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藝苑
“與高迪同行”主題展蜥蜴作品
江灘公園,湖上的皮劃艇項目
▼江家藝苑的小輪車表演 本報資料圖片
這個春節,天府綠道“火”了。作爲成都的城市新名片,綠道已然成爲遊客和市民出行遊玩的新選擇。比如一個月前開園的江家藝苑。春節假期的陽光分外“給力”,這讓江家藝苑的湖光、花海,與藝術雕塑等元素閃爍著熠熠光輝,更讓遊客們趨之若鹜,沐浴在自然與人文交織交融的畫境中。但畫境的另一端,天府綠道建設者們,卻一邊喜悅一邊忙碌著。
“遊客越多,我們越不能松懈”,成都天府綠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康瑛說,假期太陽大,遊人多,“我們剛好可以監控哪裏遊客最集中、哪裏設施還不夠,來優化接下來的布局和服務”。
去年起,成都承擔起一個重要的新時代課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天府綠道則是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重要抓手。探索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成都不是“城市中建公園”,而是“在公園內建城市”。穿越城市和鄉村,沿著河濱、溪谷、山脊,連接起濕地、綠道、公園、遊園、綠地……天府綠道,正是勾勒並貫穿起這座“公園城市”的綠色動脈。而其“可進入、可參與、景區化、景觀化”的理念,則是公園城市建設中“公”字的最佳寫照。就拿江家藝苑來說,這個春節就迎來了德國來的考察團。
是場景
而不僅僅是美景
2月11日,在錦城綠道三聖鄉片區的江家藝苑裏,32歲的成都人王和春身穿短袖短褲,在綠道上揮汗奔跑。他說,春節期間沒出遊,但幾乎每天都會帶著孩子來江家藝苑走一走,這裏不僅有湖光美景、草木花海,還有藝術展覽和皮劃艇等等熱鬧的運動項目。更重要的是,這裏有孩子喜歡的K12主題公園,“就像童話世界一樣”。
江家藝苑坐落于成都“後花園” ——三聖花鄉。東接江家菜地,南靠繞城高速,西聯高威公園,北接錦江大道,順著錦江大道與國際賽車場的那條丁字路一直往下走,便能順利抵達。今年1月13日,江家藝苑正式開園,僅僅一個月時間,這裏已然成爲了新晉“網紅打卡地”。昨日,雖不是周末,但循著綠意而來的老人、小孩、夫妻,仍絡繹不絕。
“人越多的時候我們越不能松懈”,康瑛說,春節期間陽光和煦,在綠道曬太陽的遊客格外多。但當遊客們曬太陽的時候,“我們則要著重去解決幾個問題”,她說:“一來,哪裏曬太陽的人多、多大密度?我們要選點提供商業服務設施。二來,哪裏還缺少配套?我們接下來要優化。”
事實上,江家藝苑成爲新晉“網紅”,“顔值”自然是極高的。園中有“閑逸、凝神、墨妙、品能”四大創意湖群,別具一格;有各類喬木,共一萬二千余株,品種包括國槐、香樟、銀杏、藍花楹,以及爭奇鬥豔的花朵;更有最奇幻的“太陽樂園”,運用高迪的設計理念與經典設計元素,用絢麗多彩的顔色,自然流暢的曲線,呈現出一個童話般的藝術世界。
但“只有美景遠遠不夠”,康瑛說,還要融入更多的業態和場景,“要有體驗!”。有藝術展、有皮劃艇、有景觀農田,有親子樂園……很多人覺得,江家藝苑的場景已經足夠多元。但康瑛覺得,“還遠遠不夠”。比如,江家藝苑下一步還將加入更多原木設施,並植入兒童劇場、青少年極限運動、舉辦大地藝術節、稻田音樂節等,植入更多的場景,更多的可能性。
“辦婚禮、辦展會,這些在江家藝苑現在就可以實現”,康瑛說,綠道對生活方式的诠釋不只是審美,更重要的,是體驗,是場景。
是品質
而不僅僅是數量
2月13日,成都市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推進會隆重舉行。作爲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的深度參與者,康瑛入選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城市改革創新獎先進個人,在大會上受到表彰。但她知道,未來的任務和挑戰,還很多。當康瑛作爲代表之一上台發言時,她從天府綠道如何進一步尊重生態、傳承文脈,到接下來如何構建場景、樹立品牌……一一展開。
一年多來,天府綠道累計建成2607公裏,其中區域級綠道345公裏,城區級綠道929公裏,社區級綠道1333公裏,繞城以內人均綠化面積提升近40%,全球最長城市慢行系統、最大城市生態公園已經初具規模。
其中,錦城綠道一期工程已建成綠道180公裏和文體旅設施157處,新建及提升了生態景觀29平方公裏。錦城湖、桂溪生態公園、會展中心、江家藝苑、白鹭灣濕地、玉石濕地、青龍湖等重要節點都被串聯了起來。
天府綠道的打造作爲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一大手筆”,已經成爲了這座城市的綠網、綠脈。而新一年的天府綠道建設,不僅是“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質”的改變。
其實,近幾天康瑛就在與一位國際知名的專家接洽,希望邀請對方來專門破解“非標空間”的再利用問題。這也正是對天府綠道建設進一步提質所努力的一個方向。“非標空間”的利用,說白了,就是對非標准化空間進行探索利用。其實,在昨日的大會發言中,康瑛就表示,以錦城綠道爲例,133平方公裏範圍內,經營性配套設施用地配置不足1%。“爲突破瓶頸,我們將充分挖掘水面、草坪、橋下空間的商業價值,引入水上項目、定制型商業設施等業態,進一步拓展項目盈利渠道,實現單位空間商業價值最大化”。
她告訴記者,其實,目前天府綠道上已有對“非標空間”利用的一些探索,比如用作籃球場或停車場,但這“遠遠不夠”,她說,未來這些空間還可以做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和配套,讓綠道的場景更加豐富起來。
成都在探索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的這一年以來,城市的變化是巨大的。這變化之中,不可忽視的,是“觀念的變化”。從“增量”到“提質”,從美景到場景,也包括探索更大空間的有效利用,一項項探索,何嘗不是對全新觀念的實踐。
是首創
但可以多找參謀
這個春節假期,康瑛其實在加班。不僅她加班,而且她還在節前特意提醒大家“度假記得帶上筆記本喲!”不僅因爲春節假期綠道遊客衆多,需要實時關注。還由于春節期間,綠道上迎來了德國來的頂級專家考察團隊,節後第一天這支考察團就要和成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這一年多以來,天府綠道迎來了數不清的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考察團隊,這一方面,是因爲天府綠道已經成爲許多城市打造綠道所借鑒經驗的標杆;另一方面,則是因爲綠道打造過程中,也邀請了大量來自國內外各行業頂級的團隊,參與合作,或是作爲顧問。
江家藝苑裏色彩明快、線條流暢的,以自然教育和藝術審美體驗爲主題的K12主題公園,以及以高迪經典建築元素打造的戶外藝術裝置,包括正進行的高迪主題藝術展覽等等,就都是來自天府綠道與一廬藝術、高迪亞太研究院的深度合作。
事實上,成都對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探索,每一步實踐,都少不了科學、開放的態度。
2018年5月11日,首個專門研究公園城市建設理念的研究院,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正式成立,聘請了吳志強、賀克斌、李曉江、毛其智等多個領域的權威專家組成顧問委員會,還與聯合國人居署、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等六家研究機構建立長期合作;去年,天府奧體城的概念性規劃及城市設計國際咨詢活動如火如荼,吸引了由全球104家知名機構組成的70個規劃團隊報名參與競逐……
“綠道所串聯的一顆顆‘珍珠’,也就是一個個項目,我們接下來也會廣泛邀請國內外的設計師來參與”,康瑛說,國際國內大咖,包括新銳設計師、年輕人等等,“預計在今年的項目中就能看到這些人的參與”。
“我們還會在今年聯合幾大設計院,籌辦創意設計大賽,讓包括哈佛,以及英法等國的院校師生參與進來,甚至組織院校團隊打PK賽等等”,不同年齡段、不同生活背景和不同國籍的人,必然會給出多元的創意。她希望能有更多不同想法不同創意的人參與進來,讓綠道的不同項目,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色。
“公園城市是‘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形態,是在新時代對傳統城市規劃理念的升華,是‘綠水青山’的城市表達,具有生態、美學、人文、經濟、生活等極其豐富的內涵和價值,而且這些價值不僅體現在綠道內,還將無限向綠道以外延展。”而在過程之中,康瑛和更多的綠道建設者們,既是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參與者,更是受益者。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專家訪談
聯合國人居署城市規劃設計處專家賽爾瓦托·芬達羅:
成都建設公園城市是一項創新之舉
成都探索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在聯合國人居署城市規劃設計處專家賽爾瓦托·芬達羅看來,有著深遠的意義。賽爾瓦托·芬達羅認爲,作爲反映新發展理念的高層次城市發展模式,公園城市堅持以人爲本,兼顧生態文明,是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相結合的複合系統。集生産、生態、生活空間于一體,融自然、經濟、社會、人文于一體。
“城市自然環境及保護、文化和曆史保護、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四個方面體現了成都處在建設公園城市的獨特位置”,他表示,成都已經制定了一個總體規劃,從根本上重塑城市規劃和發展方式,爲城市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通過這個視角,人們可以以一種相互關聯的方式來看待城市的發展。
賽爾瓦托·芬達羅表示,成都是一個自然生態系統十分豐富的城市,並且有幾千年的曆史文化,這些都是建設公園城市的有利條件。從倫敦、新加坡、墨西哥城、墨爾本等國際大都市的經驗來看,環境、城市、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質量之間的關系日益成爲各城市發展建設的重點。城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處理環境問題,而且需要與經濟發展、文化,城市特征及社會的各個方面聯系起來已經是全球共識。
“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都建設公園城市是一項創新之舉”,可以立足城市的具體背景,結合世界各地的類似經驗,從而解決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與繁榮的問題。他表示,聯合國人居署的建議是繼續這樣的努力,在城市發展中突出城市規劃、設計研究和實踐,讓城市發展、環境保護和人民生活質量能夠跟隨時代的發展和挑戰。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蔣伊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