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16日文章稱,醫治老年病患須考慮另六大因素。
報道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65歲以上被稱爲老年人。針對老年人疾病的發生、發展的規律及治療方法有專門的醫學學科,稱之爲老年病學。隨著人口老齡化,多數老年人患心髒病、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也將有所轉變。
2022年5月12日,巴西聖卡塔琳娜州,100歲高齡的沃爾特·奧思曼在同一家公司職業生涯最長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旁邊合影留念。(歐洲新聞社)
傳統的治療模式講究的是精准診斷,對症下藥,藥到病除。但在治療老年病人時,我們要考慮更多因素:
1.多種病症:約70%的年長者會合並兩種及以上的慢性病。
2.虛弱:虛弱是由于多個生理系統失調,生理儲備和防禦能力喪失,因此更容易導致各種病況和不良預後的狀況發生。
3.多種用藥(服用4種及以上藥物):吃藥多會增加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造成不良反應的同時,也會增加藥物開銷且降低依從性(指病人按醫生規定進行治療、與醫囑一致的行爲——本網注),加大患者的心理壓力。
4.認知障礙:老年人可能因大腦功能退化而引發嚴重的學習或記憶障礙,同時伴有失語、失智甚至妄想、産生幻覺等情況。此時,他個人的自我保健管理和治療依從性會大打折扣。
5.功能狀態:同齡老人會有不同的功能狀態。老人的功能狀態可直接影響病情的管理、治療的依從性、到醫院複診的能力及並發症發生率的風險等。老人的病況本身也可能影響他個人的狀態。比如,患有心絞痛的病患可能會無法長期維持獨立生活和保持生活質量。
6.治療護理目標時的理念:在接受治療時,老年人可能對個人的長壽並不太在意,更多是考慮生活的質量。病患的意願應受到尊重,因此醫生在溝通方面也應與病人共商決策,讓他們享有絕對行使決定的權利。醫患雙方的“共享決策”和“以病人爲中心”的理念在年長病患中更爲重要。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