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系永遠是強國之間的遊戲,最早由西歐北歐那幾個列強主導,後來暴發戶沙皇俄國擠了進去,到一戰前後,極度膨脹的日本和道貌岸然的美國也加入了,那些國家操縱人類世界好幾十年,我們改革開放之後才慢慢有能力涉足那個圈子,後面把握機會砥砺前行,終于也成了主導者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大國不一定是強國,像巴西、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沙特等這些大國,雖然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混得臉熟,但它們不是頭部玩家,有時候扮演觀衆,有時候扮演路人甲,有時候提供場地或者負責買單,本身不具有影響大局的能力。
我們回憶剛剛結束的2021年,好像一整年沒什麽好消息。拜登上台後溫柔地執行特朗普的保守政策,聯合他能聯合的所有盟友,吹毛求疵地圍堵我國;與此同時新冠肺炎對全世界無差別折磨,很多人要吃藥,很多人要住院,很多人要埋葬,更多的人不想出門忌諱逛街,這是去年到現在的大環境,直接後果是世界經濟整體下滑。
(全球新冠疫情已進入第3年)
經濟的本質在于流動,金錢的流動帶來了商品的流動,商品的流動反推生産領域的繁榮,而這一切背後的動力是人的流動,萬惡的新冠肺炎把人都困家裏出不來了之後,所有的流動成了無源之水。雖然有些同學看美國日增確診27萬、死亡總數84萬時有點幸災樂禍,可是美國人不消費了我們經濟也跟著凋敝。
想必大家都感受到了2021年的經濟狀況多麽讓人一言難盡,北美和歐洲人流停滯,降低了我國的對外貿易量,造成國內生産領域不斷減速,很多人因此要失業破産,要不怎麽說人類世界是個命運共同體呢。不過2021年也有個好消息,那就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在11月份達標生效,9年的談判終于成功。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簡稱RCEP,從2022年元旦正式上線公測,這是一個幾乎等同于自由貿易的協定,它的按期運行對當下無言以對的經濟是個好消息。RCEP意味著15個參與國之間90%的貿易實現零關稅,最終擺在消費者面前的商品種類會增加而商品價格會降低,如果說新冠疫情造成了流動性下降,那麽RCEP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流動性。
RCEP參與國是東盟10國外加中國、韓國、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這15個國家,總人口達到了22.7億,GDP總量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高達5.23萬億美元,這三個數據大致都占到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由于人口多金額大,所以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又因爲11個國家是發展中國家,所以發展潛力也最大。
(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啓動)
在此之前,全世界名頭最響亮的自由貿易區一個在歐盟一個在北美,按照世人的期待,另一個必須得在東亞,于是“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從2002年開始談判,一談就是20年怎麽也談不攏。想搭便車的東盟中途看不下去了,在2012年提出由它們搞個自由貿易區,拉上中日韓等貿易強國進來一起做。這個計劃從2012年開始談,一直談到2021年終于談成簽了合同,這個就是RCEP,由于中日韓都在裏面,所以三國間接實現了自由貿易。
從我們的視角來看RCEP,好處非常明顯。2020年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就是東盟,超過了歐盟也超過了美國,RCEP的主要覆蓋區域也是東盟,這是在我們長期依賴歐美市場的曆史背景下出現的新變化。另一個好處是中日韓自貿區的意外誕生,單獨從國家貿易量來排名,日本和韓國是我國第二大和第三大貿易國,和它倆達成自由貿易,那省老多錢了。
我國從日本的進口一直大于出口,也就是說我國長期對日本處于貿易逆差狀態,2019 年中日貿易逆差高達283億美元,原因是我國較快的經濟發展局面,對日本的技術密集型産品和資本密集型産品需求旺盛。同樣我國從韓國的進口也一直大于出口,也屬于長期逆差狀態,2019 年中韓貿易逆差額爲626億美元,比日本還要大。
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2022年以後,來自韓國和日本的相機、內存條、汽車、護膚品、家用電器、各種高檔零配件都會逐步降價,這是因爲中日韓之間90%的貨物貿易都會零關稅,聽著就很讓剁手族激動,但是也不能激動過早,關稅清零不是一夜之間的事兒,而是未來10年內逐漸降到零,各方都需要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否則一刀砍到零,那就成了發達國家傾銷商品破壞民族工業了。
(駐韓美軍總人數接近3萬人)
自由貿易是一把雙刃劍,當日本、韓國、新加坡、新西蘭、澳大利亞這些發達國家的商品低價上市後,國産的同類商品就很郁悶,如果質量和品牌價值拼不過人家,就只能繼續降價吸引消費者,當價格降到成本價附近銷量依然上不去,要麽痛苦地提升技術水平轉型做高端貨,要麽把目光投向東南亞低端市場,要麽就直接關門給人打工。
日本和韓國對我國貿易順差且交易量巨大,原因是我國長期處在産業鏈的中低端位置,對位于産業鏈高端的商品需求旺盛,換句話說我國和日韓經濟是互補的。假如將來我國不斷向産業鏈高端位置努力,遲早會威脅到日韓利益而發生貿易沖突,那個時候中日韓自由貿易的作用會不斷降低直到名存實亡,距離那一天到來還有多久,在于我國制造業轉型到高端需要多長時間。
作爲國際關系最靠前的主導者,美國不想看到RCEP順利運行,它受不了中國在亞洲主導一個龐大的地區貿易體系,並在全球經濟被疫情拖累時有突圍的通道,否則中國在亞洲乃至世界的影響力會繼續更大,所謂的中國威脅會讓美國人坐立不安,美國一定會想方設法給RCEP找麻煩,就看它能想到什麽方法。
RCEP的成員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同時還是“五眼聯盟”的成員,按照事先約定它倆要跟美國互相交換情報,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這倆國家將來既是我們的貿易夥伴,也可能是美國安插的公開臥底,這兩個國家不得不防,美國可以借助它倆之手來執行一些不利于區域貿易的行爲,大概率是通過經濟制裁的威脅,迫使某些重要交易中斷。
(美國在新加坡樟宜海空基地的艦艇)
另外美國在日本駐軍5萬多,在韓國駐軍接近3萬,在新加坡有個軍事基地裏面安置著幾百號人,這三個發達國家作爲RCEP的成員,之後也避免不了跟美國頻繁來往,美國在常規經濟手段之外,還可以通過某些軍事手段對亞洲貿易施加幹涉。
不過事實證明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持續走下坡路,當RCEP辛苦談判的那8年,美國以人權和數據隱私安全爲由強迫日韓兩國放棄RCEP,同時也以類似的理由施壓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退出,但是這些國家身體很誠實,最後都完成談判並擠了進去,說明貿易協定的好處遠遠大過忤逆美國的代價,美國霸權威懾力已經無法嚇退崛起的亞洲經濟體了。
這個世界越亂、經濟越差,主導國際關系的一些強國就越自私越保守,它們甯可關起門來自給自足承擔損失,也不願別國從它身上賺錢,以前簽下的合同可以隨意修改或違背,這就是美國在過去幾年以及目前還在做的事兒,這種行爲的專業說法就是反全球化和單邊主義。
RCEP在國際政治上的意義,是它在這個普遍保守的時代,重新豎起了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大旗,宣揚著多邊主義精神,而這個精神出現在遠離北美和歐洲的亞洲國家,並且我國還在其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在此我們不再贅述協定對我國和世界的重大意義了,總之值得驕傲。
(美國總統拜登參加“美國制造”活動)
如果拜登政府沒有能力阻止這個大勢所趨的自貿協定,他最後也要面臨被迫加入的局面,這是美國資本給白宮送上的壓力,畢竟美國企業家們也想在這個蓬勃的市場上分一杯羹。但是老話說了“一山難容二虎”,何況美國也拉不下臉以這種方式重返亞太,所以美國之後大概率會加速推動”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也就所謂的CPTTP,通過主導CPTTP來制衡我國主導的RCEP,屆時WTO就被晾在一邊了。
國際關系一直是強國主導的遊戲,中國和美國是其中最重要的兩家。美國從不擔心歐盟或東盟威脅它,因爲這兩個組織國家衆多、文化各異、政治聯系松散,雖然它們理論上會威脅美國的國際地位,但是跟中國的威脅相比不值一提,因爲一個統一、強大、謀求國家複興的大國,才是美國真正的威脅。
中美關系的對抗性,決定了美國不會做個旁觀者目送RCEP上路,未來10年這個南亞會逐漸降低關稅直到變成自由貿易,它會促進亞洲各國商業繁榮和技術互通,讓亞洲發展中國家不斷前進。與此同時美國人忙碌的身影也會頻繁出現在亞洲,試圖阻止一切有利于我國進步的交易,這是未來RCEP需要長期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