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4日晚間,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第54屆股東周年大會正式拉開帷幕,89歲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95歲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副主席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再度雙雙坐在主席台上回答股東提問。
一位11歲中國男孩在現場向巴菲特提問:“你說過你越老對人性有更多的了解,你能不能講講你學到了什麽?對人性不同的理解如何幫助到你做更好的投資?”
巴菲特說,隨著年紀越大,身體狀況肯定也是慢慢不如以往了。如果自己現在去考美國SAT,可能沒辦法拿到自己當時20歲時的成績,這會是讓自己非常難堪的一件事情。
但巴菲特也認爲,人越老,閱曆就更豐富,自己慢慢可讀出人性的一些東西,肯定比年輕的時候要學得更多。但在成長道路上,在學習和生活中,都吸取了很多教訓,這些是不能靠讀書學到的。
“我們真正通過什麽去學習呢?我們有時候是必須要通過你更多的閱曆、更多的積累去學習這一點。除了我所有的缺點之外,我可能沒有像以前那麽敏捷地做一些事情了。但我對人性的行爲確實有更敏銳的觀察,比25年前、30年前還要多。”巴菲特說。
芒格則提到了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說過的一句話,“看看什麽是行之有效的,然後去行動吧”。
芒格認爲,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宗旨。你如果去踐行這一點,你會發現這句話真的非常奏效,就是真正去找到行之有效的方式,也要去看其他人是怎麽做事的,這些都可以幫助到你們。
小編認爲,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95歲的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對于11歲的中國男孩提問的回應屬于答非所問,或者說他們無法回答關于人性的問題。在此小編要對這兩位高齡老人普及一下中國的子一哲學關于人性的答案:
人性的問題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人的本性,二是相對于獸性而言,人性是什麽。
第一節 人的本性是什麽
牛頓看見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于是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我們不妨將這種從日常現象中發現“規律”的方法稱之爲“牛頓蘋果發現方法”。
下面我們就用“牛頓蘋果發現方法”來尋找人的本性:
子一哲學認爲,哲學包括人文哲學和自然哲學。西方哲學一般是指西方人文哲學。
人文哲學基本上都是與人有關的哲學,或者說,人文哲學的基礎、人文哲學的細胞其實就是人,而人的本性又是人的核心。
人的核心就像物質的原子一樣,有中子,有原子核,還有電子。不同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其實就是不同物質之間的電子發生爭奪和被爭奪所造成的。而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或社會與社會之間發生的利益排斥(沖突)和利益吸引也都是因爲人的本性之間發生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什麽是人的本性?子一哲學認爲,人的本性就是人通過遺傳所具有的、決定人們行爲的固有意識。人的所有行爲都是因爲人的本性驅使而産生的,包括炒股的行爲。
那麽,人的本性又包含哪些特性呢?通過“牛頓蘋果發現法”我們可以發現人有四種特性:
一 ,求生的本性
人的求生的本性就是人天生所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的保護自己健康和生命的特性。比如天冷了,通常情況下,人們就會加厚身上的衣服,不加厚衣服,人們就會凍得直哆嗦。因天冷所導致人們保護自身的行爲就是規律,就是在人的求生本性所控制下的必然産物。“人們加厚身上衣服”就是因爲天冷導致人們求生本性所決定的自覺行爲,不加厚衣服,人們所産生的“哆嗦”就是人們求生本性所決定的自覺行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潛意識行爲,一是通過“哆嗦”以使身體産生熱量來防寒,二是通過哆嗦來告訴人們“請”采取防冷措施。
人們遇到危險時,通常情況下,人們就會不自覺地産生恐懼的心理,就會想方設法自覺地采取防衛的措施。這些行爲就是規律,就是在求生本性控制下的必然行爲。
人們生了個小病,比如手指劃破了,比如感冒發燒了,很多人不去醫院,爲什麽?因爲人的求生本性可以“不自覺”(無“意識”)地調動人們身體內部的抗病和治愈能力。如果人們自身的抗病和治愈能力不足,人的求生本性就會“不自覺”地通過疼痛等方式告訴人們——該去就醫了。
發生災荒了人們就會逃難,受到侵略了人們就想反抗,看見車沖過來了人們就要躲閃,産生大病了人們就要找醫生,災難來臨了人們就要恐慌,沒有飯吃了人們就要找工作……凡此種種都是規律,都是人們在求生的本性控制下的必然行爲。
二 ,懶的本性
懶的本性就是人們天生所具有的、“能不動則不動,能少動則少動”的特性。
比如人們工作累了,就想休息,如果能坐著休息,人們就不會站著休息;如果能躺著休息人們就不會坐著休息。因爲坐著比站著舒適,躺著又比坐著舒適。如果有沙發能坐著休息,人們就不會坐板凳休息。
人爲什麽會偷懶?因爲人有懶的本性。用牛頓蘋果法的推理就是,因爲人們常常會偷懶,所以,人有懶的本性。具體表現還有人們走路常常會抄近道,做工喜歡用最簡單的方法,旅行喜歡坐交通工具而不喜歡走路等等。
人們買房爲什麽喜歡買離商場、醫院、學校和車站較近的房子?說到底就是人們懶的本性在驅使。人們爲什麽要買車?因爲“車”可以使人懶。
三 惰的本性
惰的本性就是人們天生所具有的按習慣辦事的特性。
比如,什麽時候起床,什麽時候吃飯,什麽時候工作,什麽時候睡覺等習慣。有些從美國回國的人常常會有時差引起的不習慣,這種不習慣就是違反了人的惰本性,就是違反了人的作息習慣。
再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就是因爲“一朝”被蛇咬而養成了“十年怕井繩”的習慣。
由此說明,具體的習慣是可以被養成的,也是可以被改變的。
我母親在原來的老院家住了二十多年了,習慣了這裏的風土人情,如果要搬家,她老人家是一百個不願意,這就也是人的惰性使然——除非被逼無奈,人們是不願意背井離鄉的。
人爲什麽會有“好”人、“壞”人?因爲人有惰性,因爲人現在的“好”與“壞”是有惰性的,是可以延續的。如果人可以時“好”、時“壞”沒有規律,那麽,世間就沒有什麽“好人”與“壞人”了。
三 不滿足本性
有很多成語和俗語常常說明了人有不滿足的本性,比如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心比天高等詞語,所以不滿足的本性人人皆有,表現方式也萬萬千千。比如掙錢我要掙得越多越好,升官我要升得越大越好,房子我要住得越寬敞越好,生活我們過得要越幸福越好等等等等。
什麽是人的不滿足本性?人的不滿足本性就是人們天生具有的不滿足現狀,不甘寂寞,總是希望我或者我們的人或事物更好的潛意識。
不滿足本性的表現往往會因人而異,道德水平高的人往往會犧牲小我的不滿足利益而成全大我的不滿足利益,道德水平低的人往往會犧牲大我的不滿足利益而滿足小我的不滿足利益。社會也因此會表現出社會和諧與社會不和諧,社會也因此而錯綜複雜。
需要指出的是,人的有些行爲往往同時含有兩種或三種本性意識,比如有些人買汽車不僅是爲了懶惰的本性,爲了節省體力、時間和方便出行,而且還是爲了不滿足的本性,以顯示我的車比他人的車更豪華,更快,從而獲得一定的滿足感;比如有些人豪賭不僅是爲了不滿足的本性,掙更大的錢,而且還事關身家性命之求生本性,如果賭輸了,有可能自殺,或被殺;如果假設上述豪賭是爲了買房、買車,是爲了出行方便和保命,那麽這種行爲就涉及懶惰,求生和不滿足三種本性了。注:懶的本性和惰的本性通常可以合並爲懶惰的本性——所以,人的四種本性也可以說是三種必本性。
第二節 與獸性相對的人性是什麽
人們常說,德國和日本法西斯等殘害人類,殺人如麻的暴徒沒有人性,獸性十足。那麽人性又是什麽,獸性又是什麽呢?子一哲學認爲,人性應該包含有兩種含義,一是人的本性,二是與野獸的本性中“惡”的表現相對應的人的本性中“惡”的本性。比如,“人之初,性有善”的“性”就是指人廣義上的本性,比如,人們常說,“某某人沒有人性(或缺乏人性)”,此“人性”指的就是與獸“惡”性相對應的人性中的“惡”人性。
人是由一般動物進化而來的,也就是說,人和一般動物(包括野獸)都有大致相同的本性,即求生的本性,懶惰的本性和不滿足的本性。人與一般動物的本性差別最根本(標志性)的區別在于人的不滿足本性能力遠遠大于一般動物,就現代人類社會而言。
據此我們也可推論,人類社會越接近野蠻(一般動物)時代,人的本性與一般動物的本性差距越小,直至爲零。此時,人性是等于獸性的,是沒有什麽差別的。反之,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人的本性與一般動物的本性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也就是不滿足本性的差距越來越大。
什麽是不滿足本性?子一哲學認爲,不滿足本性就是人和一般動物都存在有不甘寂寞,不滿足現狀,總是希望我或者我們的人或事物更好的意識。就不甘寂寞而言,老虎或獅子等動物吃飽喝足了,常常可以一呆就是幾個小時,有些動物(比如鳄魚)甚至“一呆”就是幾個月,猴子爲什麽喜歡竄來竄去,不安分,因爲猴子更接近于人類,更不甘寂寞。人類比猴子更不甘寂寞的表現在于,比如等紅綠燈的幾十秒就不耐煩,對電視劇插播的幾十秒廣告就表現出很大的不滿意……。
就“不滿足現狀,總是希望我或者我們的人和事物更好的意識”而言,典型案例就是,人的“不滿足現狀,總是希望我或者我們的人和事物更好的意識”如果長期被壓抑,人就會得抑郁病,試想,如果雞鴨狗貓被關在“監獄”裏,有吃有喝,它們會得抑郁病嗎?另一個典型例子就是,野獸的領地一般是比較固定的,一般沒有什麽擴張意識,人呢?就不一樣了,因爲“人的不滿足本性遠遠大于一般動物”,所以,被人所控制的“領地”就越來越大,現在幾乎已經發展到了極致,除了南極陸地以外。
子一哲學認爲“人之初,性有善”。其實,獸“之初”,也“性有善”,因爲人源自“獸”。什麽是善?善就是人或一般動物不滿足本性中的“總是希望我或者我們的人或事物更好的意識”,不同之處在于人有更大的“總是希望我或者我們的人或事物更好的意識”。
人其實和一般動物一樣,生之初,都沒有要加害任何人和事物的“惡”意存在,而是天生具有“總是希望我或者我們的人或事物更好的意識”,也就是善意,比如一般動物給孩子餵食,保護孩子和家人的善意就是一般動物的善本性。
惡是怎麽産生的?惡是因爲“善”而産生的,或者說是因爲自己的“小善”而侵害“他人”的利益而導致的。比如,狼吃羊,“狼吃羊”從源頭上來講是狼爲了善待自己,善待孩子和善待家人(族群)才去對羊作“惡”的。 所以,人之初,性有善,獸“之初”,也“性有善”——“本性無惡”。試想,把自然界大魚吃小魚,狼吃羊現象都視作惡,而予以批判、“禁止”。果真如此,地球上就只有原始單細胞生物了。
人們常說的獸性是什麽呢?獸性就是動物(其中包含人類)爲了“善”待“小我”而可以殘害其他同類的意識。什麽是人性?人性就是人們不可以爲了善待“小我”而殘害其他人類的意識。什麽是沒有人性?沒有人性就是人們爲了善待“小我”而殘害其他人類的意識。獸性和人性的區別在于,獸性中的“善”僅限于我,或我的家庭,或我的族群、也就是“小我”範圍之內,其他族同類則是可以被殘害的,而人類的“善”是延伸至整個人類的,乃至“大愛無疆”——延伸至其他動物和植物,隨意殘害人類的一分子或多分子,都是人類的大善、大我所不允許的。比如當代人類設立強奸罪,刑訊逼供罪,殺人罪,發動戰爭罪,種族滅絕等罪就是爲了防止人類産生“獸性”的行爲,就是人性的張揚。
人類文明進步的最重要標志是什麽?人類文明進步的最重要標志就是人類社會爲了禁止和懲治人類獸性行爲而不斷建立和完善的法律制度和道德意識。縱觀曆史,人類從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再走向資本主義社會,再走向社會主義社會,其“禁止和懲治人類獸性行爲”的法律確實是在不斷建立和不斷完善著的,我想法律界和曆史屆學者應該會證明這一點。
可以預測的是,在未來共産主義社會(人類和諧幸福社會),是不會有當今人類社會還存在著的人類戰爭、種族仇殺和恐怖主義分子的,因爲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准還是會繼續進步的,還是會不斷完善的,直至——盡善盡美,直至——盡善盡美到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因爲共産主義社會——大愛無疆。
第三節 巴菲特九大人生領悟彰顯人性——善
巴菲特雖然不知道人性的具體內涵,但是在巴菲特的九大人生領悟裏邊我們可以感知——人之初,性有善。
1,學會看世界,看衆生,看民間疾苦。
人,活在自己的認知中,活在自己的觀念中。
我們以爲自己了解這個世界,但這只是一個錯覺。我們所了解的,是自己的主觀認知,並非是這世界本身。我們所了解的衆生,也不過是自我的投影。正因爲我們對這世界缺乏足夠了解,所以才會做事磕磕碰碰,總是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
走出去,走出自己的心,你才會知道,世界不是你想象的那樣,你的認知才會打開,才會適應這個世界,才會體恤蒼生之苦。
2,遇到惡,才知道什麽叫善。
巴菲特的一個同學,在救濟中心照料幾個孩子。其中一個小孩子暴力傾向嚴重,無故毆打其它小朋友。巴菲特同學就勸導暴力孩子。
不曾想,暴力孩子認真解釋說:我是爲他們好呀,他們不乖不聽話,我才訓誡他們的。難道你希望他們都變成壞孩子嗎?
你這……暴力孩子的回答,讓巴菲特和同學大吃一驚。對此巴菲特說:我這時候才意識到,一個人偏離自我,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我懷疑自己能否幫助他,但毫無疑問他是我的老師,讓我避免成爲他。
3,善良無處不在。
在救濟中心服務的起初,巴菲特心中有種成見,認爲貧窮是個人品質所導致。尤其是遇到對他不友善的人時,這種想法更爲堅定。
但有一天,他發現一個身患重病,對所有人惡言相向的老婆婆,坐在門前撫摸一只貓。而那只貓,在救濟中心只接受老婆婆的撫摸,對其它人充滿警覺。
這件事兒讓巴菲特猛然醒悟: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最脆弱的地方。只要你找到它,所謂的愛心或幫助,才會真正的有意義——這也是巴菲特成就事業與慈善的理念。說來簡單,但除非心靈猛然一擊,否則並不能領悟。
4,你所擁有的,並非源于你的能力。
年輕時的巴菲特,喜歡賣弄聰明,迷信當時在美國風行的勵志雞湯。認爲憑自己的智力,理應得到更多。
但在救濟中心服務過之後,他的看法慢慢改變。
他發現,一個人手中的一切,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環境賦予的,另一部分才是自己努力得到的。如果一個人誤把環境賦予當成自己的能力,就會陷入憤怒之中,就會扭曲自我認知,最終成爲一個憤憤不平、但一事無成的人。
巴菲特正是避免了這一點,才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5,許多能力比你強的人,但環境比你更差。
巴菲特將此稱爲“幸運卵巢”。他曾說:在那些最底層的人中,不乏有比我或比爾·蓋茨智力更高的人,但是他們生來不幸,苦難的環境摧毀了他們。他們付諸了全部的智慧,只是用來與環境做抗爭。
所以,永遠不要在那些境遇比你更差的人面前表現出優越感。
巴菲特說:優越感,可以用來衡量人的愚蠢程度:
你的優越感有多強,你就有多愚蠢。
只當你學會心懷憐憫,平等待人,才會知道什麽叫智慧。
6,能力是高于環境的存在。
正因爲環境不理想,所以才需要我們的能力。
巴菲特在救濟中心,見到許多年輕人揮金如土、一擲千金,但人生漸行漸下,最終成爲一貧如洗的人。他說:這些人共同的特點是:脆弱,依賴性強,總是渴望更多關注。事實上,這些人都曾出身于富貴之家,但他們把所有的錢,都花在用來購買自尊上。
但是,自尊是源自內心的力量,花再多的錢,也無法從外界買到。
對此的洞察,讓巴菲特出了一身的冷汗,從此努力夯實自身的能力,才讓他成爲今天的自己。
7,你不努力,就會被環境所壓倒。
環境有兩種,一種是絕對環境,另一種是相對環境。
絕對環境,就是徹底滅殺你能力的情形。比如說貧困地區,資本匮乏,縱然你能力再強,也難以養活自己,更難以有更好的發展。
相對環境則不然。
相對環境因爲資本充裕,因而構成能力的等級線:如果你的經濟狀況低于平均線,這個落差就是你能力的缺失。如果你的經濟狀況高于平均線,高出的部分就是你的能力——巴菲特說:如果一個人,有資本充裕地帶還顯得有心無力,那就需要重新認識自己了。
8,自身存活的能力和幫助別人的能力。
巴菲特說:那些錯把環境賦予當做能力的人,最容易高估自己。但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他們就可以客觀衡量自己了。
當一個人能夠正確衡量自己,他就會變得強大而無畏。哪怕這個人處在絕對貧困的環境之下,也會走出絕望的低谷。
相反,現實面前不肯正視自我的人,會在自己心中制造迷境幻象。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迷惑自己,而我們人生唯一的工作,就是避免這種情形出現。
9,能力的本質是資本。
年輕人的心,純淨純粹,對金錢有種本能的厭惡與抵觸。
小時候的巴菲特,雖然顯露出了商業的天資,但未能免俗,一樣對資本懷有成見。
但在救濟中心服務期間,他的想法慢慢改變。他親睹了貧窮,而貧窮往往會帶來自尊的缺失。所謂悲憫,所謂善行,所謂幫助,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充足的資本之上的。如果一個人對資本懷有偏見,又如何在這個世界踐行自己的良善?
這就是巴菲特後來成爲股神的一個重要因素,他渴望幫助更多的人,就必須賦予自己更強的能力。
德蘭修女說:窮人是偉大的。但貧窮並不偉大,相反的是,貧窮是需要整個社會合力改變的不公平。
我們應該知道,我們可能比自己要幫助的人更弱小,更無助。只是命運的機緣與父母的努力,讓我們獲得了充足的安全感與發展機會。
不要辜負生命的賜予與幸運,如巴菲特那樣,于惶然之際思考,尋找自己的所在。爲了踐行善良的使命,我們需要變得強大起來。要有向上撐起的力量,讓自己走得更高。更要有向下紮牢的力量,讓自己立得更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
只有當你的認知洞穿人心人性,才會走出迷惑惶然,才有能力應對一切不堪與艱難,才會把你心中的希望、愛與美,帶給那些需要的人。
最後,我也想問一問巴菲特:人生的意義是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