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8月,全球出現極端高溫熱浪,包括中國的許多國家經受了超40℃的極端高溫。持續的熱浪、肆虐的野火、曆史性的幹旱接連來襲,給民衆生活、農業生産、社會經濟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國際社會主流觀點認爲,極端天氣頻發的主因是全球氣候變暖,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于工業革命後碳排放越來越多,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氣體逐年增強,太陽向地球釋放的長波熱輻射被大量吸收,形成溫室效應。
一、 全球氣候變暖 極端天氣可能成爲未來常態
1. 全球正以過去2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變暖
2021年8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報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
2021年10月,世界氣象組織(WMO)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表示,2015至2021年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7個年份。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連續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更暖。
2022年5月,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未來五年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出1.5℃的可能性爲50%,高于過去五年(2017年至2021年)的可能性是93%。
全球曆年溫差(與1850-1900年平均溫度相比)
來源:WMO
未來幾十年中,所有地區的氣候變化將加劇,表現爲高溫天氣增加、降水在高緯度地區增加而在亞熱帶大部分地區則可能減少。
全球每月地表溫度的曆史趨勢(1851-2020)
來源:Iman Ghosh
2. 極端天氣很有可能成爲未來的常態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創紀錄的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和熱量積累已經將地球推向未知的領域,將對今世和後代産生深遠的影響。
生態系統——包括陸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態系統——及其提供的服務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退化,預計在未來幾十年還將加速退化。
2022年9月,發表在《科學》上的一項關于氣候臨界點的研究,將地球的氣候臨界點從2008年的9個增加到了16個。
全球16個氣候臨界點
在當前全球變暖的水平下(自前工業化時代以來升溫1.1℃),5個臨界點被突破,分別爲:格陵蘭冰蓋和南極西部冰蓋坍塌、低緯度珊瑚礁的大量死亡、北方永久凍土突然融化和巴倫支海的冰突然減少。
氣候變化增加了極端高溫、降水、幹旱和熱帶氣旋發生可能性和強度,且高溫和幹旱疊加的複合型災害發生的概率增加。
如果持續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全世界也不對此采取緊急行動的話,那麽類似的極端天氣很有可能變成未來的常態,類似今夏的熱浪與幹旱還將在未來繼續上演。
二、全球氣候變暖對環境、社會、經濟造成傷害
1.海平面上升 自然災害頻發
全球平均海平面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海水熱膨脹和陸地冰融化導致海洋變暖。
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全球平均海平面在1993年至2002年期間每年上升2.1毫米,在2013年至2021年期間每年上升4.4毫米,在這兩個時期之間增加了2倍。
全球平均海平面逐年上升
2021年10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警告,到2050年,海平面上升可能會使全球沿海城市中超過8億人口面臨直接風險。
一些太平洋島國因海平面上升,已經開始被淹沒並在向消失的方向發展了。上海、紐約、荷蘭、威尼斯等沿海地區面臨海岸線收縮,甚至被淹沒的風險。
全球氣候變暖還導致大陸地區,尤其是中高緯度地區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區降水減少。幹旱、野火、高溫天氣、厄爾尼諾、飓風、洪澇、雷暴、冰雹、風暴和沙塵暴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正在以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具有破壞性的方式襲擾全球。
3月,異常熱浪襲擊印度和巴基斯坦;6月以來,美國持續高溫使約9000萬人處于高溫警報下;7月,歐洲多國氣溫突破曆史極值,葡萄牙一度出現47℃高溫。在中國,南方多地降雨量打破曆史紀錄,北方熱浪將氣溫推至40攝氏度以上,全國有245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7月曆史極值。
2.糧食、水資源短缺
極端天氣事件頻率和強度的上升與暴力沖突、經濟衰退和疫情沖擊形成“危險的複合效應”,破壞了幾十年來全球在改善糧食安全方面取得的進展。
2022年7月,聯合國五家機構共同發布《2022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指出,2021年,多達8.28億人受饑餓影響,比2020年增加了4600萬人,比2019年增加了1.5億人。
2021年,受饑餓問題影響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9.8%。相比之下,2019年的這一數據爲8%,2020年爲9.3%。
受人口增長、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壓力不斷增大。
2021 年 10 月,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2021年氣候服務狀況》顯示,2020年,超過20億人生活在水資源緊張的國家,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2018年有36億人每年至少有一個月的用水量不足。到205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上升到50億以上。
3.全球經濟遭受重大損失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在《2000—2019年災害造成的人類損失》報告中指出,2000年至2019年,全球共發生7348起重大災害,42億人受到影響,經濟損失約2.97萬億美元,這一數字遠超1980年至1999年間的4212起重大自然災害。急劇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增多。
瑞士再保險研究所發布《氣候變化經濟學:不采取行動不是一種選擇》顯示,到2050年,由于氣候變暖,全球GDP可能損失11%;如果不采取行動並導致氣溫上升3.2°C,損失可能會顯著上升至GDP的18%。
報告預計亞洲經濟體將首當其沖,受到最嚴重的打擊:在最好的情況下,GDP將受到5.5%的打擊;在嚴重的情況下,GDP將受到26.5%的打擊。
三、 全球各國節能減排舉措及其影響
2021年8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報告指出,自1750年左右,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無疑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
全球變暖及極端氣候問題已引起廣泛關注,節能減排已成爲全球共識,促使國際組織和各個國家積極采取措施共同應對該問題 。
1. 全球各國積極推進節能減排
自1995年起,聯合國每年在世界不同地區輪換舉行氣候變化大會。《巴黎協定》設立了“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並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內,近200個締約方共同簽署了該協定。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數據,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碳排放達峰國家的數量分別爲18、31、50和54個,占當時全球碳排放量的比例分別爲21%、18%、36%和40%。
截至2020年,排名前十五位的碳排放國家中,美國、俄羅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亞、德國、加拿大、韓國、英國和法國已經實現碳排放達峰。中國、墨西哥、新加坡等國家承諾在2030年以前實現碳達峰,印度沒有給出碳達峰的時間。
全球主要碳排放國家中已實現碳達峰國家時間表
數據來源: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20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碳中和目標,大部分計劃在2050年實現,如歐盟、英國、加拿大、日本、新西蘭、南非等。美國總統拜登承諾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印度宣布將在2070年實現碳中和。我國計劃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比許多發達經濟體實現碳中和時間晚約10年。
提出碳中和目標的國家中,大部分是政策宣示,只是少部分國家將碳中和目標寫入法律,如法國、英國、瑞典、丹麥、新西蘭、匈牙利等。還有部分國家和地區,如歐盟、西班牙、智利等,正在碳中和立法過程中。
各國家和地區承諾實現碳中和時間表
2. 節能減排主要路徑
爲實現碳中和目標,一些國家制定了以産業政策爲主的減排路線圖。考慮到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3%源于能源消耗,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工業用能、建築用能和交通,因此部分國家研究制定了碳中和背景下的産業政策,支持減排目標。具體包括以下五條路徑:
全球溫室氣體按行業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Our World in Data)
路徑一:發展清潔能源 降低煤電供應
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1990-2019年,傳統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氣)在全球能源供給中占比近八成,清潔能源占比很小。因此,各國從能源供給端著手,推動能源供給側的全面脫碳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主要有兩個途徑:
一是降低煤電供應。從能源供給側看,55%累計排碳來自電力行業,而電力行業80%排碳來自燃煤發電。爲實現碳中和目標,全球多個國家均已采取措施降低對煤炭的依賴。
二是發展清潔能源,開發儲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可再生能源因分布廣、潛力大、可永續利用等特點,成爲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選擇。
路徑二:減少建築物碳排放 打造綠色建築
建築的綠色改造,前期成本高、投資回報期長,但長遠效益可觀,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目標。
各國建築行業實現碳中和的主要途徑就是打造綠色建築,即在建築生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空間使用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歐委會2020年發布了“革新浪潮”倡議,提出2030年所有建築實現近零能耗。
路徑三:減少交通運輸業碳排放 布局新能源交通工具
隨著汽車保有量增加,將成爲最大的能源消費領域。各國政府及産業界日益關注推動整個交運行業向低碳方向發展,實現碳中和主要策略有:
一是推廣新能源汽車等碳中性交通工具及相關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突破發展的關鍵是電池技術和充電基礎設施。爲此,各國推出激勵和約束政策。正向激勵的是資金優惠、公共服務優先等。負向約束的是出台禁售燃油車時間表,主要發達國家及墨西哥、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均公布了禁售燃油車時間表。
歐委會公布了《可持續與智能交通戰略》,計劃創建一個全面運營的跨歐洲多式聯運網絡,爲鐵路、航空、公路、海運聯運提供便利,推動500公裏以下的旅行實現碳中和,預計僅多式聯運一項,就可以減少歐洲1/3的交通運輸排放。
二是發展交通運輸系統數字化。數字技術可以升級交通,優化運輸模式,降低能耗,節約成本。歐盟依靠數字技術建立統一票務系統,擴大交通管理系統範圍;在城市交通上,加大部署智能交通系統,運用5G網絡,推動交通運輸系統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路徑四:減少工業碳排放 發展碳捕獲碳儲存
工業領域包含的冶金、化工、鋼鐵、煙草等均是高耗能、高排放部門。2019年,OECD國家的工業部門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其排放總量的29%。各國工業部門實現碳中和主要做法有兩種:
一是發展生物能源與碳捕獲和儲存技術(BECCS)。生物能源與碳捕獲和儲存是一種溫室氣體減排技術,是未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全球變暖最可行的方法。但目前因該技術成本高、過程不確定,尚處于初期階段。
二是發展循環經濟,提升材料利用率。歐盟委員會通過新版《循環經濟行動計劃》,貫穿了産品整個周期,特別是針對電子産品、電池和汽車、包裝、塑料以及食品,旨在提升産品循環使用率,減少歐盟的“碳足迹”。
路徑五:減輕農業生産碳排放 加強植樹造林
農業生産是重要的碳排放源,占全球人爲總排放的18%。發展低碳經濟離不開低碳農業。各國農業碳中和的主要途徑是增強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吸收能力,即加強自然碳彙,如恢複植被。減少農産品的浪費也有利于實現碳中和。
3. 節能減排趨勢及影響
3.1加速化石燃料退出 大力發展新能源産業
在多國相繼確立碳中和目標的大背景下,全球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地位急轉直下,需求下滑導致煤炭出現減産,煤電經濟日益缺乏競爭力。2020年全球煤炭産量約爲74.38億噸,同比縮減6.5%。除中國外,俄羅斯、印尼、澳大利亞、蒙古國、印度、美國等國煤炭産量都出現下滑。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煤電退出時間表
許多國家和地區也在削減化石燃料補貼及資金支持,尼日利亞、塞內加爾、蘇丹、尼日爾、貝甯等非洲國家加快結束或減少燃油補貼。歐盟設立“公平過渡基金”,作爲“可持續歐洲投資計劃”的一部分,用于支持高度依賴化石燃料行業的地區轉型發展低碳産業。
與此同時,不少國家和區域組織已經將促進能源轉型作爲重點,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是全球電力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各國相繼設置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目標或占比目標,並出台相關激勵機制。此外,多國將核電作爲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力量。
發展新興産業已成爲世界各國在能源領域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各國紛紛通過制定戰略規劃,引領新興産業發展方向,涵蓋氫能、儲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諸多領域。
3.2排放大國面臨廣泛的節能減排壓力
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363億噸,創下曆史新高。排放量前十名國家分別爲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日本、伊朗、德國、韓國、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亞。其中中國碳排放爲105.2億噸,占全球碳排放的28.8%;美國47億噸,占比13%;印度碳排放25.5億噸,占比7%。
發達經濟體的人均CO2排放量降至8.2噸,低于中國8.4噸的水平,其中,美國的人均排放量爲14噸,歐盟爲6噸。
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前十國家(百萬噸)
在全球極端氣候頻發、節能減排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碳排放大國將受到有淹沒風險的島國、深受自然災害之苦的國家和民衆、環保組織和環保主義者等的批評和壓力,因而也就更有動力推動能源轉型和節能減排。
中國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達到12億千瓦以上,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美國特朗普政府曾于2017年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但美國總統拜登2021年一上任就宣布重新加入,旋即提出美國自主貢獻目標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2005年降低50-52%,並于當年11月發布《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的長期戰略》。
作爲僅次于中美的世界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印度一直不太願意給出明確碳中和時間表,並表示印度人口占擁全球總人口的17%,而其碳排放量僅占全球的5%。但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之下,印度總理莫迪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承諾,到2030年,印度50%的電力將來自可再生能源;到2070年,實現碳中和。
3.3碳稅制度逐步推廣 發達經濟體的碳關稅聯盟逐步形成
碳稅是一項針對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而征收的環境稅,出發點是解決環境的負外部性問題,意圖通過稅收手段,抑制向大氣中排放過多二氧化碳,從而減緩氣候變暖進程。芬蘭是全球首個征收碳稅的國家,1990年開始對化石燃料征收碳稅。截至2022年4月,全球在使用中的碳稅工具共有37種。
碳稅的優勢在于可以獲得可觀的稅收收入用于投資節能減排領域,促進社會低碳轉型,並刺激零碳和低碳行業的發展,同時還可以倒逼碳排放大國、行業和企業加快節能減排步伐。
2022年6月,歐洲議會通過了關于建立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俗稱碳關稅)修正方案,2023-2026年是過渡期。2027年起將正式全面開征碳關稅。
2022年6月,美國民主黨參議員提交了名爲《清潔競爭法案》的碳關稅立法提案,建議對減排力度不足國家出口到美國的商品按照相應碳排放量征稅。
英國已提出要推動歐盟和G7國家一起創建“碳關稅”聯盟;加拿大表態支持“碳關稅”;日本宣稱將探討美歐日三方就包括邊境調整機制在內的貿易體系采取聯合行動的可行性。預計未來5-10年,以歐盟爲首的碳關稅聯盟將逐步形成,屆時將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碳排放密度較高的發展中國家産生重要影響。
四、中國將加快推進節能減排
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而中國升溫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2022年2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報告指出,如不能削減溫室氣體排放,中國將是最受影響的區域之一。
同時,中國又是碳排放第一大國,碳排放量與第二位到第七位(美國+印度+俄羅斯+日本+伊朗+德國)總和相當,受到方方面面的國際壓力。
此外,節能減排有利于我國的能源安全,有助于規避碳關稅等低碳貿易壁壘。以新能源爲核心的低碳技術可以提高中國産品的全球競爭力,增強在未來的氣候變化談判和地緣政治競爭中優勢。
因此,中國的節能減排也是大勢所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爲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將倒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低碳轉型,既是推進疫後經濟綠色複蘇、形成綠色經濟新動能的客觀需要,也是緩解資源環境約束、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重要路徑,更是助力發展方式深刻變革,促進能源結構、産業結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戰略選擇,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和在未來的大國博弈中占據綠色低碳競爭優勢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