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技術型
新加坡都市農業
Ⅰ、適用背景
放眼新加坡,一片繁華奮起之景,城中綠地多,根本看不到一片農田。新加坡人根據土地面積少的特點,造就了這個城市農業發展的特殊結構。在種植業結構上,大力發展果樹、蔬菜、花卉等經濟作物;在産業類型上,以高産值出口性農産品如種植熱帶蘭花、飼養觀賞用的熱帶魚等爲主;在糧食結構上,主要限于魚類、蔬菜和蛋類的生産,蔬菜僅有5%自産,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尼和澳大利亞進口。
Ⅱ、振興要點
1、高集約型農業科技
現代集約的農業科技園是新加坡都市農業重點的都市農業發展模式。其發展以追求高科技和高産值爲目標,以建設現代化的農業科技園爲載體,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生産力。農業科技園的基本建設由國家投資,然後通過招標方式租給商人或公司經營。
每個科技園內都有不同性質的作業,如養雞場、胡姬花園(出口多品種胡姬花)、魚場(出口觀賞魚)、牛羊場、磨菇園、豆芽農場和菜園等。這些農場應用最新、最適用的技術,以取得比常規農業系統更高的産量。
2、創意垂直農場
提起新加坡現代化都市農業,不得不提其創意“垂直農場”。這一節能環保型農場的動力能源取自太陽能、風力及不可食用的植物廢料,並用汙水來灌溉。人們還可以在封閉的灌溉系統中循環用水以減少用水量、避免徑流造成土肥流失。
占地3.65公頃天鮮農場率先推出垂直種植蔬菜技術,優化農場土地利用,日平均目標生産10噸葉菜,比傳統地面農場的生産力高出5倍。
3、農業發展服務業化
城內小區和郊區建立小型的農、林、牧生産基地,既爲城市提供了時鮮農産品,又取得了非常可觀的觀光收入。
Ⅲ、模式總結
新加坡作爲一個城市國家,素有“花園城市”之美譽。在幾乎沒有農業的背景下發展都市農業,注重以下幾點:一是發展現代化集約的農業科技園,提高食品自己率,二是興建科學技術公園,促進生産力發展,三是建設都市型科技觀光農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