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新加坡,才知道《摘金奇緣》這部電影在當地的影響力。這部“全亞裔主演”的好萊塢電影改編自新加坡作家關凱文的暢銷小說《瘋狂的亞洲富豪》。電影圍繞一個愛情故事,展現了新加坡“富二代”的身份困惑和兩代移民文化沖突。去年年底,《摘金奇緣》在北美上映,一上映就以2524萬美元票房登頂周末票房冠軍,隨後又連續三周蟬聯北美票房冠軍。
電影《摘金奇緣》截圖
(Crazy Rich Asians)
如今,這部電影已經成爲新加坡新的名片,魚尾獅公園、帆船酒店和新加坡移民文化都被融入其中,成爲當前的新加坡文化輸出的窗口。
說實在的,電影可看度一般般,但電影中著實用了心的建築改造和設計卻值得一看。
圖片來自于andrewbaseman.com
無論是南洋chic風的人字形柚木色地板、morris壁紙,還是細致到來自意大利的拼接陶瓷盤,每處裝修和擺設都值得一說。
在所有電影的“供應商”中,最大贏家恐怕是來自新加坡的本土品牌SAM & SARA,在今年的新加坡設計周上,它也備受矚目。在今年的新加坡設計周核心展覽國際家具展(IFFS)和SingaPlural上,SAM & SARA都用《摘金奇緣》同款黃銅設計和動物骨手工拼合桌面吸引了足夠多的關注。
沒錯,要說的不是電影,
而是“2019新加坡設計周”。
就像SAM & SARA的品牌創始人Saurabh Mangla說的,“新加坡是個彈丸小地,但這也是它的優勢,像電影《摘金奇緣》一樣,我們有沖突、有融合,文化包容,這些都體現在設計上,過去幾十年,新加坡設計都是值得關注的。”
先不說新加坡那些走紅于國際市場的設計品牌、設計師和建築師,在亞洲國家裏,這塊“彈丸小地”大概是把“將設計融入生活”這件事踐行得最好的。變革商業、凝聚社群、啓發生活和重新定義未來是今年“新加坡設計周”的主題。口號看起來抽象,但在實際操作中,這次“設計周”的確做出了一個樣板,在以上四個領域啓發著設計者的未來方向。
2019 新加坡設計周
SINGAPORE DESIGN WEEK
年輕人的設計風格已經進入了“後現代”,看起來無用,卻有趣。在新加坡設計理事會與《Wallpaper》合作的主題展覽上,很多設計師貢獻了他們的腦洞,不少設計都有著黑色幽默的氣質。
《三頭開塞鑽》
Harry Allen
《酒店鑰匙》
Karl Zahn & The Nanz Company
來自美國新澤西的設計師Harry Allen帶來了一個《三頭開塞鑽》,這款黑色的三頭紅酒開瓶器沒什麽特別,只是有三個頭,可以開三瓶酒而已。按設計師的說法,“能夠保存三倍的對于共飲時光的回憶”。
英國設計師Karl Zahn與The Nanz公司合作,創作了《酒店鑰匙》,他們將普通的酒店鑰匙設計成各種金屬動物造型,除了出門帶起來不方便,這些鑰匙一進門就能變成絕佳的擺件。
如今,設計不再僅僅是實用性和基于實用性之上的美觀,對于年輕一代來說,設計也可以化簡爲繁,成爲一種生活態度。
《操縱台》(Console)
Clara Yee
最典型的要數畢業于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年輕設計師Clara Yee的作品《操控台》(Console),那是一個用金屬焊接而成的桌面,從造型來看,它像是古希臘時期的祭壇,看起來莊嚴、神聖,從材質來看,它又是鏽迹斑斑的,有象征著工業文明的金屬質感。你很難想象,它是用來做什麽的。正在我們疑惑時,Clara Yee神秘地掏出一個帶有兩根天線的路由器,鄭重其事地擺在“祭壇”之上,現場很多人哈哈大笑,瞬間讀懂了這設計背後的隱喻和幽默。
年輕人的設計也不僅僅是消遣無聊的生活,在今年的“設計周”上,“Street of Clans”——會館街項目吸引了很多當地華人和華人文化愛好者。
在東南亞和世界各國的華人聚集區,會館都是標志性的存在,從19世紀初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新加坡數百家以地域、籍貫和業緣性等方式來劃分的會館都有良好的傳承和人氣,很多當地華人通過各個會館聯結在一起,形成信息互通、互助和文化傳承的凝聚力。
但如今,隨著全球化和當地華人二代、三代逐漸融入新加坡主流圈子,華人背景在弱化,會館文化也必然地落寞了。如何吸引年輕人重新走進會館,這成了當地會館和華人文化傳播者頭疼的事。
會館街
“Street of Clans”
這次“新加坡設計周”聯合晉江會館、東安會館、高氏會館等位于武吉巴梳路上的主要會館,邀請年輕藝術家走進會館進行創作,將古老的會館文化與年輕人的創意相結合。
設計周期間,這條長度不足300米的街道被浩浩蕩蕩的“船隊”取代,這些船形公共座椅象征著新加坡華人祖先漂洋過海“下南洋”的曆史。會館內是新舊文化的碰撞。東安會館由廣東移民創建,曾經是新加坡粵劇文化的推廣者。雙胞胎設計師Santhi 、 Sari Tunas與家具品牌 SCENE SHANG合作,用現代的方式追憶曾經繁榮的粵劇文化。
高氏會館裏的“Let The Good Times Roll”看起來與會館文化毫不相關,但卻能讓年輕人參與到裝置所設定的遊戲中來,看似無意義,但幾乎所有來玩遊戲的年輕人都會與會館中的負責人聊上幾句,年輕人與老一輩有了溝通的橋梁。
除了這些精巧的設計展和活動,2019新加坡設計周還涵蓋了Brainstorm設計研討會、創意城市設計公共論壇等80個大大小小的展覽、論壇和快閃活動。
Brainstorm設計研討會
這些活動以凸顯設計,更多的是以把設計思維融入各個領域的抽象方式呈現,拓寬這設計的維度。從2014年起,新加坡設計周已經舉辦五屆,對于這個善于學習與融合的國家來說,設計成了傳播這種城市文化最好的語言。
* 部分圖片來自作者拍攝、新加坡設計周官網、新加坡旅遊局、新加坡設計理事會 (DesignSingapore Council)
策劃:三聯.CREATIVE
微信編輯/設計排版:李木李
作者:王小宋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系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