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生長非常緩慢的癌,從乳腺癌細胞萌生,一般需要1-5年的時間才能長成可觸摸到的腫瘤。如果能早期發現,可以在腫瘤擴散之前手術切除乳房腫塊,即保乳手術。歐美國家的保乳手術約占乳腺癌手術的一半,日本保乳治療的接受率也達到了40%,而我國保乳手術的比例較低,還不到20%。
患上乳腺癌,具備以下條件的人群可進行保乳術:1)腫瘤大小不超過3cm;2)腫瘤邊緣距乳暈邊緣大于2cm;3)體格及儀器檢查未見多個癌竈,沒出現轉移;4)術中病理檢查證實,所切除的範圍邊緣處無癌細胞。但保乳術後的患者,總擔心切除範圍小會影響術後生存期。
乳腺癌已切除圖,紅圈處的點爲術中標記腫瘤位置
今年40歲的王女士,單位體檢中,意外發現左乳導管癌。因乳腺癌處于IA期,尚屬早期,且醫生考慮到她尚年輕,所以進行了左乳腺保乳手術伴區域淋巴結清掃術。考慮到肉眼可見的乳腺癌在切除後,仍然可能有部分乳腺癌細胞或癌細胞團殘留在術區周邊或者人體的血液或淋巴結循環中,所以王女士及家屬希望通過“輔助治療”來將殘余癌細胞盡可能清除,達到鞏固手術成果、預防複發轉移的目的。一起來看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專家們會給出怎樣的治療建議?
會診紀實
國際多學科會診,爲患者制定“一人一方案”,其合理化和個性化的診療能提升患者生存率,縮短患者診斷和治療等待時間,同時避免多處問診、重複檢查帶來的費用和負擔。
會診開始,與會專家全面、完整地了解了患者的病曆、影像等資料,仔細傾聽了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問及訴求,隨後,針對患者病情及訴求,來自中、外的腫瘤內科、放療科、影像科、物理師、技師、護理人員等幾十人的醫療隊伍,開啓了此次的多學科會診。
患者病曆
診斷
左側乳腺癌術後5月,化療後1周
病情介紹
患者,女性,40歲
2019年7月發現左側乳房腫塊,查超聲:左乳內上象限低回聲區,1.8*1.5cm,BI-RADS 4C;左側腋下淋巴結,大者1.1*0.4cm。
2019.7.8行左乳腺保乳手術伴區域淋巴結清掃術。術後病理:(左乳)腫瘤直徑1.5cm,浸潤性導管癌III級,切緣陰性,脈管內癌浸潤+,神經周圍癌浸潤-,左腋窩淋巴結1/11(微小轉移);IHC:ER20%+,PR20%+,CerB-2 2+,Ki67 30%+,EGFR-,CK5/6-,CD31及D240脈管壁+。FISH檢測HER2擴增。
2019.7.16開始行EC-T方案化療4周期,具體:法瑪新130mgD1+CTX 900mgD1*4次+紫杉醇285mgD1*4次,並行赫賽汀360mg靶向治療4次,末次時間2019.12.10。化療期間出現四肢末梢發麻,上腹部隱痛,II°骨髓抑制。
現患者無其他不適主訴,便秘,小便正常,體重穩定。
查體:ECOG 0,左側上肢擡舉正常。左乳上方可見一長約5cm弧形手術疤痕,未觸及腫塊。
討論時刻
如何評估是否需要術後輔助治療?
醫生需要考慮一系列乳腺癌病理和臨床因素,來選擇治療方案。這些因素包括年齡、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情況、腫瘤病理分級、脈管(淋巴管和血管)瘤栓、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腫瘤細胞增殖指數(Ki-67)、腫瘤類型、手術方式、分子分型等。
考慮到患者年紀尚輕,分期爲 pT1cN1minM0, stage IA,未來某些特定條件下(比如人體的防禦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環境因素改變、藥物治療變化等)將會導致癌症的再次來襲,所以需要進行術後輔助治療。
保乳術後,是否行放療?
據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隨訪統計數據顯示,保乳術後綜合治療患者5年總生存率達到97%、局部控制率爲98%,達到與乳房根治術同等的治療效果。與同一時期國際權威機構報道數據做比較,歐美先進發達國家的保乳術後綜合治療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則是91.6%-97.5%。
此位患者的淋巴結評估爲N1,即淋巴結轉移數爲1,且年紀較輕,放療照射範圍需包括乳腺組織,鎖骨上及鎖骨下淋巴引流區。
是否考慮靶向及內分泌治療?
患者FISH檢測HER2擴增,即陽性,可以考慮行赫賽汀靶向治療,療程爲1年。研究發現有15%~30%的乳腺癌陽性表達HER-2,這種被激活的蛋白質可傳遞信號,刺激癌細胞瘋狂增殖,導致其對治療不敏感,進展速度更快、惡性程度更高,同時也更容易複發和轉移。除了傳統的化療不分好壞地殺傷細胞外,再就是針對性地打擊HER2,即靶向治療。
根據患者病理ER20%+,PR20%+,Ki67 30%+,且患者僅40歲,爲絕經前女性,需盡快行內分泌治療。因爲很多乳腺癌的發生、發展依賴于性激素的調控,內分泌治療藥物可阻斷性激素對乳腺癌細胞的促進作用。
乳腺癌術後輔助靶向治療及內分泌治療,參看上表
會診結論
經過詳細討論,會診專家給出如下意見:
行術後放療及全身治療。
美國(NSABP B-06)和歐洲(米蘭癌症研究所)開展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結果發現,對于早期乳腺癌局部治療的方法選擇,保乳手術+放療與乳房切除的生存獲益相當,而長達20年的隨訪也證實兩種幹預措施在無病生存期、無轉移生存期和總生存期上並無差異。所以保乳手術後的輔助治療,幫您化解“保了美麗,留了隱患” 的憂慮。
文章審較:王斌醫生 影像供圖:溫阿明醫生
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專家團隊
傅深 教授
國際多學科會診組長
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
多學科會診(簡稱MDT,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是由多個學科的專家通過討論,共同爲患者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的一種方法,尤其適用于腫瘤等複雜疾病的診療。是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首先倡導並推廣,對提高患者治療效果行之有效的診療方式。
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集合了上海美中嘉和腫瘤門診部、新加坡泰和國際醫院等的專家資源,致力于爲腫瘤患者提供專業、嚴謹、高質量的個性化診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