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nna hang? /
UNFOLD上海藝術書展雖然去年才開始辦,但到了今年已經變成朋友圈都在討論的話題,你可以期待在書展上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有趣男孩女孩。
一年一度,三天190家參展單位,整個M50擠滿人人人人人,很多攤主坐在展位仿佛原地蒸桑拿,熱到迷幻……究竟爲什麽有那麽多人喜歡去藝術書展?
工作室一行三人——More聽說有好朋友參展,義不容辭要去捧場;去過其他藝術書展、沒去過UNFOLD的Nikki想知道它有什麽不一樣;順便拉上隔壁小組的Jeanine,開啓她的上海藝術書展初體驗。
Voicer特派小分隊,出發!
designed by Can Yang
歡迎收看Voicer實況轉播
現場的人人人人人人人
我們抵達的時候,書展開幕不過兩個小時,導覽地圖已經派送完畢,每個展廳門口都大排長龍,到底什麽狀況?我們速速買了10元良心門票,准備一探究竟!
More:“現場除了需要氧氣瓶,還需要勇氣啊。”
有開心發現
現場有好多在網上看到過的創作者,簡直像從虛擬世界彈出來一樣,絕對不能錯過跟他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SW. Kim放在攤位角落的人偶
韓國插畫師SW. Kim的畫,大多是在描述長相不是那麽完美的人是怎麽面對這個世界的,重點是要有一只狗,好像什麽事都可以解決。不過SW. Kim本人跟他的畫很不像,是個害羞的男孩。
SW. Kim的小狗貼紙
Voicer:“所以你真的有養狗嗎?”
SW. Kim:“是的,以前有養過喔。”
Misaki Kawai的攤位,碗700元,絲網海報3500元,好可愛好貴
日本藝術家Misaki Kawai一家三口全體出動,整個展位像被彩色泡泡包圍,他們的小孩還在現場交到了朋友。
她用繪畫、木頭、織物、黏土,制作讓人放松、開心的作品,看到他們一家,就知道這些快樂能量是從哪來的。
Misaki Kawai家的小朋友超可愛
Voicer:“你們的CD裏面有什麽歌?”
Misaki Kawai的先生思考三秒:“它聽起來就跟你看到這些作品是一樣的感覺!”
wmrmbooks的印刷品
韓國的risograph工作室wmrmbooks,帶來了一堆招牌印刷品,擔心語言障礙?他們有一個聰明的小絕招。
wmrmbooks用Google翻譯了他們的作品信息
Voicer:“熒光色卡紙太心機了,被吸引過來後發現這些小句子好可愛!是誰寫的?”
攤主(一個粉紅臉頰的韓國女生):“用Google翻譯的,翻得對嗎?”
Voicer:“Correct and quite cute!誰能想到Google Translate還是個詩人呢。”
有好友出沒
藝術書展又稱大型網友見面現場,我們熟悉的假雜志、編號223、Same Paper都在,還有哪些新朋舊友陸續登場?
Radio Woon在他的攤位上
“Hey Radio!看鏡頭!”
Voicer的好朋友、馬來西亞藝術插畫家Radio Woon,和他的LaLa Company家族——一群大眼睛、香腸嘴的塗鴉人物(仿佛是開心果Radio的分身),他們一起去過東京、上海的藝術書展,認識新朋友,找到新靈感。作爲攤主,他有什麽幕後心得?我們先賣個關子。
POST書店的攤位
POST書店的老板是東京藝術書展的策展人之一,而他們也是以“策展”的方式在做書店,還經常和Dover Street Market、YAECA等等時裝店合作,選書品味值得信賴,是More的東京必去書店。
Voicer:“哇,POST來了!”
POST攤主:“沒想到現在中國的市場擴張得那麽快。”
在人多到爆炸的地方可以偶遇也是緣分
偶遇我們之前介紹過的香港畫廊ODD ONE OUT,他們主打平民百姓都買得起的藝術作品。
Voicer:“好熱人好多,會不會很辛苦?”
ODD ONE OUT攤主:“過來不算辛苦,辛苦的是,如果要再把書搬回去……”
戰利品大公開
出發前,我們決定玩一個小遊戲——
每個人300元預算,
每個展廳限時20分鍾,
來看看我們買到什麽、感受到什麽?
Hwang Eun Young的海報45元+Jackie Nickerson的《FAITH》200元
More的戰利品:
➀ 去之前並不認識韓國插畫師Hwang Eun Young,他的攤位也蠻冷清的,但是一眼看到這張海報沒有考慮就買了,也沒有交流,因爲看畫面就明白了,安靜有趣。
➁ 漫無目的准備走出展廳的時候,看到了POST的帆布袋挂在牆上。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家東京書店,所以仔仔細細地翻了展台上所有的書,決定要帶走這本Jackie Nickerson的《FAITH》,以修道院爲主題的攝影非常特別。
“書展可以讓大家看到更多的作品和表達,但是這次的硬傷也蠻明顯的,展廳沒有分類,空氣不好、路線太亂,老年人有點吃不消。”
Helmut Lang《Burry》75元
Nikki的戰利品:
逛著逛著出現既視現象,總覺得在哪看到過類似的,所以想找很獨特的東西。結果在什麽書都只有一本的flotsam攤位找到Helmut Lang的作品冊,完全是他做藝術的東西,跟時裝無關,只要75元,限量1000本。
“現在大家越來越注重自我表達,在書展上你會發現這種表達不是孤獨的,卻也不是獨一無二的。”
被售價嚇退忘了拍照,圖片來自網絡
Jeanine沒有戰利品:
看上一本“黃色”的書《A Final Companion To Books From The Simpsons》,是《辛普森一家》裏各種人物看書畫面大集合。本來打算入手,但被250元的售價嚇退……(Nikki說可以幫我做一本)。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國內書展,10分鍾的新奇感耗盡後陷入了暈眩……人太多啦!而且書籍之外,周邊商品的售賣比例比我想象的大很多。”
線上聊天室冷氣開放
熱到頭大
從熱烈的現場撤退,還有點意猶未盡,我們找到六位朋友組成了線上聊天室,他們可能是攤主、可能是觀衆,我們准備了三個小問題,一起聊聊大家都有什麽發現。
Q&A with…
Q1分享一張你拍的照片
Q2參加書展最大的感受
Q3推薦一個喜歡的攤位
編號223
自由攝影師
編號223最新攝影集《Flowers and Fruits》
A1:這是我第一次來到UNFOLD,也是我第一本在日本出版的攝影書,由東京T&M Projects出版,快于日本首先在上海首發簽售了。值得紀念。
編號223的海報牆
A2:人山人海,原來小衆的藝術出版和獨立出版還是很受大家喜愛。UNFOLD的來者偏年輕化,這跟我去歐洲參加藝術書展很不一樣,藝術的基礎教育和培養,希望在這一代中國的年輕人身上得到延續。
A3:Be Water Journal水象,好友愛米有一種做人文出版的“執念”,這大概在UNFOLD衆多以圖像爲主的出版物裏屬于異類了,水象偏重的更多是以文字配合圖片傳達內容的方式,更深度更精細。
Radio Woon
插畫藝術家
A1:這是我攤位上的海報牆,也是我跟馬來西亞藝術家Guanyinma在UNFOLD上一起拼攤的回憶。
這些海報是我們聯名創作的“CHAM CHAM CHAM”畫集,“CHAM”(參的粵語發音)是當地的鴛鴦(飲料)的叫法,我們將“CHAM”這個概念體現在黑白畫與彩色畫之間的碰撞,呈現出兩種不同素材的重疊效果。
Radio的攤位
A2:今年無論是參展還是參觀的人數都比以往要多,尤其多了很多來自日韓的攤位,都是一些高品質的出版社或者藝術家。
各個展館的排隊都是井然有序的,大家很有耐心地等待入場,期待跟自己仰慕的攤主會面與交流,感覺國內的藝術書展氛圍已經成熟起來了。
A3:來自深圳,年輕有爲的設計師Can Yang。
Yayi
藝術家
A1:這是我隔壁攤位的意大利奶奶Gabriele Amor的Instagram帳號,她的手機屏幕摔壞了,呈現很奇妙的紋理。奶奶一個人從法國來,她手機沒有網絡無法加我們,然而我們在她的指導下都搜不到她的賬號,突然有了一種神秘感。
就在我們聊完之後,奶奶關注Yayi了!
A2:這是我第一次以個人名義參加書展,因爲工作原因,我准備得很倉促。意料之外的是,現場參與的人比我預期中更有“求知欲”,他們想了解你更多,想聽到你的創作故事,這是一件好事。
Yayi的攤位
A3:比較喜歡的就是意大利奶奶的攤位!她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手作,她告訴我,她不願意嘗試除了手工書和手繪作品以外的印刷方式。她有一部分作品是爲了突出詩歌,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她寫的詩句。
MOG
Grilling Park桂林公園主創之一
A1:簽售簽到手抽筋的橫山裕一老師,沒承想第一天基本就售罄所有産品,連牆上貼的海報都賣了,他還給桂林公園專門畫了畫。
橫山裕一給桂林公園畫的畫
A2:第一次作爲參展單位參加書展,參展的初衷一是展示平時創作的産品,二是想書展是直面最有活力的年輕人群的機會,三是可以接觸到國內外最有創作活力的人。書展正在變成一個青年文化聚合的平台,不只是書和視覺藝術,各種藝術形式都有可能。
A3:喜歡Spector Books的攤位,買了好幾本書。
邵琪
模特
A1:之前去東京的時候路過一個藝術空間,裏面正在進行一個二手書的pop-up,進去逛了一圈,在flotsam攤位有挑到不錯的書,就這樣認識了這家“書店”。看到他們這次來上海參加UNFOLD也是非常開心,感覺彼此間交流的機會變多了。
A2:Print is not dead.
A3:這個好難選!基本上每一個單位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傳遞的信息、呈現的書單也都有各自的關注點,唯一相同的大概就是都能讓人感受到他們對藝術書籍的熱情吧,這個很重要,也有足夠的感染力。
海海
平面設計師
A1: 現場沒拍照,只有這張出來透氣的時候拍的,太熱了。
A2: 新加坡設計力的崛起(或許他們本來就不錯,只是亞洲地區日本鋒芒太露)。
A3: 沒有特別推薦。大多我是看不懂的,或者說,大同小異的。而且這樣的場面,出版商、獨立書店、還是獨立團體,很難清晰表達自己的視覺觀點以及專注的領域(至少我沒看出來)。還有risograph太泛濫了。
但我有在三個攤位買到我感興趣的印刷物:
1. 上海、瑞士雙人組Bienvenue Studios,專注動植物百科,在荃二也有展覽。
2. 電影《The Speed Of Light》的印刷折頁,攤主好像是倆德國人,他們跟所有路過的人介紹一本講礦物質的書,也是科普類infographic,那礦物質是“砒霜”。
3. 來自舟山的一爿舊店,買了《MIGRANT》第五期Micro Odessy。
現場收獲了一堆可愛卡片當紀念
在我們想看什麽隨時可以搜索保存一鍵呵成的今天,去書展或許不只是爲了趕時髦,人和書、人和人之間最直接的交流,才是最難得的。
去見見你喜歡的藝術家、去發現你沒聽過的出版商,有什麽想問的直接跟攤主開聊,相信每個人都能有不一樣的體會和獲得。
你去過藝術書展嗎?有什麽想法和故事?快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策劃 – Voicer Studio
編輯 – Nikki
Present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