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 | 遇 | 檔 | 案
地理位置
泉州市鯉城區平水廟
所屬社區
泉州市開元街道開元社區
平水廟位于鯉城區開元街道開元社區,東起裴巷,西抵靜園附近。以前的平水廟,就是這200余米的小巷,如今範圍擴大,包括連接新華北路的一段,全長已有700余米。
A 地名由來
平水廟位于小山的山脊之上,爲泉州古城內制高點之一,也是古代軍營駐紮處。舊時每遇洪水,泉州半城即爲澤國,城北幾處小山就是避水高地。唐代興建開元寺,便選擇在這小山南坡,古人在此修建一座供奉禹王的廟宇,借“夏禹治水”的典故,寄寓“平定水患”的願景,取名“平水廟”,廟宇所在地便以“平水廟”命名。
B 巷子看點
平水廟舊時在古城西北角小山之上,有許多有意思的地方。供奉禹王的平水廟不遠處,曾有一座供奉雷神的小廟,名爲“雷公廳”,二者都與水患有關。“雷公廳”是當年泉州城內有組織的乞丐聚集之地,留下許多有趣的俗語和歇後語。平水廟巷底還曾有一座供奉觀音菩薩的“蓮心庵”,庵中有婆羅門教的主神毗濕紐佛像,橫匾“大乘蓮心”爲洪承疇親弟洪承畯所書。在民間傳說中,“大乘蓮心”的繁寫和諧音,似“大無良心”,用來諷刺其兄投清之舉。平水廟還有陳仲瑾故居、古城內罕見的井中井……泉州古城的地理人文、愛國情懷、海絲文化,均在這裏留下痕迹。
平水廟26號
陳仲瑾故居:
父兄子弟燦星華
在2019年央視《記住鄉愁》節目中, 82歲的東南大學原校長陳笃信受邀回鄉錄制節目,他就是來自名人輩出的平水廟陳氏一族。陳氏最早居于河南颍川,因避北宋末年金兵之患,遷至福建金門島浯洲陽翟,清代遷至平水廟。
故居保護完好,進門即可看到三塊牌匾,均爲陳氏家族在科舉考試中取得的榮譽。
“經元”來自陳師海,他爲道光丙午年(1846年)福建鄉試第四名,後因抗流寇有功,受封“欽賜四品銜朝議大夫”;“明經”來自陳師溫,他是鹹豐丁巳年(1857年)貢生第一名;“文魁”則來自陳仲謹,光緒壬寅年(1902年)鄉試第二十五名。
陳仲瑾(1879年-1963年),名砥修,字仲瑾,號缙玙,父親陳伯華爲光緒初年秀才。陳仲瑾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中秀才,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中舉人,1906年加入孫中山創立的同盟會,1926年任晉江縣商會會長,創辦西隅小學、西隅中學和西隅師範學校,任董事長。
新中國成立後,陳仲瑾仍然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曆任晉江專區土改委員會委員、福建省文史館館員、政協泉州市第一、二、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並擔任泉州花橋善舉公所董事長。
故居內有書香門第的特色,廳內兩側有兩幅對聯,爲陳仲瑾的伯父陳師溫(1809年-1873年)所書。其中一聯爲:先人有志詩書,嘗言稽古于公,門興驷馬;洪範兼言福壽,要知能遵王道,家用平康。上聯說的是陳氏第七代祖先陳鵬程(1755年-1825年),爲縣衙書吏,他有志向培養子孫讀書,曾在史書中讀到漢代同樣有一個衙門的書吏,名爲于公,與自己的身份相同,一生行善,教育後代,後來兒子于定國成爲西漢丞相。下聯說的是《尚書》中《洪範》篇談到福壽,說要遵循王道,家庭便會平安康樂。這裏有不卑不亢,堅信讀書行善,便能人才頻出、家業興旺的良好家訓。
另一聯爲:“勝地紀聯魁,裏有公評,品學文章高月旦;居家傳聚德,天開瑞應,父兄子弟燦星華”,說的是在聯魁這個地方,鄰裏街坊均說陳氏人品、學問好,高于日月,家族人才多,如繁星燦爛。下聯“聚德”來自陳氏堂號“聚德星”。
陳仲瑾次子陳泗東(1924年-1994年),字延穎,號幸園,暨南大學畢業,天資聰穎,四五歲即能識文斷字,有“神童”之稱,加之書香門第的熏陶,治學謹嚴,對文史地理、人物風貌、詩詞歌賦研究極深,在文史界素有“泉州通,陳泗東”的雅號。著有70萬字的《幸園筆耕錄》一書,是開拓“泉州學”的重要裏程碑。在人才濟濟的泉州學界,被推選爲泉州曆史研究會會長、泉州市文管會主任、刺桐吟社首屆社長等,晚年寫下洋洋千言,首倡重修威遠樓,千年勝迹威遠樓得以重現中山北路。
陳泗東三子陳笃恒(右),生于1957年,與祖父、父親一樣,曾任泉州市政協委員,曾力推“小黃人”公共自行車,方便市民出行。他收集、整理陳泗東先生的大量信函、手稿。他回憶說,陳泗東1944年考入暨南大學,194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積極參加“反饑餓、反內戰”鬥爭。因不滿美軍暴行,1947年1月4日,他憤而在上海《文彙報》發表《致蔣介石的公開信》戰鬥檄文。1947年5月,被選爲上海市學生聯合會代表,前往南京參加“5·20”抗議活動。
陳泗東對史學有深刻見解,在幹校期間,對當時轟動世界的馬王堆漢墓考古發表研究意見,獲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回信。
這是陳泗東先生當年關于重建泉州谯樓(威遠樓)的設計構想。憑借深厚的文史功底,陳泗東對威遠樓的外形、細節、作用等有精確的建議,如“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谯樓是泉州的谯樓,不是皇宮的門樓,必須加以區別”等等。
上世紀80年代,泉州每年元宵佳節在開元寺准提禅林(小開元)內舉行春燈詩會,爲泉州文史界盛會,文人墨客吟詩作畫,非常風雅。這是1982年元宵,陳泗東(中)與著名畫家李碩卿(左)合作,題詩作畫。
1982年元宵節創作的這幅圓月紅梅圖,不僅由陳泗東題詩、李碩卿作畫,還有著名書法家虞愚的題字。
陳笃恒與廈大中文系畢業的妻子李芬成婚時,陳泗東撰聯一副,並請好友虞愚書寫:“笃愛而投瓜報李,恒情以種桂生芬”。聯首嵌入兒子的名字,聯尾嵌入兒媳的名字,文意自然熨帖,還有期待愛情美滿的良好祝願,令人歎服。
陳氏家族出過許多影響深遠的人物,如陳仲瑾長子陳泗傳,畢業于廈門大學。其子陳笃信生于1937年,曾任東南大學校長,也是“一條西街走出的四位著名大學校長”之一。
陳仲瑾女兒陳碧玉,出生于1920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數理系,改革開放初,廈門被選爲創辦一所外語學校的試點城市,已從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職位離休的陳碧玉投入此事中,創辦了福建省重點中學廈門外國語學校。
陳氏中陳仲佐次子陳清泉,字延川,生于1927年,畢業于複旦大學,曾任光明日報出版社社長。其長子陳小川,生于1952年,爲中國青年報黨組書記、總編輯,還是央視特約評論員,以評論犀利、幽默風趣爲觀衆喜聞樂見。
陳氏一族中,僅陳仲瑾一脈三代內就有10多個教授、博導,涵蓋化學、數理、無線電、建築等多個科學領域,不得不令人感歎良好的家風家訓帶來的深遠影響。
陳家有一棵百余年的樸樹,在3米處中空,絲毫不影響整棵樹的繁茂,反而增添不少古拙頑強的味道。
平水廟23號
靜園:
近百春秋譜華章
平水廟23號是泉州市弘一大師學術研究會會長陳珍珍居士的住所。陳珍珍出生于1920年,今年99歲,曾在培英女中、集美學校就讀,後任西隅小學、培英女中教師,又任中國佛教協會理事、福建省及泉州佛教協會副會長,曾連任三屆泉州人大常委會委員,創辦泉州佛學苑,並主持《弘一大師全集》出版。
陳珍珍居士(中)與弘一法師孫女(右二、左二)合影留念。
陳珍珍居士的父親陳仲佐(1889年-1960年),年輕時在新加坡、印度等地謀生,後在菲律賓任高級職員,1926年回國自營商業。妻子是留府埕貢生王爲玉之女,爲大家閨秀。
祖父陳伯輔(1864年-1937年),早年在南洋謀生,以文才聞名新加坡,爲“華僑三支筆”之一。
弟弟陳清泉,是光明日報社高級編輯,曾任光明日報出版社社長,門前的“靜園”二字便是當年修蓋新厝時題寫。
據陳珍珍侄女陳笃聰回憶,陳珍珍14歲那年就讀于培英女中,一次班主任帶學生去拜見弘一法師,陳珍珍獲贈一本佛經,深爲欣喜。這一天被陳珍珍稱爲“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因此與佛結緣。1938年,她在永春普濟寺再次受教于弘一法師,從此專研佛理,終身不嫁。
陳氏祖宅在26號,後來家族繁衍,在23號購地置宅,所以陳家稱23號爲新厝。
靜園中有一座兩層小樓,二層上有“輔佐樓”三字。此樓于1952年興建,1987年重修,落款是“陳清泉”。“輔佐”二字,于“陳伯輔”“陳仲佐”各取一字,剛好組成“輔佐”一詞。
二樓大廳兩側是陳珍珍祖父陳伯輔70歲壽辰時,泉州名流集體贈送的壽屏。從落款可以看出,祝壽骈文由來自金魚巷的清末進士吳增撰寫,並由紫雲黃氏的清末“拔元”黃毓清書寫,二人均謙稱“愚侄”。
陳珍珍幾年前搬到南安長住,這是她的書房兼臥室,旁邊還有一室,放滿書籍。誰能想到,學問極爲精深的佛學大家,就在這樣簡樸的環境中治學和休息。陳笃聰介紹說,姑姑生活非常節儉。上世紀80年代,她往返國內和新加坡、菲律賓等地,籌措60萬元巨款,主持出版《弘一大師全集》,多年積累下來的,如今就是一箱箱她喜愛的書籍。
書櫃中有陳珍珍主持出版的《弘一大師全集》,該書分八大卷十冊,共收錄弘一法師各時期珍貴的曆史照片100多幅,約1400萬字,爲弘一大師文集中規模最大、篇幅最多、收集最全的一部。
平水廟1-2號
培元培英兩校舊址:
西式教育開先河
平水廟1號和對面的2號,如今都是泉州幼兒師範學校附屬幼兒園。據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史館黃方主任介紹,百余年前這裏是聞名遐迩的培英女校、培元中學、養正小學的校址。
晚清時期,中國新式女子教育開始興起。1890年,英國長老會傳教士禮荷蓮在泉州創建培英女校。黃方介紹,初辦時校址設在西街驿內埕(現影劇院近鄰),1903年遷到平水廟1號。培英女子學校初辦時,從晉江、南安、安溪、永春等地招來一批女生,旅費由學校提供,家境貧寒的學生還可全免或半免學費。1904年,長老會派傳教士安禮遜博士來泉州,在平水廟北側創辦養正學校,後改名培元學校。初辦時只有小學,後來發展到初、高中均設置。1916年,中學部(培元中學)向西遷往新華北路花棚下,而平水廟校址大部分移交給培英女校,小部分仍作爲小學部的辦學用房。
1894年培英女校的創辦人禮荷蓮(左三手拿雨傘者)。
培英和培元兩所學校均爲英國基督教長老會創辦的教會學校,開啓近代泉州西方基礎教育的先河。
兩所學校的發展軌迹相似,都是從初辦時只有小學,逐漸發展成具有初中和高中的完全中學。而培元中學甚至還設置過大學預科。1916年,培元中學校長開始由華人擔任,首任校長爲許錫安;而培英女校的首任華人校長是1925年畢業于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王淑僖(王校長也有可能是泉州首位女大學生)。
1952年,人民政府先後接管這兩所學校,培英女校改名並升格爲泉州女子師範學校(中專);1955年改名爲泉州幼兒師範學校,此後校名又幾經更改。2011年,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升格爲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接辦後,培元中學改名泉州第二中學,此後又幾經更名,1979年恢複原校名培元中學。
1895年,在驿內埕辦學的培英女校學生在用餐。
1928年,已遷往花棚下的培元中學泗水樓。
經泉州文史作家蔡永懷先生介紹,我們來到泉州市區王惠玑老人家裏。王惠玑生于1924年,今年95歲,神采奕奕,性格開朗。她老家在泉州南安,父親名爲王奕萬,家裏並不富裕。當時婦女解放思想開始普及,家裏就讓王惠玑來培英女校就讀,後來又到泉州第一所高校國立海疆學校就讀。在學生時代,她和後來的丈夫一起參加革命,一輩子都奉獻給革命事業。
這是王惠玑珍藏的一張1944年的畢業照,她站在二排左二的位置。老師們則都站在後排,其中高個子的外國女老師,王惠玑記得當年師生們都親切地稱她爲“陳姑娘”。
這張照片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女生們都打著赤腳。作爲西式教育的教會學校,怎麽會出現打赤腳拍畢業照的情況?王惠玑說,這是由于班上有個別女同學家境貧困,買不起鞋,只能赤腳上學。爲了不讓穿不起鞋的同學尴尬,大家拍照時索性集體打起了赤腳。不難看出當年平等友愛的精神,切切實實地影響到培英女校的女生。
王惠玑回憶說,那時母親每年會養一頭豬,到了開學的時候,就把豬賣了,作爲學費和校服費用。雖然是教會學校,她並不信教,學校這方面管得並不嚴,讓其得以學習到豐富的文化知識。
今年5月份,泉州幼高專迎來一位專門從廈門趕來的老太太王迪文。她生于1932年,爲學校捐出省吃儉用的30萬元。王迪文回憶說,1949年,作爲南下服務團成員,她從上海來到泉州,至今已有70年,1959年至1966年曾任泉州幼師(泉州幼高專前身)副校長。
培英女校培養出許多優秀人才,包括此前介紹過的新中國第一批女跳傘運動員之一王人駒女士。
這所有100多年曆史的學校,對許許多多獻身教壇的老師來說,都傾注深沉的情感。
平水廟3號
泉州郵電公寓:
西人住宅有遺迹
在平水廟3號泉州郵電公寓大院內,有一棟三層的白色建築,現在已是危房。雖然曾經粉刷,外廊紅磚立柱仍可見近現代閩南西洋結合的建築風格。大樓底層有半地下室,四周均有通風窗口,可以隔斷潮氣。陳笃恒先生回憶,幼年時曾和小夥伴們鑽進去玩過。
據黃方主任介紹,這棟樓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內涵。光緒二十二年(1895年),英國基督教長老會暨泉州惠世醫院在平水廟南側購地,建造英國長老會傳教士的牧師樓,也叫西人住宅區,作爲惠世醫院英國醫師及來泉傳教辦學的英國傳教士的宿舍。西班牙天主教傳教士任道遠也曾住此處。
民國時期,該住宅區系惠世醫院的産業。除住宅樓外,還有一個網球場。抗戰初期,爲了避免日寇飛機轟炸,球場地面曾繪有巨幅英國國旗。根據陳泗東先生生前回憶,1939年春,晉江縣長王笑峰曾借宿、辦公及避難于鄰近的陳仲瑾先生宅第書房。王縣長認爲有此西人住宅區(相當于租界)庇護,可保安全。
1952年8月惠世醫院被政府接辦後,産權及用途幾經變遷和調整,上世紀70年代劃爲晉江地區郵電局宿舍。
室內還有當年壁爐造型。(陳笃恒/供圖)
大樓後方二、三層與其它建築的連廊系後來擴建的,原來弧形嵌磚的窗楣也被掩蓋。
上世紀40年代,一群學生曾在這裏合影留念。
現場踏勘並比對民國時期的老照片後,黃方介紹說,該宿舍區原清末的建築現已不存,目前看到的這棟建築是上世紀40年代的樓房遺存。新中國成立後,該樓改擴建並加蓋一層,但一樓及室內仍部分保留原來的建築風貌,包括地下通風窗口、樓梯扶手及壁爐等等。
平水廟7號
井中井:
井底另有大乾坤
在平水廟7號後院,有一口在泉州古城內少見的井中井。此前采訪中在開元寺附近曾有聽聞,只是已被填埋。據陳笃恒先生回憶,這口井以前有幾個井口,井中有一個頗大的空間,在井底還掘有一個井口,這種構造方式,一是方便打水,可供遠近居民同時在一口井中取水;二是在幹旱時期,上面水井幹涸,下面井中仍有水可用。
陳泗東先生在文章中回憶,平水廟在近代比較偏僻,瓦礫遍地,其中還常見許多古代陶瓷碎片。居民掘地開墓,常有完整的唐宋瓷器出土。附近幾口大古井都有4個井口,可推測古代此處是人煙稠密的居民點。
井水很深,井中隱約可見另有空間。
7號內的湯吉英女士是山東人,來泉州幾十年,操一口流利的閩南語,她丈夫黃百甯是泉州老一輩著名攝影家,爲泉州攝影界、檔案界留下過許多珍貴的圖片資料。湯吉英女士說,以前這口井是附近居民公用,來打水的人很多,如今仍可取水澆灌花草。
拾遺
平水廟曾有一個供奉雷神的“雷公廳”,爲清末民初泉州城內的乞丐聚居處。此處曾是明清兩代軍隊營房,日子久了,泉州人就管這個地方爲“乞食營”。乞丐有自己的組織和頭家,每天上街討飯,晚上回平水廟,于是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歇後語:“乞食回平水廟——返營(贏)”,因“營”與“贏”諧音,成了“轉輸爲贏”的意思。
有趣的是,泉州收藏者陳建福先生還收藏一本清末民初雷公廳乞食營收支賬本(如圖所示,陳建福/供圖),其中記錄乞丐賣龍眼、治療眼疾、做普度的收支,十分詳盡。
清末泉州文人楊介人著有一部奇書《暢所欲言》,我國著名史學家、民俗學家顧颉剛曾說:《暢所欲言》裏的俗語及其涵蓋的民俗的事象、反映的泉州市井文化,很可注意。書中有一句俗語:“進賢起宮,乞食打達”(楊茂盛/供圖)。在古代鋪境制中,雷公廳地處奉聖鋪進賢境,這裏說的是進賢境的宮廟起建,是由乞食者來完成的。而在泉州別的鋪境,這類事情往往由德高望重的紳商來完成。這句俗語除了說明乞食者有組織能力,還有就地取材,不分高低貴賤把事情做好的意思。
平水廟22號,這裏曾出過一位舉人葉笃初,爲舉人陳仲瑾的鄰居。據陳泗東先生的文章回憶,葉笃初早年就考中秀才,補廪生(科舉考試中,成績名列一等的秀才稱爲廪生,可獲官府廪米補助)。後來陳仲瑾以童生赴考秀才,需要一個廪生來擔保身家清白,就是葉笃初擔保的。清代癸卯年(1903年),葉笃初中舉,令人扼腕的是,沒過幾年就去世了。
平水廟17號住著一位曾文耀老人,生于1923年,今年97歲,曾任泉州百貨公司下屬店的主任。他對一件往事記憶猶新,上世紀90年代初,有一個日本商人,在幾個台灣人陪伴下尋訪至此。這個日本人從家族史中得知自己的先輩曾在中國東南一處教堂傳教,後來尋訪很久,終于打聽到就在泉州平水廟,于是來曾文耀老人家探訪。老人確認有此事,但教堂已拆,無迹可尋,日本人只得空手而回。
日本商人臨走前表達謝意,還給曾文耀老人留下一張名片。
17號門前“龍山紅樹”石匾是曾文耀老人于1982年所立。“龍山紅樹”取自唐末詩人章碣七律《癸卯歲毗陵登高會中贻同志》,詩中有“鳳笙龍笛數巡酒,紅樹碧山無限詩”一聯,充滿詩情畫意。
在平水廟三岔路口,有一棟頗有年代感的建築,這是當年泉州卷煙廠大樓。1956年,泉州市內三個煙絲聯産處集中,成立泉州煙絲廠,1985年改名爲泉州雪茄煙廠,1992年改名爲泉州卷煙廠。如今泉州卷煙廠已不複存在。
刺桐、桑蓮、雙塔、古城,這些品牌的卷煙是許多泉州人早年的記憶之一。
在平水廟,還可以看到“長城尋呼機”的字樣。上世紀90年代,在手機興起前,這裏生産的長城尋呼機是社會上時髦的電子産品。
時光永在流逝,沉澱下來的,是那些影響至今的傳奇故事和風雲人物。這條僻靜的小巷留下豐富的人文典故,在漫長的時光中,時讀時新。
注:本文在撰寫過程中,得到開元社區、蔡永懷、楊茂盛、黃方、陳笃恒、李芬、陳金通、吳綿、王惠玑、王迪文、曾文耀、曾建民、許麗璇、曾華麗等諸位先生、女士及老宅後人大力協助,在此一並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