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開始,河口區堅持黨建引領,全面清查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從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優化提升入手,全面推動股份合作和引進發展優勢産業項目,推動農村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繪就了一幅田綠、村美、人和、業興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這裏以前是170畝的鹽堿荒灘,經過我們村兩年的建設,這裏已經成爲入駐了小米生態鏈企業、快遞物流企業、新技術企業、鋼材、小家具等100多家商戶的河口區四新經濟産業園。這裏每年爲村集體創造100多萬元的收入,還有村民和股東分紅500多萬元。” 河口區六合街道三義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蔣慶剛介紹道。
7月6日,正是村民分紅的日子,65歲的村民張東升早早來村委辦公室簽字領分紅。“我入了5萬塊錢的股,這回分紅了3500元。村裏建産業園搞‘三變’改革,每年還給每戶村民兩次分紅,俺們家這日子過得是越來越有奔頭。”村民張東升說道。
河口區六合街道荊家村,兩年前還是個軟弱渙散村,村內矛盾多發、村級事業發展一度停滯。爲此村裏成立了土地、置業、勞務合作社,並引進企業搞設施農業建設和大田玉米大豆套種。在最近的 “三變”改革入股分紅大會上,655名村民領到了第一筆分紅80余萬元,並償還了12萬元的村集體舊債。“村裏雖然負債近千萬,但這次合作社的分紅一下子提起了村民的心氣。大夥拼搏、奮鬥、幹事創業的信心和幹勁又回來了。”荊家村公選書記、村委會主任徐向傑表示。2021年,河口區義和鎮同合村利用村裏原有養殖小區和村集體閑置資金50萬元,加上400余名村民的50多萬元股金,成立合作社搞養牛。項目建成後的第一年,就爲村集體增收20余萬元。“一開始村民不了解養牛的收益情況,沒人願意參與進來,那我就帶個頭先養呗。這就有了現在我們村500多頭牛存欄的養殖場。”同合村黨支部書記劉志剛說道。
據了解,義和鎮目前已有大牟村蒲草編織、果立方·梁家果社現代蘋果示範園、寶一村香菇種植大棚等項目21個。 2022義和鎮又整合各級扶持資金及村級自籌資金1037萬元,建設光伏發電、農産品倉儲、香菇大棚種植等12個産業項目,爲村集體和群衆增收拓寬了渠道。將海邊的鹽堿灘塗變成流金淌銀的小棚蝦養殖基地,是新戶鎮“三變”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新戶鎮整合沿海灘塗,集中流轉發包,引進浙江等地客商建設小棚蝦養殖示範園。項目一期4000畝工程建成後,年産南美白對蝦6000噸,實現産值4億元以上,周邊村莊業600多人在這裏就業。
新戶鎮明湖社區新村依托河口區內引進的新加坡澳亞集團等農業龍頭項目,整合2.4萬畝土地集中對外發包,這些鹽堿地塊承包費平均提高了210元每畝。村集體獲得土地量差、價差收益,村民獲得土地入股分紅、集體二次分紅,周圍村莊150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河口區先後實施“鳴翠人家”百合現代農業産業園、黃河三角洲河口國際現代農業産業園等33個重點項目,打造5處鄉村振興示範片區和8處現代農業産業園區。通過“三變”改革,先後爲3.3萬名農民群衆帶來分紅5331萬元,2021年河口區農林牧漁總産值58.82億元,同比增長9.6%,農業發展展現強勁動力,鄉村振興基礎更加穩固。
“讓老百姓從‘三變’改革中獲得紅利,提升農業産業結構,讓農業發展動力更加強勁、鄉村振興基礎更加穩固,是我們推動農村‘三變’改革的初衷和目的。”河口區委書記趙書剛表示。(巴曉霞 侯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