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海外市場的未來,主要在歐洲發達地區、東南亞、印度、南美洲
2022年5月15日,停放在上海南港碼頭等待裝船出口的特斯拉電動汽車。圖/人民視覺
文|《財經》研究員 劉丁
編輯|馬克
2022年9月13日,上汽集團生産的1萬輛汽車在上海海通碼頭裝載到輪船上,發往歐洲。兩年前上汽集團首次開通歐洲自營航線運輸汽車時,僅發貨1800輛,都沒能裝滿擁有4300車位的安吉鳳凰號滾裝船。
由于中國汽車出口上升太快,導致運力不足,運價大漲。中國汽車出口量的80%需要用滾裝船(一種專用的汽車運輸船,可打開艙門讓汽車行駛到輪船上)遠洋運輸。根據世界最大船舶服務公司克拉克森的數據,2020年年中,6500車位滾裝船一年期平均租金約爲1萬美元/天,而2022年6月,平均價格上漲到了6.5萬美元/天。
根據招商輪船半年報,滾裝船運價已突破2008年高點,並還在不斷創出新高,個別訂單租金甚至創出10萬美元/天的曆史新高。
滾裝船一倉難求,某些車企開始用其他船型運輸汽車。
8月25日,上汽集團一批654輛的汽車整車抵達歐洲,選擇的就是中遠海運集運旗下的集裝箱運輸船運輸。
8月18日,奇瑞汽車一批1100輛整車出口從太倉港啓航,其采用了一種“可折疊商品車專用框架”,將車輛固定在框架上,再把層層堆疊的框架吊裝到中遠海特的多用途紙漿船上運輸,紙漿船原本是用來運輸紙漿和散貨的。
某些中國車企正擴充船隊。
上汽集團通過旗下物流公司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與船運公司中遠海特和上港集團于8月10日成立合資公司廣州遠海汽車船運輸有限公司,三方持股比例分別爲20%、42.5%、37.5%。
根據中遠海特公告,合資公司成立後,將通過新建、購買或租賃等方式逐步擴充滾裝船運力。據信德海事網報道,此合資公司將擴充15艘滾裝船。
另據信德海事網和勞氏日報報道,比亞迪計劃建造6艘-8艘7700車位的LNG雙燃料滾裝船,預計2025年之後相繼交付。但比亞迪官方對此消息不予置評。
吉利汽車也正積極開展與海外物流公司的深度合作,並考慮租賃船舶以保障出口運力。
中國汽車出口爲什麽激增?最有前景的市場是哪裏?出口能持續紅火下去嗎?
出口激增的兩大動力
近些年,中國品牌汽車企業技術實力提升,與外國車企差距不斷縮小,在新能源車關鍵技術上甚至有所超越,並紛紛跨入平台造車模式,新車型推出速度更快,産品競爭力顯著提升;疫情沖擊之下,海外汽車工廠頻繁停産、減産,而中國供應鏈能力更強,供應充足。二者共同作用,推動中國汽車出口大增。
中國汽車出口此前多年均維持在100萬輛上下,但在2021年突然增長1倍,達到201.5萬輛;2022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略受疫情影響,但到了8月增速再次提升。
出口最主要的驅動力是中國自主品牌。
2021年以來,上汽集團、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江淮汽車這五家公司的整車出口量,占中國汽車出口總數的60%左右(上汽集團已減去海外基地銷量,爲單純出口數據)。
特斯拉中國工廠從2020年底開始出口,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其出口量分別爲16.3萬輛和9.7萬輛,占中國汽車出口總數的比例約爲8%左右;另外,寶馬集團也在中國沈陽生産ix3純電車型並于2020年底開始出口,但數量很小,每年約爲1萬輛。
上述五家中國品牌車企的出口銷量,大部分在2021年增長了一倍左右,並且大部分在2022年1月-8月增長了50%左右。
其中,上汽集團出口絕對數量最大,2022年1月-8月出口了51萬輛,奇瑞第二,出口了25萬輛左右,而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出口規模均在10萬輛上下。
吉利汽車出口目前增速最快,2022年1月-8月增長了81%。憑借主力車型缤越、星越、星越L,吉利在拉美的銷量增長了3倍。吉利旗下的領克品牌,2022年上半年在歐洲交付量達到1萬輛,增長了40倍。
比亞迪則是從2022年下半年才開始有大批量的出口,目前每月出口規模5000輛左右,未來或許會成爲中國汽車出口的重要力量之一。
中國汽車出口突然爆發,主要是因爲中國品牌汽車的競爭力顯著提升。
經過多年積累,中國品牌汽車企業在核心動力總成、混動技術、動力電池、智能駕駛技術上都取得了較大進步,縮小了與外國品牌車企的技術差距,甚至在某些領域實現了超越。
比如長安汽車2020年推出藍鯨1.5T發動機,實現了動力響應和燃燒效率的突破,比亞迪于2021年將DM-i混動技術和刀片電池搭載到全系車型,性價比優勢明顯。
另外,中國企業陸續跨入模塊化平台造車模式,加速推出新車型,市場上快人一步。
比如,吉利汽車2017年推出CMA平台,2020年推出SEA浩瀚架構,長城汽車2020年推出檸檬和坦克平台。
2021年以來,中國品牌車企密集推出新車型,例如坦克300、吉利極氪001、長安UNI-T車型,中國品牌新車型通過差異化定位打開細分市場,産品力也超越同級別的外國品牌車型。
在這樣的背景下,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快速提升,從2020年的38.42%提升到2021年的44.4%,2022年上半年爲47.2%,8月進一步提升到48.4%。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雲集全世界的汽車品牌,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地方,中國品牌汽車能在國內獲得成功,已經體現了很強的競爭力。如今,這一競爭力延展到了不少海外市場。比如,根據智利全國汽車協會的數據,中國品牌汽車在智利的市占率,從2021年初的27%左右提升到2022年初的40%左右;2021年上汽集團旗下的MG品牌已經進入澳大利亞、中東、埃及、智利乘用車市場的銷量前十。
另外,疫情顯著影響了全球汽車行業的生産,海外許多地區停工減産頻發,導致海外汽車市場供應不足。比如,根據《悉尼晨鋒報》報道,目前在新西蘭提車時間長達半年到一年,在澳大利亞,疫情之前一個月就能提車,但現在付定金後需要等半年。而中國供應鏈較爲完善,相對來說受疫情影響較小,産品供應充足,因此出口量大漲。
四大潛力市場
未來,歐洲發達地區、東南亞、印度、南美洲汽車市場規模大,中國汽車市占率低,能夠支撐中國汽車出口持續增長。
出口已經成爲中國汽車銷量的新增長引擎,出口占總銷量的比例,從2020年的4.3%提升到2021年的7.7%,2022年前八個月已經達到10.8%。
目前奇瑞汽車已經有33.4%的銷量依賴出口,江淮汽車爲21.3%,上汽集團爲15.7%,吉利汽車爲14%。
中國車企正加速沖向海外。
上汽集團提出2022年全面發力歐洲市場,使得在歐洲銷量突破10萬輛;上汽集團還提出,到2025年海外銷量達到150萬輛,比2021年底增加1倍多;上汽集團旗下的安吉物流也正加速擴建滾裝船運力;
長城汽車則努力提升海外産能,此前長城汽車已經在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布局了生産基地,巴基斯坦KD工廠也于9月4日投産。據長城汽車證券部介紹,長城汽車2021年收購的奔馳巴西工廠,産能將持續提升,長城汽車2021年也發布了歐洲戰略,這兩個地區將爲長城汽車貢獻增量;未來長城汽車的出口銷量將比目前至少增長1倍;
吉利汽車成立了海外業務管理中心,計劃到2025年將海外銷量提升到60萬輛,是目前的5倍左右;
比亞迪則于2022年7月、8月相繼在日本、泰國召開品牌發布會,宣布進入兩地市場,並且在8月先後敲定了與歐洲經銷商和以色列經銷商的合作。比亞迪也于9月8日在泰國簽署了土地認購、建廠的相關協議,在泰國全資建設首個海外工廠,年産能15萬輛,計劃于2024年投運。
那麽,海外市場能夠支撐中國汽車品牌的銷量嗎?
目前,中國汽車主要出口到亞洲、歐洲、南美。
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到亞洲的絕對數量最多,達到71.6萬輛,占比33%,其次是歐洲和南美洲,分別爲52.3萬輛和39.2萬輛,占比分別爲24%和18%。
2021年這三個地區給中國汽車出口貢獻了主要的增量,尤其是歐洲,貢獻了35.1萬輛的增量,亞洲和南美洲分別貢獻了26.7萬輛和23萬輛。
展望未來,亞洲地區的東南亞市場、印度市場,歐洲的發達地區(包括歐盟、英國、挪威),南美洲地區,是中國汽車出口的主要市場。
一方面,這些地區的汽車市場規模足夠大,並且中國出口的汽車在當地市占率還很低,具有較大發展潛力;另一方面,中國品牌汽車在當地已經打開局面,增長態勢較好。
在亞洲地區,東南亞汽車市場年銷量規模279萬輛左右,此區域包括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越南。2021年從中國出口到此地區的汽車達到21.2萬輛(包括中國品牌和外國品牌),市占率約爲7.6%;另外一個比較大的汽車市場是印度,年銷量規模爲308萬輛左右,中國汽車出口市占率僅有1.8%。
這兩個地區的汽車市場仍在增長,2022年上半年東南亞和印度市場汽車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爲23.2%和23.5%。
在亞洲地區,中國汽車出口到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沙特的數量也很大,2021年分別爲8.6萬輛、4.3萬輛、13.3萬輛,但是,這三個國家的汽車市場規模較小,發展空間有限。
另外,雖然日本、韓國的汽車市場規模較大,2021年銷量規模分別爲445萬輛和173萬輛,但是,日本和韓國是傳統汽車強國,對中國汽車出口來說,其市場開拓的不確定性較大,2021年中國汽車對其出口量僅有1.2萬輛和1.4萬輛。
在歐洲,發達地區的汽車市場規模爲1178萬輛左右,2021年中國對其出口量爲35.4萬輛,市占率爲3%,由于中國對其出口數據中包含了外國品牌汽車的數量,因此,中國品牌汽車在此地區的市占率更低,具備較大發展空間。
另外,俄羅斯也是歐洲地區規模較大的汽車市場,約爲168萬輛左右,但是由于俄烏沖突,其汽車市場下滑較大,發展前景很難判斷。
在南美洲,汽車市場規模爲330萬輛左右,2021年中國汽車對此地區出口39.2萬輛,市占率爲11.9%。中國汽車主要出口到此地區的巴西、智利、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玻利維亞、烏拉圭、阿根廷。
其中,巴西汽車市場規模最大,約爲200萬輛左右,2021年中國汽車對其出口4.8萬輛,市占率2.4%;智利則是全球範圍內中國汽車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2021年達到19.1萬輛,智利汽車市場規模42萬輛左右,也就是說,中國對其出口的汽車市占率高達46%。
此外,非洲和大洋洲的汽車市場規模不大,均爲100萬輛左右;北美洲雖然汽車市場規模近2000萬輛,其中美國市場爲1640萬輛,但這裏的市場開拓難度大。美國總統拜登于8月16日簽訂《通脹削減法案》,不利于中國對其出口電動汽車和锂電池。中國汽車2021年對北美洲出口僅有19萬輛左右,對美國出口僅有5.4萬輛。
總的來看,中國汽車海外市場的未來,主要寄托在歐洲發達地區、東南亞、印度、南美洲。
風險何在
但這些地區的風險也清晰可見。
首先,歐洲發達地區受到歐洲央行加息、俄烏沖突、能源供應短缺的影響,汽車市場前景愈發不確定。
此地區汽車銷量2021年上半年增長27%,下半年卻下滑18%,2022年上半年繼續下滑14%,2022年8月略有恢複,結束了連續13個月的下滑,實現了3.4%的微弱增長;其新能源車銷售也在降速,同比增速從2021年上半年的157%,下滑到2022年上半年的9%。
2022年前八個月,雖然歐洲汽車市場景氣度下降,但中國汽車出口整體情況並未受到影響,仍實現了52.8%的高增長,未來,只要歐洲汽車市場能保持穩定,中國汽車企業仍可通過提升市占率在此地區獲得增量。
不過,一旦歐洲宏觀經濟出現加速下滑甚至出現“黑天鵝”,則中國汽車出口則難免受沖擊。
今年以來,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接連下調對歐元區2022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從年初的3.9%一路下調到2.6%。
歐洲能源供應短缺造成電價飙漲,擡高了居民生活成本,壓制了消費,8月歐元區CPI(消費者價格指數)高達9.1%。四季度進入冬天,電價易漲難跌,CPI大概率升至10%以上,而8月歐元區消費信心指數下降到-24.9的曆史低點,該指標通常領先居民消費支出三個月,預示著四季度居民消費支出將更加謹慎。
能源短缺和電價上漲也限制了歐洲發達地區的工業生産,打擊其出口貿易,“經濟火車頭”德國自5月進入了30年首次貿易逆差。
在通脹加劇和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歐央行時隔11年之後開啓加息周期,9月罕見一次性加息75個基點,是23年來的最大力度。
而利息上升會增加歐元區內負債較高的國家債務違約的風險。2019年以來,爲了應對疫情,歐元區實施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導致歐元區政府平均負債率在2022年一季度達到95.6%,比2019年底提升11.7個百分點。希臘、意大利、葡萄牙等國已分別上升到190%、150%、130%左右。
其次,東南亞、印度、南美洲都面臨著美聯儲加息周期和強勢美元的壓力。
當前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美元指數快速上漲,目前已突破110。曆史上,美聯儲加息周期、美元走強往往會引發新興市場債務危機。例如20世紀80年代的拉美債務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在這樣的周期裏,全球範圍流動性收緊、美元升值、借貸成本上升。而新興經濟體大多依賴美元外債促進發展,容易出現資本外流、公司借貸成本升高、經營困難、債務違約、經濟體債務規模膨脹。
根據IMF數據,新興經濟體外債占GDP(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已經從2011年的20%左右上升到2021年的29.7%,而近兩年又是其償債高峰期。IMF總裁7月表示,目前30%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正處于或接近債務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