑戰”,後面內容是支撐句。
語段2:觀點句是“只有確定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才能帶領你到達理想的彼岸”,後面內容是支撐句。
二、議論文語段結構
(一)完整結構——觀點句 + 闡釋句+ 例證句 +分析句 + 總結句
1、段落的結構,涵括一個相對完整的思維環節:
單一性, 一段表達一個中心思想; 完整性,一個中心思想必須完整。
2、一個完整的議論性段落(主體段五層結構法):
觀點句:段落的首句。擺放這一小節的論點,一句話即可;簡潔、准確、生動;
闡釋句:緊跟觀點句。一兩句話或引用名人名言對提出的觀點進行闡釋;用化簡爲繁使之清晰,用比喻、對偶、排比等修辭使之生動,用引用名言、詩句、俗語等使之更有韻味。注意與事例的銜接。
例證句:緊接闡釋句。也稱材料句,列舉典型事例,緊扣觀點,敘述簡要,角度准確;
分析句:對例證分析。緊扣主題,對材料進行分析;
總結句:總結性語句。聯系實際,適當延伸;回應段首,重申觀點。
根據議論文語段完整結構,對語段1、語段2進行劃分。
【語段1】
堅持是一種挑戰。(觀點句)向自我挑戰,向困難挑戰,從而走向更高的目標。(闡釋句)年且九十的愚公,向阻擋了世代人的王屋與太行發出了挑戰,毅然決定要鏟除他們。面對智叟的嘲諷,他選擇了堅持;面對家人的勸說,他選擇了挑戰。(例證句)如果愚公畏懼于世人的嘲諷,那麽就不會有因挑戰而感動神靈的壯舉;如果愚公畏懼于高山的萬仞,那麽就不會有因堅持而千百年頌揚的佳話。(分析句)堅持,其實就是要在不斷挑戰中完成自我的升華。(總結句)
【語段2】
只有確定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才能帶領你到達理想的彼岸。(觀點句)林肯說,合適的目標是成功的一半。可見,確立目標重要,但能否根據實際情況確立目標,才是事業成敗的關鍵。(闡釋句)面對著遭人冷眼、受人淩辱的處境,勾踐定下了複仇雪恥的目標,他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終于成爲春秋霸主;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面對著經濟貧窮落後、國人思想麻木的舊中國,魯迅定下了喚醒國人的目標,他棄醫從文,發奮寫作,被後人譽爲“民族魂”;面對著選民平靜的表情和缺乏熱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學習中文的目標,他爭分奪秒,勤學苦練,終于憑著中文演講引起選民共鳴而當選爲新加坡總理。(例證句)如果勾踐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定下複仇雪恥的目標,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爲一代霸主嗎?如果魯迅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定下喚醒國人的目標,而是爲了寫作而寫作,他能寫出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文章嗎?如果李光耀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定下學習中文的目標,而是盲目競選,他能成爲受人敬仰的總理嗎?(分析句)所以,一個人只有確定一個切合自己實際發展的目標,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總結句)
兩個語段一劃分,我們發現雖然長短不同,內容不同,但結構寫法上是相同的,這個結構就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寫法。
當然,這兩個語段在論據運用上又小有不同。第一個語段,用的是一個例子來證明論點;第二個語段,用了多個例子構成排比來證明論點。
在寫法上,第二個語段采用了“例①+例②+例③——分析①+分析②+分析③”的模式,我們也可以采用“例證①+分析①—例證②+分析②—例證③+分析③”的模式,具體內容如下:
只有確定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才能帶領你到達理想的彼岸。(觀點句)林肯說,合適的目標是成功的一半。可見,確立目標重要,但能否根據實際情況確立目標,才是事業成敗的關鍵。(闡釋句)面對著遭人冷眼、受人淩辱的處境,勾踐定下了複仇雪恥的目標,他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終于成爲春秋霸主。(例證句①)如果勾踐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定下複仇雪恥的目標,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爲一代霸主嗎?(分析句①)面對著經濟貧窮落後、國人思想麻木的舊中國,魯迅定下了喚醒國人的目標,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他棄醫從文,發奮寫作,被後人譽爲“民族魂”。 (例證句②) 如果魯迅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定下喚醒國人的目標,而是爲了寫作而寫作,他能寫出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文章嗎?(分析句②)面對著選民平靜的表情和缺乏熱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學習中文的目標,他爭分奪秒,勤學苦練,終于憑著中文演講引起選民共鳴而當選爲新加坡總理。(例證句③)如果李光耀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定下學習中文的目標,而是盲目競選,他能成爲受人敬仰的總理嗎?(分析句③)所以,一個人只有確定一個切合自己實際發展的目標,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總結句)
【注意】:
1、一個段落的核心是觀點句。第一,從段落意義的角度說,觀點句是整個段落主題所在。第二,從寫法的角度說,觀點句作爲段落的起始句,一旦被確定,整個段落就容易完成。
2、闡釋句可短可長。闡釋句就是專門用于講道理的。議論文必須議論,也就是必須講道理。
3、不能沒有分析句。分析句與總結句可以分開,也可以融合。沒有分析句,就失去了材料與觀點的聯系。
4、主體段可以凝縮在在一個語段中,也可以分解爲幾個小段(最好分解爲2—3個語段)。
如對語段1、2的劃分:
【語段1】
堅持是一種挑戰。向自我挑戰,向困難挑戰,從而走向更高的目標。(觀點句+闡釋句)
年且九十的愚公,向阻擋了世代人的王屋與太行發出了挑戰,毅然決定要鏟除他們。面對智叟的嘲諷,他選擇了堅持;面對家人的勸說,他選擇了挑戰。如果愚公畏懼于世人的嘲諷,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那麽就不會有因挑戰而感動神靈的壯舉;如果愚公畏懼于高山的萬仞,那麽就不會有因堅持而千百年頌揚的佳話。(例證句+分析句)
堅持,其實就是要在不斷挑戰中完成自我的升華。(總結句)
【語段2】
只有確定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才能帶領你到達理想的彼岸。林肯說,合適的目標是成功的一半。可見,確立目標重要,但能否根據實際情況確立目標,才是事業成敗的關鍵。(觀點句+闡釋句)
面對著遭人冷眼、受人淩辱的處境,勾踐定下了複仇雪恥的目標,他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終于成爲春秋霸主。面對著經濟貧窮落後、國人思想麻木的舊中國,魯迅定下了喚醒國人的目標,他棄醫從文,發奮寫作,被後人譽爲“民族魂”;面對著選民平靜的表情和缺乏熱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學習中文的目標,他爭分奪秒,勤學苦練,終于憑著中文演講引起選民共鳴而當選爲新加坡總理。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如果勾踐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定下複仇雪恥的目標,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爲一代霸主嗎?如果魯迅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定下喚醒國人的目標,而是爲了寫作而寫作,他能寫出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文章嗎?如果李光耀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定下學習中文的目標,而是盲目競選,他能成爲受人敬仰的總理嗎?(例證句+分析句)
所以,一個人只有確定一個切合自己實際發展的目標,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總結句)
【分析】
把一個大的段落劃分幾個小段,避開了一大段的呆板,使文章更有層次感。
(二)
當然,議論文主體段結構有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安排,但這幾點應該包括在內:分論點+具體事例+分析論證。如下面語段:
(1)
責任,就是要堅韌不屈,迎難而上。(分論點)
2020年春,一場名爲“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肆虐我中華大地,無數挺身而出的英雄的背後,都是一份重于泰山的責任。八十四歲的鍾南山院士義無反顧沖上抗疫一線,年輕的九零後女孩毅然剪掉心愛的長發只爲方便工作,婚期已定的醫生舍下未婚妻抗戰一線,嬌兒尚幼的護士撇下愛子決然逆行……(具體事例)他們,舍棄團圓,堅韌不屈,迎難而上;他們,舍棄小家,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他們的背影,無愧于我“中華兒女”的稱號,他們臉上的印痕,正是最美的勳章。責任重于泰山,他們肩負責任,勇敢前行。(分析論證)
(2)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生命和崇高的責任聯系在一起。”(分論點)
古有孔子奔波于六國之間,欲以禮義拯救蒼生于水火;有燭之武壯言于強國君主,終以智勇救危弱鄭國于將傾。近有蔡元培明知北大腐敗不堪,卻敢當大任,重塑北大精神,有毛澤東明知前路坎坷,卻中流擊水,主宰天地沉浮。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今有癌症晚期仍以超強意志英雄埋名五十年、將軍金甲夜不脫的林俊德,有因保姆縱火而痛失愛妻嬌子卻對生活報之以歌、對世界善良以待的林生斌……(具體事例)他們,將自己的生命與崇高的責任——濟蒼生、安社稷聯系在一起,才讓其生命在他們的時代,在每一個時代,都熠熠生輝,耀眼奪目。(分析論證)
(三)
在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中,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學會扣材料,所以語段的寫作還可以這樣安排:論點+舉例+分析+原材料+總結。
1、論點。段首提出此段分論點。
2、舉例(+名言)。交代什麽人、什麽狀況、做什麽事、結果怎樣。舉例內容要扣住論點。
3、分析。過渡,分析例子,扣住論點。
4、原材料。舉例是爲了論證材料觀點,必須回到原材料。緊扣論點對事例進行分析,使事例與所要證明的觀點緊密關聯。
5、歸結觀點。照應段首。可由材料中的個別現象引申與拓展出普遍道理。
【示例1】
根據以下材料,完成寫作。
今年是我國恢複高考40周年,高考爲國選才,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要求: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爲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且不少于800字。
論點:陌上花開、緩緩而來 ——我的高考
論證:這一路上,我已栽下繁花朵朵,亦已守望了千萬個日夜。尼采有言:“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歲月,都是對生命的辜負。”狄德羅亦在《哲學思想錄》中寫道:“只有熱情,只有巨大的熱情,才能使精神升華。”我仍記得,栽花的路程上,我闖過如何刺痛的荊棘,曆過如何凜冽的寒冬與灼眼的夏日。多少個夜裏,在焦慮中翻來覆去,暗自抹淚;多少次考後,爲自己的疏忽大意悔恨不已;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多少的挫折,磨損了希望,將我推入深淵……而我也記得,一夜過去,早晨的鍾聲響起,我依舊爲新的一天而微笑;悔恨過後,是更有經驗,更具信心的繼續前行;潛淵之後,擁有的更是蛟龍納珠,鳳鳴高崗的氣魄……(扣原材料:我的高考)紀伯倫說:“我們走了很長的路,卻忘記了爲什麽出發。”可我一直記得,此行的目的,便是踏花而來。
【示例2】
根據以下材料,完成寫作。
在一檔文化傳承類綜藝節目上,一位女歌手與非物質文化遺産“漁鼓道情”傳承人一同演唱經典名段,她用自己寫的法語歌詞演唱,遭到評委老師質疑。她解釋說法語歌詞裏有她自己的理解,且現場有外國人聽;而評委老師強調對于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爲中國人,就應該該用中文唱。
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論點:止于獨行,盛于大衆
論證:文化,盛于大衆。作爲“戲曲之母”的昆曲,經時代的變遷,逐步走向衰敗。戲曲工作者們意識到這一點後,在昆曲中融入了歌劇元素及流行元素,打造出青春版的《牡丹亭》,成功吸引大衆,再次打開了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低迷後,昆曲再次綻放異彩,人們對于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重新重視起來。文化,盛于大衆,當大衆都接觸了、了解了、關注了,文化傳承便就容易了。因此,我贊成這位女歌手的做法,她用自己的方式,把“漁鼓道情”帶到大衆面前,用法語唱給世界聽,走出了國門。(扣原材料:女歌手的做法)這種創新的方式不正是使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盛于大衆的最好做法嗎?
主體段落寫作點撥與規範例證
(一)議論文主體段落寫作點撥
一、要掌握核心語段的基本結構
模式:主題句+支撐句1、2、3、4……
核心語段的組合不必太繁複,應追求中心清楚,層次明晰,所以一般采取總分結構,形成“主題句+支撐句”的形式。
中心句通常位于段首。支撐句從不同角度、深度、廣度來證明主題句。支撐句可以按並列、遞進、轉折、因果、條件、承接等關系組合。
例如:
①虛懷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現,也只有具備了這一點,才是健全的品格。②三國周瑜,年少有爲,才智過人,堪稱一代儒將。③可是面對足智多謀“運籌帷幄決勝于千裏之外”的諸葛孔明,周瑜不是虛心向他人學習,而是忌妒諸葛亮的才華,不肯承認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著的事實,反而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歎,最終 作文選刊資料整理 憂憤而死。④這一史實說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像絆腳石,阻礙我們的發展,使我們不能清楚地認識自己的缺點,更不利于健康品格的形成。
【分析】此段采用了例證法。由四個句子組成。①是“主題句 句”,②③④是支撐局 句。第2句和第3句是轉折關系,第3句和第4句之間是承接關系。整段話清晰明白,有理有據。
主題句即觀點句。其主要內容要用概括的關鍵詞明確表達,後面的主題句才有充分展開分述的空間,也才能給結論留下回扣的對應點。
例如:
自信比相信天命更有意義。(觀點句)一般人通常喜歡相信天命,在他們的意識裏,任何事物都歸于上天的安排(過渡句):生命從上天獲得,健康有上天保佑,飲食靠上天賞賜,利益有上天贈與。(概括敘述現象)過分地相信上天,結果把自己的主權毫無條件地送給了神明,而不知道自己的命運要靠自己主宰的道理。(分析現象的危害)只有自信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黑暗的可以變成光明,悲傷的可以化爲幸福,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崎岖不平的道路可以鋪成平坦光明的坦途。(闡釋道理)要相信自己的生活幸福、精神愉快、前途光明都得靠自己爭取,凡事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比依賴神明的支配不是更加實惠嗎?(揭示普遍道理)
【分析】觀點要靠事實說話,但這絕不意味著可以用觀點加材料的簡單公式便可以自然地得出結論。要知道,再典型的事例也只是個案,現象的背後都可能包含普遍的道理,但需要科學的歸納,理性的提煉。這個歸納和提煉的過程就是從感覺中提升感悟的過程。這種思路通常的組織形式是:① 段首觀點句 ,②引用具體的事例 (可以是單個經曆,也可以是多則事件;可以是百態列舉,也可以是世象組合。引用事例要把握一個尺度,如果是引用單個經曆可以適當詳細些,如果是多則事件就要采用排比或者定語擴展的方式記述,千萬不能逐一展開詳細的描述),③對事件作分析評價,④揭示出普遍的社會屬性或人生道理 。
例如:《還有一個蘋果》
堅定的信念是擺脫困境的制勝法寶。(段首觀點句)一場突然而至的沙塵暴,讓一個穿越沙漠的獨行俠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他的幹糧和水包不幸被風暴卷走。翻遍所有的衣袋,他只找到一個泛青的酸蘋果。可就是這個不起眼的蘋果讓他找到了求生的信念。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他走過了不知多遠的路程,摔了不知多個跟頭,嘴唇幹裂了無數道口子,衣服經曆了無數便濕了又幹,幹了又濕的反複折騰。他的心中一直默念著:“我還有一個蘋果 作文選刊資料整理……”,三天後,他終于走出了沙漠。(描述一個具體的事例)沙漠獨行俠的經曆讓我們悟出了一個人生的命題:只要你信念的旗幟不倒,你就又走出困境的可能。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始料不及的挫折或失敗,會身陷意外的困境,心遭不測的打擊,這時,不要輕易地放棄。其實,只要心存不滅的信念,努力尋找,你會驚訝地發現事情遠非想象的那麽糟糕。(對事件作分析評價)只要你有戰勝困難的勇氣,你一定能夠找到擺脫危險,渡過難關的“蘋果”,握緊她,就沒有穿越不了的沙漠。(揭示普遍的規律)
【解析】觀點+事例+分析探究原因、目的等+闡述意義與價值等/重要意義、危害、嚴重後果(正反)
二、要掌握常規的展開方式
如何展開核心語段?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事實論據爲基礎,綜合運用假設分析、比較分析、因果分析、引用分析、類比分析等。
1、假設分析。就是寫完事例論據後,用假設的方法進行推理。(事例後+假設推理)
【示例1】《耐住寂寞》
德國康德是聞名世界的大哲學家。但他一生都生活在一個小鎮上,遠離塵囂,沒有接受任何媒體的吹捧,沒有參加過什麽名流聚會,沒有什麽領導接見的風光,他在寂寞中領悟、思考、探索天地的哲理,路不斷地在寂寞下延伸。(事例)如果他耐不住寂寞,把時間、精力都用于出名和享受世俗的熱鬧上,他的一生可能會“豐富”些,但是,他能成爲德國古典哲學的宗師嗎?(假設)
【示例2】學會“照鏡子”方能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己。(觀點)李世民懂得鏡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評他的話寫在屏風上,當作“鏡子”,隨時對照。又能看出“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事例)這難道不是一個很會“照鏡子”的人嗎?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爲鏡”“以古爲鏡”,學會在人們的各種批評、意見中認識自己,而成爲一代名君。(評論)假如當初唐太宗非但不聽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醜處被照,短處被揭,惱羞成怒而將”鏡子”棄之,砸之,又哪能出現”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假設推理)
▲語段模式: 觀點+事例+例後評論+例後假設推理
【方法點撥】(假言分析法)進行假設性的分析,如果你舉的例子是正面的,那麽你就從反面來假設分析;你舉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從正面來進行假設。
2、正反對比法。就是在寫完事例論據後引進比較加以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示例1】列文虎克在關注細節中發現了細胞學說,齊白石在關注細節中創造了聞名中外的畫法,魯迅在關注細節中開創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新時代。(事例)相反,我們周圍的一些人,對什麽事都馬馬虎虎,對細節處毫不在意,最後一事無成。 兩相比較,答案不是很明顯嗎?關注細節,收獲精彩的人生;忽視細節,空留無窮的遺憾。(事例後+反例+比較分析)
【示例2】俗話說:勤能補拙。(觀點)就拿我國明代的張溥來說吧,他小時候很“笨”,別人讀一會兒就能背下來的東西,他往往要讀幾十遍才能背下來。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但是,他並沒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認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聲朗讀一遍,然後燒掉,接著再抄。這樣,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後來,他逐漸變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歲寫下了名揚天下的《五人墓碑記》。(正面事例)
相反,仲永5歲就能賦詩,可謂天賦出衆。憑著聰明,他父親帶他四處作詩炫耀。仲永再也不思進取,長大以後,他變得庸庸碌碌,“泯然衆人矣”! (反面事例,注意其轉述的簡潔及側重點)
不難看出,張溥雖然很“笨”,但他肯勤學苦練,正是勤學苦練才使他的文思變得逐漸敏捷起來;而仲永雖然天賦出衆,但他後來不思進取,終致庸庸碌碌,“泯然衆人矣”! (分別對兩個事例作對比分析論證)由此可見,盡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異不可否認,但後天的勤奮則能彌補先天智力上的不足。(總結)
▲語段結構:觀點+正面事例+反面事例+事例後的對比分析+總結
【示例3】好集體不會埋沒人才。(觀點) 孫膑與龐涓同出于鬼谷子門下。他們二人可說是精于謀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當孫膑來到龐涓任職的魏國時,龐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內心狠毒,多次向魏王進讒言,以致使孫膑被挖去膝蓋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齊王聽說孫膑之才,不惜費盡心力,將孫膑請到齊國,委以重任。齊軍才有了馬陵道之勝。(舉一反例與一正例)
同是孫膑爲何落得兩種境遇呢?(抓住矛盾點,設問,因果探究)
就是因爲他效勞于優劣不同的兩個統治集團。在魏國,龐涓只圖私利,妒賢嫉能,魏王昏庸,偏聽偏信,而且缺乏識別千裏馬的伯樂眼光。孫膑在這樣一個集體中,如何施展大志呢?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而齊王任賢用能,身邊的臣子也不像龐涓那樣謀私,因而上下齊心,孫膑在此,正得以充分發揮作用。(因果分析法) 可見,好集體不會埋沒人才。(總結,觀點)
【點評】一個正面的例子,一個反面的例子放在一起,接下來要對這個例子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對照分析,突出“好集體不會埋沒人才”的觀點。
▲語段模式:觀點+事例(一反例與一正例)+例後(設問+因果分析)+總結觀點
3、因果分析。就是寫完事例論據後進行論據推導,得出結論。
例如話題《愛心》:
《園丁之歌》中那個陶力,當初是那麽的貪玩頑皮,使每一個教他的老師都感到頭痛,叫苦不叠。(事例) 但是爲什麽他的班主任于老師能夠使他走上正路,認真學習呢?(設問)(揭示原因) 原因是于老師采取了適當的方法,使陶力有個適宜的成長環境。于老師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爲他對學生有一顆愛心。(事例後+設問+揭示原因)
爲加強論證的深度,還可以使用“因果鏈”的形式。
例如:
因爲有了誠信,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更爲和諧;關系更爲和諧,就能大大提高辦事的效率;效率提高了,整個社會就能不斷地進步。可見,誠信是社會進步的明燈,是曆史前進的燈塔。
【示例1】靠奮鬥沖破“埋沒”的壓力。(觀點)古今中外,許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過“埋沒”的命運。愛因斯坦就曾被埋沒在一個專利局中,充當小職員的平凡角色。但他沒有灰心,抓緊一切機會進行研究,終于開創了物理學的新天地。華羅庚曾“埋沒”在小店鋪裏,但他沒有消沉,每天在做好營業工作後,本文來源:作文選刊資料整理 抓緊一分一秒的時間,晝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學,潛心鑽研數學,終成著名的數學家。(事例)爲什麽他們沒有因“埋沒”而“窒息”,並且能有建樹?(設問+因果分析)因爲他們不甘心忍受被“埋沒”的命運;不管在怎樣不利的情況下,他們始終沒有喪失向上的勇氣和力量;他們堅信:不失千裏之志的千裏馬,終有奮蹄騰飛的日子。因此,他們在“埋沒”的情況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奮鬥,終于沖破“埋沒”,脫穎而出。(分析總結)
▲語段模式:觀點+事例+例後(設問+因果分析)+分析總結
【方法點撥】(探因分析法)作者在列舉受因斯坦和華羅庚之例後,運用探因分析法,一層深一層地提示了他們沖破“埋沒”的原因:不甘被埋沒,堅信能沖破埋沒,努力拼搏奮鬥。從而使事例很好地論證了論點。
【示例2】人貴有自知之明。對自己有准確的認識,才不會被別人的評價所蒙蔽。鄒忌的妻、妾和客出于私心,異口同聲地肯定鄒忌比美麗的城北徐公更美,但鄒忌沒有被假象迷惑。爲什麽鄒忌能透過妻、妾和客的交口稱贊的表象發現問題的本質呢?因爲他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有自知之明。鄒忌對自己的清醒認識,使他沒有迷醉在虛假的光環之下,並借此發掘出了治國安邦的道理。由此可見,自知之明多麽重要。
4、引用分析。就是寫完事例論據後再引用名言、詩句等,然後結合對名言、詩句的闡釋發揮和事例論據一同進行分析。例如,話題《不要爲打翻的牛奶哭泣》:
明代曆史學家談遷花費二十年心血,收集大量資料,曆盡許多艱難,終于完成了曆史巨著《國榷》。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但是剛完成時,被小偷偷走了。世間沒有比這更痛苦殘忍的了。面對此打擊,談遷在痛苦中毅然決定:重寫《國榷》!又一個二十年過去了,一部更高水平的《國榷》展現在世人面前。(事例) 讀書至此,我想到了普希金的詩句:“假如生過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引用名人名言) 我們要從過去中吸取經驗教訓,而不要讓過去成爲負擔,換句話說——不要爲打翻的牛奶哭泣!(事例後+名人名言+圍繞觀點進行闡述分析)
▲語段模式: 事例+引用名人名言+(事例後+名人名言+圍繞觀點進行闡述分析)
5、類比分析。就是使用類比的方法,在話題之外引用一個類比物,通過對二者相似點的分析推理得出結論。
例如論述“感情的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
其實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藝術,我們泡茶的時候,第一遍淡洌,第二遍沉香,爲什麽第三遍才最爽口宜人?因爲前兩遍沖去了茶葉上的蠟質和灰塵,第三遍才泡出了茶葉的真純之味。(類比物) 我們探知也是如此,(話題) 在對事物的認知上,越過感情布下的迷霧,抛過感情親疏的羁絆,用一塵不染的心靈,輕裝上路,才能取得豐碩的成果,領悟認知的真谛。(分析二者相似點推理得出結論)
▲語段模式:類比物+話題+分析二者相似點推理得出結論
6、同類歸納法。所舉之例應爲同類例子,並且在分析論述時要緊扣論點找出相同點。
【示例1】只有付出,才有收獲。(觀點)左思爲寫《三都賦》閉門謝客,數載耕耘。三九嚴冬,筆耕不辍;三伏酷暑,意興猶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獨對孤燈。“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執著,換來了豐碩的成果,《三都賦》轟動全城,一時洛陽紙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爲了揭示電和磁的奧秘整整奮鬥了十年,十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卻不斷地失敗;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不斷地失敗,卻又不懈地努力。十年之後,他成爲揭示電磁奧秘的第一人。(事例)
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時代,不同國籍,不同的研究領域,而他們成功的道路卻是相同的——付出,無悔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同類歸納評論)
▲語段模式: 觀點+事例後+同類歸納評論
【示例2】樂觀是成功的保證。(觀點)牛頓發明地心引力學說的時候,全世界人反對他;哈費發明血液循環學說的時候,全世界人反對他;達爾文宣布進化論的時候,全世人反對他;貝爾第一次造電話的時候,全世界人譏笑他;萊特初用苦功于制造飛機的時候,全世界人譏笑他。講到孫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講革命救國的時候,有一次聽的人只有三個。(事例)
但這許多人都因抱著樂觀主義的精神,而爲後世所稱道。也正因有了極強烈而有效的樂觀主義精神,他們才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勝利,獲得了成功。(同類歸納評論)
▲語段模式:觀點+事例後+同類歸納評論
7、敘議交融法:敘述交融法即敘中有議,議在敘中的一種分析方法。
【示例1】人才到處都有,問題在于是否有人去發現他們。(觀點) 追溯曆史,要是蕭何不與韓信幾天幾夜地談話,他哪裏知道韓信是天下無雙的奇才呢?要是左光鬥不在大雪之夜微服出訪巧遇苦讀的史可法,他怎會發現史可法是可造之才呢?要是沒有伯樂深入馬群調查研究,人們又怎麽能鑒別出日行千裏的良馬呢?(敘中有議,議在敘中)
【方法點撥】在論證過程中,將論據的敘述融于排比兼反問的說理之中,一箭雙雕。做到語言簡潔有力,信息含量豐富,邏輯性強。
▲語段模式:觀點+夾敘夾議
8、運用基本的哲學思維。
哲學是一切科學的科學,是對自然和社會一切知識的提煉和概括。哲學觀點有緊急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系、全面的觀點、發展的觀點、普遍聯系的觀點。這些基本思想派生出一些子目,如:原因與結果、偶然與必然、現象與本質、對立與統一、外因與內因、量變與質變、實踐與認識、主觀與客觀等。
如論述“近墨者未必黑”:
我們知道,事物的變化是外因和內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只能通過內因起作用。(哲學觀點) 所謂“近墨者黑”,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正是忽略了事物發展的內因而過分突出外因。 屈原身爲楚國大夫時整個官場腐化墮落,私己而誤國,周遭一片墨黑。唯獨屈原忠心耿耿,衆人皆醉而他獨醒,即使被小人陷害也不改其救國之志。甯可“赴常流葬乎江魚腹中”,也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溫蠖”。包拯坐鎮開封府時,權貴大臣貪汙受賄成風,皇親國戚徇私枉法爲盛。而包拯卻獨保清廉,鐵面無私。(事例) 可見,近墨者變黑與否,關鍵還在于近墨者本人,在于他的人格、意志、判斷力等。近墨者中的很大一部分人能“出汙泥而不染”,自始至終不被周圍不良事物所左右。(分析推理得出結論)
▲語段模式:哲學觀點+事例+分析推理得出結論
●詳例與概例
▲看看下列兩個語段,看看它們在證明語段論點時用例有何不同。
【例1】在曲徑中轉身,也許能創造奇迹。當你在曲徑中跌跌撞撞,頭破血流甚至奄奄一息的時候,不要放棄,只要稍事休息,來個華麗的轉身,即可東山再起。拿破侖在被反法同盟軍打敗後,被流放在大西洋的一個孤島上,但他並沒有因此而絕望,他重返法國,建立“百日王朝”,創造了一個神話,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迹。盡管滑鐵盧之戰他再次失敗了,但他的這次轉身卻在曆史上寫下了厚重的一筆。所以,即使在艱難困苦中也不要放棄,即使山重水複,只要你肯轉身,相信前面定會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轉身”爲話題的作文片段 作文選刊資料整理)
【例2】自卑像根受潮的火柴,難以將希望之火點燃;自負像個可怕的陷阱,一旦身陷其中即難以自拔;唯有自信自強,才能揚起生活的風帆。我國宋朝的文豪蘇洵,幾次趕考都名落孫山,一些人更是對他冷嘲熱諷,但他沒有灰心,而是閉門苦讀,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終于因散文有極高的造詣而名列唐宋八大家;舉世聞名的音樂家貝多芬,30歲就耳聾,他沒有屈服于命運的安排,在聽不見聲音的情況下,創造了大量優秀作品,並譜寫出時代的最強音“扼住生命的咽喉”;居裏夫人,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作爲鐳的發現者,榮獲諾貝爾化學獎,耀眼榮譽沒有使她陶醉,他仍如從前一樣孜孜不倦的工作,使它成爲獲得這一殊榮的唯一女性。這些偉人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爲他們在挫折面前毫不自卑,在成就面前毫不自負,始終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自卑?自負?自強》)
【分析】證明語段論點時,例1在舉例論證時僅用了一個事例,而且較詳細,我們稱之爲“詳例”;例2在舉例論證時則用了三個事例,敘述簡約,而且句式上排比,我們稱之爲“概例”。
▲▲1以詳例證明觀點
所謂詳例,即用典型的具體的事例作論據來證明語段論點,敘例文字較多,即通常所說的“擺事實”“例證法”。由于這種方法是以個別事實作爲前提證明一個觀點的,因此,選例要有較強的說服力,列舉的事實必須注意應該真實、典型。詳例看似簡單,但最易出問題,我們看以下病例:
【例1】歐洲有位化學家,在一次實驗中,發現一種新物質,可是他沒有把這種新物質提煉出來,就放棄了這個實驗。後來另一位化學家也做了這樣的實驗,由于他堅持不懈,另一種新元素終于被他發現了。
【分析】事例語焉不詳,甚至虛假。提到的兩位化學家,沒有寫出他們的姓名,做什麽實驗,發現一種什麽新物質,模糊不清,因此降低了論據的說服力。
【例2】法國的托爾斯泰爲寫《戰爭與和平》深入采訪,光筆記就寫了40萬字,最後終于用60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部巨著。
【分析】事例不准確,出現硬傷。托爾斯泰是俄國作家,哪個不知道?“用了60年時間完成了這部巨著”,與事實不符。事實上,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一共用了7年時間。論據不真實,失去可信度,同樣就沒有說服力了。
【例3】做事必須要有恒心。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詩壇上頗負盛名,但他從不滿足,從不松懈,經常深入民間把自己的新詩念給村婦老農們聽,問他們聽懂聽不懂,虛心征求他們的意見,並加以修改。所以他的詩通俗易懂,深受廣大人民喜愛。
【分析】事例與觀點若即若離,打擦邊球。用這個事例論證“做事要有恒心”顯然是不妥的,雖然其中也有“不松懈”、“經常”等字樣,卻不能用來論證“有恒”。如果用它來論證“作家應該有嚴謹的創作態度”則是很切題的。
【例4】“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西漢曆史學家司馬遷,年輕時遵父命寫史書,遍訪天下古迹,花費二十年進行資料搜尋蓄備。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正當他潛心著書時,一場災難降臨了他的頭上。因爲他爲李陵辯護而惹怒了漢武帝,被捕下獄,遭受宮刑。這一打擊使他痛不欲生,幾欲絕命于世。正是著寫史書的大志支撐著他,使他忍辱苟活,終于完成了曆史巨著《史記》。
【分析】用例冗長,以敘代議。這是初學議論文的同學最易犯的毛病。司馬遷的事迹衆所周知,無須詳細介紹。這樣不僅拉長篇幅,成爲贅語,而且沖淡了論點。
▲▲2以概例證明觀點
所謂概例,即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例子排比並舉的形式證明語段觀點,敘例的文字簡約,句式整齊,點到爲止。巧用概例,能使材料豐富,文采斐然。
運用概例排比構段需注意兩個問題
一是排比事例一定要有內容上的某種相關性,這是運用概例排比的基礎,如果事例間缺乏這種相關性的,就不能集中運用;
二是在分述事例時,盡可能保持語言句式的相似,從而形成排比,彰顯氣勢與文采。
【例1】如果沒有鍾子期的知音之聲,也許伯牙的《高山流水》只能埋葬于荒山野林間。如果沒有那位老教授的欣賞,也許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只能長眠于街市深巷間。如果沒有能人善士的指點迷津,那麽沒有哪一位君主可以成就千秋霸業,名垂千古!
【分析】運用了假設句來形成概例,如果…也許只能…
【例2】勤學苦練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有勤,才有了孔子“韋編三絕”的佳話,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譽;有勤,才有了祖逖“聞雞起舞”的美談,也方有了雄才大展、北伐報國的偉業;有勤,才有了張海迪“當代保爾”的稱號,也才有了“通五經、貫六藝”的這位當代青年學習的楷模。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我國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不也曾積數十年辛勤耕耘慨而歎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能補拙是良訓”嗎?由此可見,碌碌無爲與大有作爲之間差的不就是一個“勤”嗎?勤,有如一架彩橋,把人們從無知引向有知,從有知引向有才,從有才引向有爲。
【分析】運用了條件句來形成概例,有了…才有了…,也才有了…
【例3】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這已是被無數古今事實證明了的真理。鄒忌直言諷谏,齊王懸賞納谏,齊國得以強盛;王平誠心忠告,馬谡固執己見,街亭終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開言路、納直谏,得有貞觀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廣積量、緩稱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銘的意見得到采納,精兵簡政,人民擁護;馬寅初的理論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國家受害……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說明了“從善如流”的重要嗎?
【分析】運用了對稱句來形成概例,兩兩對偶,句式整饬,畫線句前後兩組例句式不一樣。
【例4】事業是人生的不朽豐碑。人類的史冊告訴我們:凡是留下英名的人,總是創造了永存的事業。孔子、司馬遷、魯迅之所以千秋萬代傳頌,是因爲他們爲民族文化寶庫增添了財富;屈原、嶽飛、鄭成功之所以載入史冊,是因不他們爲中華民族留下了偉大的愛國精;李自成、洪秀全、孫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爲他們推動了曆史的前進;蔡倫、畢生、祖沖之之所以永遠爲人民紀念,是因爲他們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科學領域爲後人留下了享用不盡的發明創造。誰建樹了對人類有益的事業,誰就築起了一座人生的紀念碑。
【分析】 運用因果句形成概例, …之所以…,是因爲…;因爲…,所以…
【例5】徒有萬般“羨魚”心,而無一絲“結網”意,結果定會一事無成。這道理雖然淺顯,但實際上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清楚認識到的。有的人希望成爲愛迪生式的“發明大王”,可是卻畏于鑽研科學知識之難;有的人想繼莫泊桑之後,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再奪“短篇小說之王”的桂冠,但又懾于常年練筆之艱辛;有的人想一鳴驚人成爲“音樂巨匠”,卻惰于在五線譜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願自己有一副郎平的“鐵榔頭”,卻怠于無數次的扣殺訓練。如此心懷鴻鹄之志,而身屬燕雀之行,連一條小小的魚都會捉不到,更何況要實現那恢宏的大志呢!
【分析】運用轉折句來形成概例,想……,可是卻……
●●對比例與例對比(論據上正反對比)
▲1不同事例間的正反對比(對比例)
【例1】俗話說:勤能補拙。就拿我國明代的張溥來說吧,他小時候很“笨”,別人讀一會兒就能背下來的東西,他往往要讀幾十遍才能背下來。但是,他並沒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認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聲朗讀一遍,然後燒掉,接著再抄。這樣,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後來,他逐漸變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歲寫下了名揚天下的《五人墓碑記》。(正面事例)
相反,仲永5歲就能賦詩,可謂天賦出衆。憑著聰明,他父親帶他四處作詩炫耀。仲永再也不思進取,長大以後,他變得庸庸碌碌,“泯然衆人矣”! (反面事例,注意其轉述的簡潔及側重點)
不難看出,張溥雖然很“笨”,但他肯勤學苦練,正是勤學苦練才使他的文思變得逐漸敏捷起來;而仲永雖然天賦出衆,但他後來不思進取,終致庸庸碌碌,“泯然衆人矣”! 由此可見,盡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異不可否認,但後天的勤奮則能彌補先天智力上的不足。(分別對兩個事例作對比分析論證)
▲語段結構:觀點+正面事例+反面事例+事例後的對比分析
【例2】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爲他在父親的刻意安排下,羁留異國,飽經磨難,終成雄才大略才實現的。世界著名文豪小仲馬,之所以能寫出震動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爲他從父親大仲馬的身上繼承的不是萬貫家財,而是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致入微的描寫人物的能力才獲得成功的。事實告訴我們:以本事處世,則事業可成,功名可就。(正面事例,得出觀點)
相反,身繼巨富,而無本領者,則只能是事業無成,乃至國破家亡。秦二世胡亥繼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踐華爲城,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因河爲池,金城萬裏”的萬世之業,可謂遺産之巨了,然而僅僅三年,便落得個“身死人手而七廟隳”的爲天下人恥笑的下場。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沒有經天緯地的治世之才。曆史上的後主劉禅及李煜不都是鮮明的例子嗎?(例前導語,反面事例)
▲語段結構:正面事例+觀點+反面事例。這是變式
▲▲2同一事例不同階段的對比(例對比)
【例1】兩粒種子躺在泥土裏,春天到了,一粒種子破土而出。而另一粒種子說到:“我沒那麽勇敢。我若向下紮根,也許會碰到岩石;我若向上長,也許會傷到我的莖。”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裏。幾天後,它被一只母雞吃掉了。( )
生長在同一片土地上,一顆種子敢于面對挑戰與困境,破土而出,爲自己開創了一個美好的未來。而另一顆種子,卻害怕挫折與磨難,甘心呆在自已的“安樂窩”裏,結果埋葬了自己。從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可以看出,困難與挑戰雖往往給人以挫折,卻也可以催人奮進,給人以力量;而安逸與保守雖可以暫時保身,但最終卻使人墮落而遭淘汰。有一句話說得好: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鍛煉人;蜜,可以養人,也可以害人。可見:人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
▲▲3使用正反對比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圍繞中心論點選擇比較材料,確定對比點。所選對象必須是兩種性質截然相反或有差異的事物,論證時要緊扣文章的中心。
第二、正反論證應有主有次。若文章從正面立論,主體部分則以正面論述爲主,以反面論述爲輔;若文章從反面立論,則以反面論述爲主,以正面論述爲輔。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
【例1】人才最根本的是要有愛心,有愛心才能稱之爲人才;有愛心,才能使自己的專長真正轉化爲推動曆史車輪前進的動力。(文段有觀點)
希特勒、墨索裏尼也許會有不少的崇拜者,但我所相信他們所崇拜的只是這二位的政治才華和軍事指揮能力,絕不會欣賞他們帶來的戰爭給人類留下的傷害。希特勒、墨索裏尼至多也只能以“有政治抱負的野心家”的身份載入史冊,但更多的是對他們的鄙棄與否定。他們沒有愛心,沒有愛使他們的才能偏離了前進的軌道,自己的野心竟然用世界人民的心血來實現,他們的理想之路,竟然用人肉之軀來鋪砌。野蠻!殘忍!(反面舉例並分析評點)
當肆虐的洪水無情地吞噬著大地及其生命,如此無忌,如此放縱,是那些被譽爲“最可愛的人”的人民解放軍戰士懷著愛祖國、愛人民的心去征服那浩浩洪水,洪水終于收斂了它的任性,大自然在愛的包容下變得溫柔了。沒有這些可愛的人,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與收集。我們能這樣幸福地生活嗎?他們可以躲回家鄉,任那洪水翻騰,他們沒有;他們可以不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一位年過古稀的老農的生命,他們沒有。這些,只因爲他們有愛。
當肆虐的洪水無情地吞噬著大地及其生命,如此無忌,如此放縱,是那些被譽爲“最可愛的人”的人民解放軍戰士懷著愛祖國、愛人民的心去征服那浩浩洪水,洪水終于收斂了它的任性,大自然在愛的包容下變得溫柔了。沒有這些可愛的人,我們能這樣幸福地生活嗎?他們可以躲回家鄉,任那洪水翻騰,他們沒有;他們可以不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一位年過古稀的老農的生命,他們沒有。這些,只因爲他們有愛。(正面舉例並分析評點)
▲語段結構:觀點+反面舉例並分析評點+正面舉例並分析評點
【例2】寬容是一種美德。(語段觀點)
在日常相處中對別人的過錯能寬容對待,就等于給對方提供了改過的機會。在中國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依靠這一點,得到衆臣鼎力相助,從而開創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爭權中,魏征曾鼓動太子李建成殺掉李世民,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奪得帝位後,不計舊惡,量才重用,使魏征覺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爲唐朝盛世的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再說秦王嬴政,本文來源于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 若不是聽取了李斯“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應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實行不計前怨的政策,恐怕就會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難以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縱觀曆史與今天,如果沒有“海納百川”的寬宏氣度,不具備寬容的美德,開創一方事業只能是一句共話。(從正面舉例並分析)
有的人就不具備寬容的美德,他們心胸狹隘,凡事斤斤計較,不肯吃虧。如慈禧太後,僅因爲與一大臣下棋時,對方無意中說了一句:“我殺老佛爺的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殺我的馬,我殺你全家”,于是這位大臣被滿門抄斬,慘不忍睹。像這樣的狹隘心胸,這樣的暴行,又怎能不遭世人唾罵呢?當今社會上有一些人也是這樣,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會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還有的人對別人的過失總是耿耿于懷,時時想著揪別人的小辮子。這樣的人,典型的“雞腸小肚”,心胸狹隘,待人刻薄,根本沒有一點寬容之心,這種人還能談什麽成大器,立大業呢?(從反面舉例並分析)
【分析】先提出觀點:人要寬容,寬容是一種美德。然後列舉唐太宗善待魏征、秦始皇聽信李斯的典型事例,從正面論證論點;列舉慈禧太後和當今社會上一些人“刻薄”待人的事例,從反面證明論點。
▲語段結構:觀點+正面舉例並分析+反面舉例並分析
(二)局部說理,規範例證
▲語段模式:觀點句 + 闡釋句 + 材料句 +分析句 + 結論句
【例1】褪出急躁,心境將會更加澄明。(分論點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去除急躁與妄動,方能洞察人生之哲理。(闡釋句)莊子,猶如一棵在黑夜裏守衛靈魂的樹,平心靜氣,不急不躁,靜觀大鵬展翅高飛,翺翔于九天。(事例句)如果不是現實遭遇艱難而使他停止了急急追尋的腳步,他又怎能“禦六氣之辯”、“遊無窮之境”呢?(分析句)陶淵明,古往今來遺世獨立之典範,有著“或命巾車,或棹孤舟”之閑情,更具“登東臯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的逸致。(事例句)如果不是面對督郵的從容與淡定,又哪有如此之高情遠致?(分析句)可見,摒棄世俗之浮躁,停下匆匆過往之腳步,原來我們的身邊也有無限美麗的風景,我們的心境也會因此而更加澄明。(小結句)
【例2】我們要熱愛勞動,熱愛勞動背後的精神態度,在勞動中獲得人生成長財富(分論點句)。如果說認識勞動是我們腳踏的土地,那對勞動的熱愛就猶如地上的梯子,讓我們收獲別樣的風景。(闡釋句)現實語境中,不少同學認爲勞動占學習時間,智能時代勞動沒必要。(反面事例句)其實勞動與科技、學業從來不是有你無我的關系,相反美美與共,意義非凡。(分析句,過渡句)袁隆平紮根農田數十載,奔波于田壟與實驗室,方能研發“中國稻”,創造世界糧食奇迹;本文來源于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農業播種新科技一分鍾可以撒種8公頃,爲農業生産帶來便捷,但糧食的成長仍離不開農民的辛苦培育。而回想我們參加的學農活動,辛勤種下了一片地、煮好了一頓飯後,我們也獲得了不少對自然生活的體悟,我們的品格也獲得了磨砺,這對學習也有更好的促進。(正面事例句)勞動,可以讓我們在耕耘中點燃智慧,收獲內心的充盈,熱愛勞動的火光應在我們心中點燃。(小結句)
【小試牛刀1】請以“體育鍛煉”爲話題,擬寫一個例證段的觀點句(即論點句),字數不限。(除觀點句外,還可適當增加闡釋、引申觀點的句子。)
1、體強壯而力充沛,學有力而功加倍。(分論點句)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也許對于你來說,是浪費了高三學習寶貴的時間。但我卻說,在課余時間體育鍛煉,能讓我們舒展一天的壓力。
2、體強健而悅身心,悅身心而性開朗。(分論點句)也許對于內向的你,會認爲在體育鍛煉中交際實在比較困難。可是我卻說,體育鍛煉恰好是一個結交朋友的機會。
【小試牛刀2】請爲剛才所表述的觀點句(分論點)擬寫一個事實論據,內容包括人物的基本情況、行動及行動的結果。(100字以內)
(以觀點句“體強健而悅身心,悅身心而性開朗”爲例) 君不聞,素有“精英搖籃”之美稱的伊頓公學,在文化課之余,幾乎將一半時間留給了體育課。在板球與劃艇的激烈角逐間,學生變得更加的開朗與外向,面對生活與學習的態度更積極,更是學到了在課堂上難以傳授的交往能力與合作精神。
【小試牛刀3】請以“堅持是成功的保證”爲話題,擬寫一個例證段的觀點句(即論點句),字數不限。(除觀點句外,還可適當增加闡釋、引申觀點的句子。)
堅持是成功的保證。(觀點句)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世上的每一個成功都是堅持的結果。在困難甚至挫折面前不氣餒不放棄的堅持鑄就了人類文明史上一個又一個成功。(闡釋觀點)曹雪芹出身豪門、家道中落、滿腹才學、科舉不中,但他堅持文學創作、筆耕不辍、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終于創作出了中國現實主義巅峰之作《紅樓夢》。(事例句)曹雪芹這一文學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長期的堅持。(分析句)試想,假如當時曹雪芹生活困難之時,仕途失意之際便中途放棄,或者剛成書便心滿意足不再堅持修改,哪有《紅樓夢》這顆文學史上璀璨的明珠的問世?(反面假設句)由此看來,堅持是成功的保證。(回扣觀點,小結句)
【小試牛刀4】請以“做好人生的減法”爲話題,擬寫一個例證段的觀點句(即論點句),字數不限。(除觀點句外,還可適當增加闡釋、引申觀點的句子。)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做好減法。(觀點句)適當的減去一些心靈上的沉重負擔,減去一些奢侈的欲望,我們才能有所建樹。(闡釋觀點)東坡居士屢遭貶谪,曾爲自己懷才不遇而感到消沉郁悶。但當他來到赤壁之上,望著滔滔江水,他釋然了,他減去了對功名的欲望,吟出了《赤壁賦》等千古名篇。(事例句)正是因爲他減去了心靈的負擔,才使他成爲一代文豪、詩詞大家。(分析句)試想,假如他不放棄對功名利祿的追求,而徘徊于入世與出世的矛盾之間,他不減去奢侈的欲望與心靈的負擔,他又怎會潛心于詩文創作,留下無比珍貴的文化遺産?(反面假設句)減去心靈上的種種負擔,廓清人生的道路,釋然面對一切,就能讓我們走得從容淡定,走向屬于自己的成功。(回扣觀點,小結句)
【小試牛刀5】請以“毅力是成功的前提”爲話題,擬寫一個例證段的觀點句(即論點句),字數不限。(除觀點句外,還可適當增加闡釋、引申觀點的句子。)
毅力是成功的前提。(觀點句)科學研究成果的取得更需要這種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精神。(闡釋觀點)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徐霞客從22歲起34年間,徒步當車,跋山涉水,先後考察了16個省區,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在艱難環境中終于寫成了地理巨著《徐霞客遊記》。(事例句)徐霞客的成功正是源于這種锲而不舍堅韌不拔的毅力。(分析句)試想,如果在他草行露宿、屢遭盜搶、頻頻斷糧、幾度病危、多次落荒之時便偃旗息鼓、止步不前,那麽,《徐霞客遊記》豈能問世?(反面假設句)因此,完全可以這樣說,這種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的毅力是徐霞客成功的前提。(回扣觀點,小結句)
2.議論分析(如何寫好分析句)
A. 單則事例的例證段
例1:蓋茨正是因爲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行業,所以才成就如此輝煌的人生。
思考:這句話是如何分析評價蓋茨的?
結論:挖掘蓋茨成功的原因。這種方法叫因果分析法。
寫作關鍵: 找准因果關系
原因:“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行業”(本段論點)
結果:“成就如此輝煌的人生”(事例結果 )
例2:若無意氣,又聾又啞的邰麗華又怎會從不幸的底谷達到藝術的巅峰?
思考:這句話是如何分析評價邰麗華的?
結論:從反面對她進行了假設,並推導出不成立的結果。這種方法叫做假設分析法。
寫作關鍵:找准假設關系
假設的條件:“無意氣”(論點的對立面)
推導出的結果:“又聾又啞的邰麗華又怎會從不幸的底谷達到藝術的巅峰?”(事例結果的對立面)
【小試牛刀6】 用因果分析法或假設分析法對剛才(【小試牛刀2】)所擬寫的事實論據進行分析,要求緊扣起始句(分論點),特別注意找准因果關系或假設關系。
參考一:正是因爲伊頓公學看到了體育鍛煉對學生的重要性,才塑造出一個個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未來人才。
參考二:假如當初伊頓公學像絕大數學校一樣,唯分數論,只注重眼前的分數績效,那麽“精英搖籃”的名字恐怕與其失之交臂。
B.多則事例的例證段
【例1】① “知羞恥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寶貴經驗和修身養性的重要法寶。②清代學者朱起鳳年輕時在一家書院教書,因爲沒有弄清“首施兩端”和“首鼠兩端”兩詞通用,而錯判學生的作文,遭到衆人的奚落。③他知羞恥而發憤圖強,潛心于詞語研究,編成了300多萬字的《辭通》,爲漢語言文字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④英國生物學家謝靈頓早年沾染惡習,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時,被姑娘一句“我甯願跳進泰晤士河裏淹死,也不會嫁給你”的話深深刺痛,從此鑽研醫學和生物學,並最終在1932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本文來源于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⑤所以說,知羞恥不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成就事業的起步。作文選刊資料整理
▲並列型:觀點句+闡釋句+並列材料句一+分析句一+並列材料句二+分析句二+結論句
【例2】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②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是古代仁人志士的最高人生追求,也是當代青年人應該矢志不渝培養的核心價值觀。③“00”後消防員王佛軍、徐鵬龍在涼山森林火災中英勇犧牲,成爲“最美逆行者”。④他們的青春雖短暫,卻是頗具價值的一生,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也不辜負自己的青春。⑤傳說嶽母曾在嶽飛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字,正值青春的嶽飛從此抛頭顱、灑熱血,只爲抗金救國。⑥而奸臣秦桧只爲苟且偷安,雖有才華,卻最終成爲人人唾棄的“缪醜”。⑦“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與結局,何嘗不是青年時代品德修爲之使然?
▲正反型:觀點句+闡釋句+正面材料句+分析句+反面材料句+分析句+結論句
【例3】①勤出成果。②馬克思寫《資本論》,辛勤勞動40年,閱讀了數量驚人的書籍其中作過筆記的就有1500種以上。③司馬遷著《史記》,從二十歲起就開始周遊,足迹遍及黃河、長江流域,彙集了大量的社會素材和曆史素材,爲《史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④歌德花了58年時間,搜集了大量材料,寫出了對世界文學界和思想界産生很大影響的詩劇《浮士德》。⑤我國現代數學家陳景潤,在攀登數學高峰的道路上,翻閱了國內外的上千本有關。本文來源于微信公衆號:作文選刊資料整理。,通宵達旦地看書學習,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就。⑥上海一個女青年堅持自學,十年如一日,終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⑦可見,任何一項成就的取得都是與勤分不開的。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歸納型:觀點句+闡釋句+材料句一、材料句二、材料句三、材料句四+結論句
【小試牛刀7】請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爲話題(觀點句),擬寫一個多則事例的例證段,字數不限。(除觀點句外,還可適當增加闡釋、引申觀點的句子。)
(表述觀點)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敘述多則事例)古往今來,概莫能外。唐太宗視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爲他對百司之職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國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樂業。嶽武穆統帥“嶽家軍”,屢戰金兵,頻頻告捷,那是因爲他有嚴明的軍紀,旅進旅退,賞罰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毛澤東同志率工農紅軍,以持久之戰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爲制定且嚴格執行了“三大紀律八項主義”,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于是日僞不得不繳械投降。(議論分析)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體,無不嚴于律法,以成文的規定來約束。因爲他們知道在絕對自由之下的惰性將急劇膨脹,只有在適當的管束之下,人才能發揮出潛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小試牛刀8】請以“靠奮鬥沖破‘埋沒’的壓力”爲話題(觀點句),擬寫一個多則事例的例證段,字數不限。(除觀點句外,還可適當增加闡釋、引申觀點的句子。)
(表述觀點)靠奮鬥沖破“埋沒”的壓力。(敘述多則事例)古今中外,許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過“埋沒”的命運。愛因斯坦就曾被埋沒在一個專利局中,充當小職員的平凡角色。但他沒有灰心,抓緊一切機會進行研究,終于開創了物理學的新天地。華羅庚曾“埋沒”在小店鋪裏,但他沒有消沉,每天在做好營業工作後,抓緊一分一秒的時間,晝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學,潛心鑽研數學,終成著名的數學家。(議論分析)爲什麽他們沒有因“埋沒”而“窒息”,並且能有建樹?因爲他們不甘心忍受被“埋沒”的命運;不管在怎樣不利的情況下,他們始終沒有喪失向上的勇氣和力量;他們堅信:不失千裏之志的千裏馬,終有奮蹄騰飛的日子。因此,他們在“埋沒”的情況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奮鬥,終于沖破“埋沒”,脫穎而出。
【小試牛刀9】請以“近墨者未必黑”爲話題(觀點句),擬寫一個多則事例的例證段,字數不限。(除觀點句外,還可適當增加闡釋、引申觀點的句子。)
(表述觀點)近墨者未必黑。(敘述多則事例)屈原身爲楚國大夫時,整個官場腐化墮落,私己而誤國,周遭一片墨黑。唯獨屈原忠心耿耿,衆人皆醉而他獨醒,即使被小人陷害也不改其救國之志。甯可“赴常流葬乎江魚腹中”,也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溫蠖”。包拯坐鎮開封府時,權貴大臣貪汙受賄成風,皇親國戚徇私枉法爲盛。而包拯卻獨保清廉,鐵面無私。(議論分析)可見,近墨者變黑與否,關鍵還在于近墨者本人,在于他的人格、意志、判斷力等。近墨者中的很大一部分,能“出汙泥而不染”,自始至終不被周圍不良事物左右。
【小試牛刀10】請以“貧困也是一筆財富”爲話題(觀點句),擬寫一個多則事例的例證段,字數不限。(除觀點句外,還可適當增加闡釋、引申觀點的句子。)
貧困也是一筆財富。(觀點句)自古“寒門出貴子,白屋出公卿”,貧困讓人學會努力、學會思考、學會成長。(闡釋句)司馬光出身貧寒;範仲淹兩歲喪父,隨母改嫁,幼時連稠一點的粥都難以喝到;明代龍圖大學士宋濂家中一貧如洗。荷蘭畫家梵高也曾窮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著弟弟接濟;蘇聯偉大作家高爾基曾經是個流浪兒;居裏夫人剛滿十歲就外出打工……(材料句)他們因爲貧窮,才更知道珍惜,知道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擺脫。因爲貧窮,才會在黑暗中長途跋涉,在逆境中執著前行。(分析句)可見貧困也是一筆財富。(結論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