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央文明辦主動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在近日公布的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明確要求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爲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一時間,公衆感受到了對“地攤經濟”松綁的信號。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楊寶玲提出建議,在進一步加強規範城市管理的同時,因地制宜,釋放“地攤經濟”的最大活力。他建議制定統一的“地攤經濟”准入許可標准、從業資格條件和商品入市手續,采取頒發資格證、許可證等方式,給予“地攤經濟”與從業者的合法地位。
地攤經濟是一個較廣泛的概念,大意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的一種經濟形式,其合法性一直存在爭論,在不同城市也面臨不同的生存環境。“地攤經濟”的放開,分爲兩種:一是對于已有的街邊小店,不用受制于室內空間,可以將生意延伸到路邊,在不增加租金支出的情況下,能多做生意,這樣的“加法”對于小微店鋪而言,很可能是助力其活下去的營養劑;二是對于想要做點小生意的人,由于“地攤經濟”門檻低,不用承擔店鋪租金壓力,即便沒有資本沒有學曆,也可以從支個小攤開始“從0到1”的創業嘗試。
無論是哪種形式,這些基于街邊社區的“小”生意,往往是在洞悉周圍人群的需求之後産生的,對于小商販而言,失敗風險比較低,即便判斷失誤也不會“傷筋動骨”;而對于周邊的居民而言,因爲“地攤經濟”的成本低,大家往往也能得到價廉物美的商品或服務,只要需求“對接”良好,就能出現“雙贏”。
“松綁”帶來的好處也已經顯現。成都市城管委3月發布新規,“允許臨時占道、允許店鋪臨時越門、允許商販流動販賣、允許商場占道促銷”, “堅持柔性執法和審慎包容監管”“能不處罰就不處罰”。據媒體報道,夜間的成都,各種零售、美食 “接管”街道,叫賣聲、煙火氣又回來了。允許地攤兩個月來,不僅保障了近8萬人就業,更讓餐飲業複工率達到98%。
這樣的“複活”數據不容小觑。今年的兩會報告,“就業優先”的理念貫徹始終,但如何“努力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如何“切實保障所有困難群衆基本生活,助力更多失業人員再就業敢創業”,是考驗各級政府的開放性問卷。從先行城市的反饋來看,放開地攤經濟不失爲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
當然,放開“地攤經濟”,不可避免地會給城市管理帶來一些麻煩。以往各地封殺“地攤經濟”、流動商販,主要也是因爲“地攤經濟”經常和“髒亂差”的城市形象挂鈎,小商販隨意占道的行爲,影響周邊環境和道路出行。所以,此次爲“地攤經濟”的松綁,不能僅放在“應對疫情沖擊和加快恢複、穩定就業”的大背景下進行,要真正讓地攤經濟有長遠發展,需要有政策配合,有環境提升,改變其停留在人們腦中的髒亂、無序的刻板印象。
這既需要城市管理者拿出更多耐心,像呵護一棵幼苗一樣去關心支持,也需要對“地攤經濟”本身作出頂層設計,甚至在呈現形態上作出細致考量。比如新加坡的“鄰裏中心”,提供的都是貼近社區需求的服務,也是一種“地攤經濟”,但通過不斷的創新改良,多少戶可以有一處這樣空間會有提前構思,確保便民和規範相融。
越是處于城市末端的小而微的組織和商業存在,越是考驗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期待各個城市能夠針對“地攤經濟”制定出靈活且更具人性化的舉措,通過提高治理的精細化水平,規範提升“地攤經濟”,通過“地攤經濟”這個支點,撬動社會經濟的複蘇,讓公衆在切實的生活中感受到中央“促就業舉措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能用盡用”的用心和決心。
欄目主編:朱珉迕 文字編輯:朱珉迕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朱瓅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