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有幸拜訪了韭菜收割界金沙賭場(NYSE:LVS)的大佬,談到韭菜賭徒的命運,大佬反問了一個問題,『你聽過最大的謊言是什麽?』,筆者失語,大佬給的答案是:是『世界充滿愛』。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真正的情感聯系都存在于致勝聯盟的成員之間。一旦突破圈子,跨越階層,是不會有情感的,最多是憐憫。只是左派們總有天下大同的願景,用大愛掩蓋大惡,通過掩蓋殘酷的真實來麻痹被收割階層。有的時候,殘酷才是真愛。
一戰某個戰場一角,炮彈殼一望無際,炮灰杳不可聞
正如人類不太在意屠宰場裏的慘叫,同樣,將軍也不會記得陣地上的炮灰是什麽名字。作爲曆史進程中的一份子,人生最重要的任務是『追隨曆史運行的方向』,不要莫名其妙被曆史碾死。
我們一定要牢記,對于爬到食物鏈頂端的人來說,沒有仁慈可言,規矩只有一條:Hunt or be hunted(收割或者被收割)。
隨著社會的進步,物種越來越少,人種越來越多,社會與市場賦予了我們的不同的角色,有的是兔子,有的是狼。對于兔子而言,焦慮不會提升存活幾率,不斷思考,提升認知水平才是出路。
太多的絕頂聰明的狼,利用你認知和人心裏面最常見的缺陷,完成了很多次獵殺。
1
認知時滯:無知+懶惰
致命時滯是阻礙階級爬升的最大的陷阱,是高等認知階層對低等認知階層的全面收割。大多數人民群衆依賴過去經驗,不斷地與政策和經濟周期對抗,自殺式的去逆天而動,這樣的情況往往存在于大周期的末端。
很少有人想到,集郵收了他這一輩子最貴的智商稅;也很少有人想到,郵票會成爲債券和股票之外最大的賭場。這得是收割者的高明布局,也是被收割者懶于進化的完美配合。
某一只郵票,從3500連續跌倒80元,真正的屠宰場裏面沒有哭鬧
大部分人不知道這些文玩和郵票累計有萬億交易量,是國內新興的交易品種
在一個大家Email都有點懶得發的年代,郵票本來已經失去使用價值了,之所以還有機會,主要是喜愛集郵的用戶群衆退休前後達到存量財富高峰。
恰好,喜歡郵票的用戶是天然經過篩選的,是天選之韭菜:
- 第一,年老:喜愛集郵的多數都上年紀了,有一點錢和貪婪;
- 第二,落後:認知落後,這個年頭還在集郵,多有執念,生活習慣早已定型;
- 第三,封閉:生活圈子也不豐富,三線城市小圈子內相互強化安利效果。
因此,用戶在參與郵票的第一刻,就輸在起跑線上。郵票本身的剛需結束了,更可怕的是,郵票本身不稀缺,從供給角度看,理論上是無限的,邊際成本爲0。
80版本的猴票,小小方方一片紙,2萬元一枚賣給你算人情價,一整版150萬。同時,這樣的交易品類有數千種,價格不等,將紙賣出房本價格,操盤小馬仔獎金發到1000萬是曆史性的高峰,是老板收入的1% 。
95後們多數聞所未聞,什麽是郵票?
郵幣卡只是韭菜收割機裏面的小型款,更大的,還得算房地産和美元。
去年,三四線接過一二線的交接棒,房價還在暴漲,貨幣還在貶值,濃重的焦慮纏繞著幾乎所有漏網的中低産階級。
下半年:『絕不下跌的』房價逐步回落,中産們因爲焦慮而匆忙買入的商品房開始褪色。TMD,似乎上當了,剛剛加滿了杠杆,套進去了幾乎所有的現金流,這回如果有風吹草動,可是真要坐以待斃了。
不僅如此,幾乎同一時間,金融業的基本面都在變化,隔壁老王的孩子海外名校金融碩士回來,居然失業了,國內火熱的金融業居然開始去産能了,那些高大上的機構,給的offer起薪比隔壁碼農的還低,裁員裁得稀裏嘩啦。
這種N年辛苦投入,最終發現下錯注的感覺,非常不好,簡直就是『受盡折磨幾十年,一朝叛變解放前』,糟糕極了。其實,這不是老王的錯,而是老王的命運,多數人疏于提升認知,不看周期,只知道copy別人的成功經驗,在周期末端下注,搞錯方向屢見不鮮。
讓大家如同飛蛾撲火的習慣,還有懶惰,美其名曰『安全感』和『經驗』。
大多數人都是根據過去的經驗判斷未來,但是時代在變,大家認爲,刻舟求劍的行爲能帶來『安全感』,但是,正是這樣的『安全感』帶給我們最大的陷阱,給我們最大的紅海。金融好,就一窩蜂上!IT 好,就一窩蜂上!學鋼琴好,一窩蜂上,哪管最後是不是街頭賣唱。
美國國債收益率變化的背後是産業變遷史
過去,社會發展速度慢,錯誤的選擇反饋也慢,少數成功的選擇被反複傳頌,過度放大。社會變化一旦加速,巨大的慣性釀成了諸多慘案。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
看看上圖的美國國債收益率變化,這是全球利率的重要參照,從1981年起至今,一直處于降息周期。換句話說,錢這種生産資料,30年來敞開供應,搬運貨幣的金融業迎來大牛市,承載貨幣的房地産迎來大牛市。換句話說,看懂了大趨勢,時代推著你發財。
此前籍籍無名的『高盛』、『黑石』都在這30年大周期裏突飛猛進,從小玩家成爲大作手。而各個國家的房地産被推動到一個曆史罕見的高位,突破大多數人的認知極限。
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市場上還依然散播著房子永遠漲的時候,利率開始了30年的大反轉,慢慢開始上行。
利率是貨幣的價格,貨幣在長期中只有一個對標:生産力技術(效率)的高低,從1945年低點到1981年高點,這36年中,生産技術是飛速提升的,利率很高。從1981年高點到2016年低點,35年的降息周期恰好信息革命,加起來60-70年。其實大致上,就是一次康波周期的時間,一代生産力技術革新的周期。
今天,處在加息周期的開始,新一輪生産力大躍進的開始,我們最正確的事情是投身到這個最大的科技浪潮中,而最錯誤的事情恰恰是去繼續上一個周期末端的套路:搬運資本和炒作房産。
可惜,人類的『經驗』是相當短視的,我們記得過去5年的變化,10年以上的趨勢無人在意,但是,正是這種來自于康波周期的大趨勢才是真正的『不可抗力』。多想想曆史的進程,有沒有與周期做朋友。
2
資源錯配:膽小+貪婪
受益于改革開放,一些人成爲了中産,但是性格還停留在農民階層,那種膽小怕事的性格只配被收割。他們放大了自己的努力學習的因素,卻忘記了康波周期和政策巨變的巨大推動。他們忽略的教育的本質是捍衛階級,而非改變命運,在巨大的資源錯配中畏首畏尾,失去未來。
現代教育的起源,是17世紀的德國,其教育是爲大機器工業服務的,他們要培養的是整齊劃一的人,主要是爲培養勞工服務。中國的教育,則與治理結構有關。當初中國如此低的生産力爲何能組織這麽大的國家,其主要因素是科舉。科舉能控制人的思想,保持價值觀一致,不然在北京很難遙控海南的一個縣長。
現行的教育依然是一種社會工具,向工業體系輸出人才,普通人希望教育改變命運,大概率是謬論。
而且,從需求端來看,對于教育的要求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我們正在處于新一輪科技大爆炸的早期,AI的大趨勢才剛剛擡頭,智能時代,可以確定不需要太多流水線上的工人和中層白領;未來教育應該是探索而不是應試。未來教育最重要的是藝術的感覺、科學的思想。這些,現存教育體系裏面,都嚴重缺乏,但是供給卻還是僵化的。
眼下,與此同時,我們還在積極地通過名校培養大公司職員,培養職業官僚,制造産能過剩,一切都在錯配。更可悲的是,大量中低産豪賭教育,壓上所有的希望和財力,最終,結果可能令人失望。
隨著社會的繁榮穩定,社會階層一定是走向階級固化的,這是周期性出現的。
意大利銀行兩位學者比較了1427年到2011年間佛羅倫薩一些家族的稅收記錄,發現最爲富裕的佛羅倫薩家族大約在600年前就已經位于高等階級,沿襲至今。文藝複興時期的18個大家族,除了2個家族移居米蘭,其余16個家族的稅收今天依然占了佛羅倫薩稅收的80%以上。究其主要原因,這些家族將佛羅倫薩上的好地盤都買了,由于佛羅倫薩曆史悠久,好地段就那麽多,家族的財富也就很難流失。
1427 年,佛羅倫薩人的職業和行業分布情況。工匠(artisan) 占總人數的 44%。人口從業比例沒有變化,社會是靜止的,600年來變化很小。
舉兩個例子,意大利花思蝶家族(Frescobaldi)和德國富格爾家族(Fugger)。他們都實現了近700年的財富傳承。
Frescobaldi 花思蝶家族家族700年浩大的家族圖譜
花思蝶家族以羊毛貿易起家,1308年以後轉向葡萄種植和釀酒,曆史上曾供應米開朗基羅和教皇利奧十世葡萄酒,資助英國王室,建造佛羅倫薩第一座橋。700多年過去了,花思蝶家族仍然在經營龐大的葡萄酒事業。
德國Fugger家族曾是16世紀歐洲最富裕的家族,傳承至今已經19代人。其後代Babenhausen伯爵士在倫敦投行工作幾年後,回到德國經營家族財富和慈善活動。
顯赫的Fugger家族曾經曾經發行的貨幣
德國經濟研究院院長曾經表示,今天,在德國,社會出身對個人收入的影響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大。
億萬富翁財産來自繼承的人數比例,德國最高,達到65%。中國最低,目前僅爲2%
從曆史的證據看,在階級上升方面,教育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是,防止富裕階層的後代跌落到社會階級下層,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從事特定的高收入職業,捍衛階級是非常有效果的,例如銀行家和律師, 600 年前至今都是高薪職業。
不同職業的收入比較,1427 年 VS 2000 年代。600年了,銀行家、律師、始終屬于高收入階層。醫生的收入有所提高。
在靜態社會中,階層是固化的,教育改變不了命運,只捍衛階層。真正能夠改變命運的窗口,都在社會巨大變革的風口上。在那些風口,需要的是冒險精神和行動力,而不是精致的學曆和傲嬌的身段。
王健林語錄: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
王健林說過一句話,『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這句話是有良心的。在社會劇烈變化階段,最重要的除了讀書好,還要到社會變化的風口去搶錢,有膽量去邊緣市場發掘機會。
南都周刊做了一個統計,國內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大概是134萬元開支,出國需要262萬元。作爲頂尖階層,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從小在新加坡Swiss Cottage讀小學,然後到英國溫徹斯特公學讀中學,然後在倫敦大學學院讀本科,然後回國幹私募股權基金。
好未來的一路上漲,是社會階段決定的
教育行業的高度,是被富裕階層捍衛自己的決心給頂起來的。國內的諾亞財富(NYSE:NOAH)在投教育,國內最大的地産商之一碧桂園也投了教育,博實樂教育(NYSE:BEDU)剛剛上市。作爲中概教育大牛股,好未來(NYSE:TAL)大漲的背後折射的是對階層上保險的保費。
今天看,『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種想法,拼命投教育,一開始就注定了資源的錯配,並可能真正的導致孩子和家庭失去未來。
中下階級本沒有什麽可以失去,反而像中上階級一樣矯情,焦慮起跑線的問題,既無洞察,也無膽量,最終砸鍋賣鐵參與富裕階級的教育軍備競賽,然後淘汰出局,收割完畢。別人只是用手機余額給自己的孩子上了一點保險,確保好接班而已。
對于大多數人,應該學習的是田忌賽馬,以有限的資源去成爲一名手藝人、藝術家、網紅、碼農甚至廚師並做到頂級,去獲取手藝人的溢價,而不是和王思聰一樣去花幾千萬去名校學哲學,然後無所事事去幹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