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人物志——君子之殇:馮庸
老子是土匪出身的操蛋軍閥,家裏有槍有錢,這樣的霸道官二代能是好人?
現在難以想像,但民國時的東北就出了這麽一位出淤泥而不染,出染缸而不髒的官二代、富二代。
此人就是馮庸,一個大道不庸的貴重公子。
很多人對馮庸這個人並不了解。早年,這哥們的檔次可不低,跟張學良一個級別的。張作霖坐上東北王的寶座前,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馮庸他爹,馮德麟。
馮德麟與張作霖並駕齊驅時,倆人的長子馮庸和張學良,不僅同年,同在一個屋檐下讀書,就連字都一樣,馮庸字也叫漢卿。
倘若當年馮德麟東北爭霸贏了張作霖,那東北的少帥就是馮庸。論雄才大略,馮德麟固然不如張作霖,但馮庸可不是犬子,尤其那一身正義骨氣,熱血情懷,似乎不是張家二代可比的。
有一點很有意思,也很令人感慨,東北的那一幫子老枭雄們雖然爲權勢爭鬥,但卻不傷及私下兄弟情,二代們的關系也一直很融洽。馮德麟與張作霖,馮庸和張學良之間的關系就是個極有力的證明。
馮德麟落敗主要是中了張作霖的慫恿之計,攪和進了張勳複辟,但馮德麟因此事遭到段祺瑞通緝的時候,張作霖並沒有落井下石,下了兄弟的槍,張大帥一點沒有要兄弟命的意思,相反給老大哥營救了出來,並給安置了一個爽得流油的美差。
所以,馮庸的命運並沒有因爲老爹的跌落受到太大的影響,也就是從官二代變成了富二代。
其實這更考驗人,當老爹郁悶地就剩下錢的時候,有幾個富二代不沉淪,不折騰,不作死的?
馮庸就不。
在奉系幹了一段時間後,因爲厭惡軍閥間的互相殘殺,馮庸不久就退出了東北軍界。
拿著老爹留下來的萬貫家財,這哥們幹了件特讓人佩服的事,不揮霍,不享受,把繼承下的遺産全數拿出來創辦了馮庸大學。
這可不是不痛不癢的搞慈善,而是用傾家蕩産的方式來救國圖強。
1927年8月8日,馮庸大學成立,這所大學不僅是中國第一所西式大學,而且全免費。
值得一說的是馮庸的辦學理念——造就中國新青年,具體說就是培養有新思想,有傳統衛國精神以及建國能力的新青年。
其提出的“八德八正”教育,即便今日來看,依然彌足珍貴,使人欽佩不已。
何爲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何爲八正?正行、正業、正思、正言、正視、正聽、正德、正容。
除了照有德君子的標准塑造新青年,馮庸還要求人人都要接受軍事訓練,每日必須運動一小時,即便嚴冬積雪,學生也要坐臥雪地苦練,以增強體魄,培養吃苦耐勞精神。
當時,奉天人把馮庸大學與北大營、東大營相提並論,稱其爲“西大營”,可見它在東北人心中的分量。
九一八日本人占領奉天後,跟北大營這些地方一樣,馮庸大學亦遭到了毀滅性占領。
馮庸本人更是遭到了日本人逮捕。
因爲知道馮庸在東北的分量,關東軍司令本莊繁威脅馮庸,以兩個條件(一、宣布東北獨立;二、承認日本在滿蒙的一切已得權利)想讓他出任東北領袖,組織滿洲獨立。但怎麽可能。
馮庸大義凜然地拒絕說:殺我,我亦死得光明磊落。死耳,誓不爲賣國賊。
不是因爲自身在東北影響力巨大,日本人有所顧忌,馮庸可能難逃日本人的毒手。
所幸,他最終逃出了東北。
幾經磨難,逃到北平後,馮庸在西直門重建大學,爲此,他變賣家産,直到家財散盡。
1931年年底,馮庸會同東北進步人士趕赴南京,向蔣介石請願參戰。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打響後,他組建馮庸大學抗日義勇軍,勇赴抗日前線。1933年,日軍進攻熱河,他又率學生趕赴承德參加抗戰。
軍閥混戰,容易升官發財時,馮庸說,我個人19歲出來做事,彼時抱著一種直線思想,打算做一個愛國軍人,把從前軍閥官僚的惡習氣,統統打倒。不過到了民國11年戰爭的時候,我受了很大的打擊,很多生死相依的青年同學都因戰爭犧牲了,他們的壯志不但沒有做到半點,而且早早就把性命喪掉,實在可惜。
但到了民族危亡時刻,犧牲在馮庸心中卻成了在所不惜之事。
前者有正義,後者有骨頭。
1933年6月,馮家的私財基本耗盡,馮庸大學再無恢複辦學的力量,最終被並入了東北大學。
但馮庸的曆史並沒有就此結束,但也不便細談,如果概括成一句話的話,可以這麽說,在紛繁複雜的亂世,他依舊像一個正派君子,不苟且,也不落寞。
1949年之後,他還當過台北市長,要知道,跟他一個時代的官二代、富二代那時基本都讓曆史洪流沖刷掉了。
最後再來說說馮庸的婚姻。
馮庸有兩段婚姻。
第一段是典型的封建軍閥包辦婚姻,娶的是北洋風雲人物江宗朝的女兒,但馮庸不屬于封建舊家庭,這樣的婚姻注定只能解體。
第二段是典型的自由戀愛,娶的是壯碩的馮庸大學女學生,但很遺憾,這段婚姻多年後也解體了,原因是曾經的女大學生嫌棄馮庸不夠進取。
這其實是君子之哀。
馮庸的一生其實也是這樣,君子之哀。
換是太平盛世,他這樣的人會很難得,也會得到更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