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見習記者 王卓一
海産品是不少人的餐桌寵兒,但你所吃的海鮮真的就是商品標簽上顯示的成分嗎?外媒報道稱,近日對30多個國家9000余種海産品樣本的分析發現,其中竟有36%存在標簽錯誤。海産品“魚目混珠”或是全球消費者普遍面臨的難題。
以次充好,“魚目混珠”
英國《衛報》3月15日披露稱,近年來有44項研究通過DNA檢測等技術,分析了采自30多個國家的餐廳、超市和魚店的9000多種海鮮産品。經過對加拿大、美國、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市售的標注爲“鲷魚”的魚的研究發現,其中大約40%的檢驗樣品存在標簽錯誤,英國和加拿大的“鲷魚”有55%出現了標簽錯誤,是這項研究中比例最高的,其次是美國的38%。
有時候海鮮中的“李鬼”來自同一科的其他品種。以德國爲例,受檢測的48%的“王扇貝”(king scallops)事實上是口感較次的蝦夷扇貝。而在從意大利市場買來的130份鲨魚片中,研究人員發現標簽錯誤率爲45%,更加便宜的鲨魚品種時常被用來以次充好,被標注成了最受意大利消費者青睐的品種。
有時候被做成食品的則是瀕危或易危物種。201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英國近70%的市售“鲷魚”樣品其實是38種別的魚,包括許多可能受到棲息地退化和過度捕撈威脅的礁棲物種。
還有一些樣品的成分甚至和水生動物沒關系,如新加坡售賣的蝦球裏經常毫無蝦的成分,卻含有豬肉成分。
海鮮欺詐每年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長期以來,海鮮欺詐一直是個全球性的問題。海鮮是國際貿易量最大的食品之一,往往要經過複雜且不透明的供應鏈,故很容易在標注成分時被人動手腳。全球大部分漁獲物都是從漁船運到大型中轉船上進行加工,而在那裏錯貼標簽相對容易,並且有利可圖。
負責美國事務的世界海洋保護組織Oceana副主席貝斯•洛威爾(Beth Lowell)坦言,把低價魚類標注成高價物種,或以養殖魚類冒充野生的行爲屢見不鮮,“在海鮮供應鏈上這樣的機會太多了”。洛威爾還透露清,不斷有研究指出,在海鮮上錯貼標簽的現象隨處可見。
使用廉價替代海産品可能造成健康風險。常見的金槍魚替代品是玉梭魚(escolar),這是一種難以消化的油魚,而其他替代品可能含有寄生蟲。還有一些替代品的營養成分不夠,如作爲紅鲷魚替代品的羅非魚營養水平就比較低,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不足。
盡管如此,以次充好帶來的經濟利益倒是很大。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漁業經濟學家拉希德·蘇邁拉(Rashid Sumaila)在去年的一項研究中推測,全球每年非法捕撈的魚類數量在800萬噸到1400萬噸之間,“這相當于每年有1500萬到2000萬頭牛被偷”。蘇邁拉表示,以低價值的魚類代替更受歡迎和昂貴的品種來進行銷售所帶來的經濟收益不小,把非法捕撈的海産品像洗錢一樣“洗”成合法漁獲則可獲取更多收入。
“洗魚”通常與大型船隊非法、未報告和無管制(IUU)的捕撈有關,這些懸挂外國國旗的船只在非洲、亞洲和南美洲沿海活動,再在大型中轉船上相對隱秘地把合法與非法捕獲的海産品混在一起,錯貼標簽。他們被抓獲的風險很小,因爲整個海鮮供應鏈的監管和透明度都很低。
但另一些人的損失卻很大,蘇邁拉的研究指出,“洗魚”每年造成260億至5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非法漁獲及錯貼標簽的海産品沖擊了合法産業,使得誠實經營的商家很難參與競爭。
“這非常具有破壞性。若不加以制止,非法捕撈只會越來越多。”蘇邁拉說。
責任編輯:胡甄卿
校對:栾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