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南僑中學遷往現址盛港後,一對二戰後豎立的老門柱一直留守在金炎路舊校址。這對伫立在金炎路超過半個世紀的石門柱,2月7日早上終于遷至目前的盛港校舍,圓了學校一樁20年的心願。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正面刻有“南僑中學”字樣約三公尺高的兩個門柱,各重達四公噸,至今有70多年曆史。新加坡南僑中學表示會請文物修複專家爲門柱做維修,准備明年配合75周年校慶,在盛港校園爲門柱正式揭幕。
新加坡南僑中學Nan Chiau High School成立于1941年,由社會企業家、慈善家陳嘉庚先生設立,稱爲南僑師範學校。南僑師範學校位于裏峇峇利的金炎路(Kim Yam Road in River Valley),校地與校舍由李光前捐獻。1947年,學校改爲南僑女子中學並附設小學部。1984年,南僑開始招收男生,學校隨即改名爲南僑中學。2001年學校遷往現址。南僑中學是新加坡福建會館屬下中學,2012年南僑獲選成爲新加坡第11所特選中學。
新加坡福建會館指出,政府1995年將金炎路一塊4010平方公尺的地段轉讓給南僑中學作爲學校擴充用途,而福建會館則轉讓學校前方一塊2010平方公尺的土地作爲交換。舊門柱所在的空地是從前學生上體育課的操場。
南僑中學搬到盛港後,金炎路舊址校舍設施,包括分別在1969年和1976年興建的教學樓和禮堂等,空置了超過10年,直至2012年,才由工業産業發展公司傲凱控股(OKH Holdings)標下作爲商業和商業學校用途。至于附近空地上的石門柱,福建會館指出,當時仍有是否就地保留的討論,沒有馬上搬遷到南僑的盛港校舍。
南僑校長蕭芳輝說,
““學校及校友擔心隨著新項目增多,門柱可能會被發展商拆除。另一方面,我們沒有聽說官方有長期保留門柱的計劃,決定將門柱帶回校園,加以修複和保留,教育下一代南僑學生。”
南僑申請將門柱搬移到盛港校舍,獲土地管理局批准。但是受疫情影響,搬遷工程延後至如今。
01
學生錄制視頻介紹門柱曆史和搬遷過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副教授楊茳善已答應承接修複工程。門柱修複工作預計今年內完工。門柱在盛港校園裝置和修複等費用,由福建會館承擔。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六名南僑學生,包括雙文化大使以及多媒體俱樂部的學生拍攝門柱搬運到校舍的過程,留存這一刻的曆史,記錄門柱回到南僑校園的最後一段搬遷路。門柱下來會裝置在校園升旗禮廣場,學生到時也會拍攝視頻,記錄楊茳善帶領團隊進行維修工作。
曆史教師林健鳴(37歲)受訪時說,作爲特選學校,保留門柱對南僑來說深具意義。學校也希望讓學生參與記錄門柱的搬遷和修複,從而更了解華社先賢當年興學辦校的精神,以及對華文教育所做的貢獻。
““石柱與南僑分開了20多年,現在終于團圓,相信在新一年裏可爲校園注入新氣息。這次能參加遷移石柱的視頻制作,讓我對校史有進一步認識,也很榮幸能見證並參與這項有意義的活動。”
02
由中正畢業生捐建 一對門柱訴說兩校校史
一對門柱同時訴說兩校校史。
正面刻有“南僑中學”字樣的石柱,背面的刻字顯示,它們是早年中正中學畢業班學生所捐建。
南僑老門柱早年曾經屬于在金炎路與南僑毗鄰的中正中學,如今仍牽系著兩校校友的感情。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中正中學于1939年創辦時,以金炎路爲校址,與1941年創辦的南洋華僑師範學校(南僑女中前身)毗鄰。二戰後,中正于1947年搬遷到目前月眠路,並以月眠路校址爲總校,金炎路校舍成爲分校。
南僑兩根舊門柱的背面仍可看到當年的刻字,一根刻著:“初中第四屆畢業班建”;另一根則刻有:“民國三十五年春建”(建于1946年春)。
對于門柱正面的刻字過後先後改爲:“南僑女中”和“南僑中學”,這是名正言順,反映了曆史變遷。
“
南僑女中于1960年代中開始重建,福建會館在基裏瑪路(Guillemard Road),即光華學校隔鄰興建校舍,讓南僑學生上課。1968年底,金炎路南僑校舍重建竣工,南僑學生搬回原址上課,中正董事會與福建會館達致協議,中正位于金炎路的分校校址與基裏瑪路南僑校址交換。
中正分校于1969年遷至基裏瑪路後,門柱由南僑接管,上面的刻字改爲“南僑女中”。1984年,南僑開始招收男生,門柱刻字又改爲:“南僑中學”,但背面字樣始終未改動。中正下來會仿制一對門柱,刻上“中正中學”字樣,預計會裝置在中正分校校園。中正分校2006年正式遷入義順現址後,改稱中正中學(義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