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青亭 北京報道 11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並主持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時,正式宣布建立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這是今年我國最重大的周邊外交行動,確立了雙方關系史上新的裏程碑。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經過近30年共同努力,雙方政治互信明顯增強,各領域務實合作成果豐碩。雙方都認爲中國-東盟關系已成爲東盟同對話夥伴關系中最富內涵、最具活力的一組關系,發展前景廣闊。
據海關統計,中國—東盟雙邊貿易由1991年的83.6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6852.8億美元,年均增長16.5%,比同期中國外貿整體年均增速高出3.4個百分點。自2020年以來,中國和東盟互爲最大貿易夥伴。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對東盟進出口4.08萬億元,增長21.1%。
過去30年,中國東盟關系經曆了哪些重要節點?密切的經貿合作給中國和東盟分別帶來了怎樣的機遇?接下來,雙方將如何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即將于明年1月1日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將給區域經貿合作帶來哪些新的機遇?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甯甯于11月24日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專訪。過去30年,他一直是中國東盟關系飛速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和記錄者,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過去30年中國東盟關系不斷邁上新台階
21世紀: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雙方都認爲中國-東盟關系已成爲東盟同對話夥伴關系中最富內涵、最具活力的一組關系。作爲中國東盟關系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和記錄者,在你看來,中國東盟關系在過去30年經曆了哪些重要的節點?
許甯甯:30年來,中國和東盟關系不斷取得突破性發展,各個方面的務實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就我的感受而言,主要有這麽幾個年份:
第一個節點是1991年雙方建立對話夥伴關系,這是雙方整體關系的重大開端,也是中國對外開放和發展睦鄰友好關系的一個裏程碑。自此之後,雙方不斷磨合,在摸索中開展合作。當時,東盟與其他一些大國已經形成比較密切的合作關系,比如,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就與東盟建立了對話夥伴關系,在東盟國家已有大量投資,並且經營時間也比較長。
第二個節點是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當時,中國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舉措深深贏得了東南亞國家的好評,包括確保人民幣不貶值、擴大從東盟進口,對支持東盟國家彙率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當時,美國是隔岸觀火,甚至利用一些國際組織給東盟國家開出控制其經濟的“藥方”;而作爲東盟最大貿易夥伴的日本則讓日元大幅貶值,在整個地區金融嚴重動蕩的情況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98年,我在主持第二次中國東南亞經貿合作研討會時,東盟國家的駐華大使拉著我的手表示感謝,稱贊中國是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和東盟在金融危機期間的合作是雙方開展命運共同體建設的真實寫照,也使得雙方關系取得重大進展。在1998年、1999年,中國從東盟國家的進口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遠遠高于東盟和傳統貿易夥伴增速,這也使得東盟看到了中國大市場的好處。這是後來東盟願意跟中國開展自由貿易區建設的一個重要背景。
第三個節點是2002年雙方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是我國與外部簽署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是一個創舉。在我們于2000年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中國還沒有加入世貿組織,對于自由貿易協定也在探索階段。但經過可行性研究後,雙方堅定地認爲,讓90%以上的産品實施零關稅,將有利于雙方的經濟增長。在2002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後,雙方不斷地細化條款,實現了貨物貿易市場、服務貿易市場和投資市場的三大開放,使得中國和東盟經濟越來越融合。從政治角度看,這個協定達到了以利促利、以力增力的效果。
第四個節點是2003年雙方建立戰略夥伴關系,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一年簽署的自貿協定。從2008年到2018年,中國和東盟所有國家都分別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其中,與新加坡確立了“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系”。
第五個節點是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雙方90%以上商品實施零關稅,極大地推動了雙方的經濟合作。
還有一個節點是2013年中國國家領導人在印尼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8年來,這個倡議使得中國東盟合作全面深入,開展了一系列務實創新合作。
中國東盟將啓動自由貿易區3.0版建設
21世紀:這一關系的強勁發展分別給中國和東盟帶來了怎樣的機遇?
許甯甯:一是貿易投資的擴大,給區域經濟注入了活力。現在,雙方互爲彼此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在東盟的投資也在迅速擴大,尤其是近8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進展。2020年,在疫情蔓延的不利形勢下,中國和東盟的貿易,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都取得逆勢增長,雙向投資也實現增長。東盟主要是由新興市場國家組成,特別需要擴大投資,也是一個以外向型經濟爲主的地區,對外貿易對它來說很重要。中國和東盟之間快速發展的貿易投資關系,給東盟經濟增長注入了活力。得益于中國和東盟經濟的不斷融合,整個東亞、南亞地區的經濟也取得了不斷增長,包括日本、韓國和印度,給世界經濟也帶來了好處。
二是有利于中國企業通過東盟開拓更廣闊的國際市場。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東盟投資不斷增多,其中一個原因是有些發達國家給東盟提供了貿易優惠安排,比如“普惠制”待遇。東盟與一些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而中國跟這些國家沒有簽,比如像越南同歐盟、東盟同印度。因此,通過在東盟國家建立生産基地,中國企業可以利用東盟豐富的勞動力和自然資源,並享受發達國家提供的關稅優惠,出口輪胎、箱包等産品。而且爲了吸引外資,東盟國家常常提供優厚的投資條件,比如10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對東盟來說,中國的投資不僅推動了産業升級、資源的利用,促進了就業,也擴大了向其他國家的出口。
21世紀:11月22日上午,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中國東盟正式宣布建立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習主席還就未來的中國東盟關系提出5點建議。這對于雙方在後疫情時代深化經貿合作有怎樣的積極意義?如何理解習主席提出的“盡早啓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建設”?
許甯甯:這5點建議是從當前雙方的重大關切、合作的重大需求和發展趨勢提出來的。比如,疫情使得一些東南亞國家貧困人數增加,而中國在減貧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因此,習主席提出要加強減貧領域的交流合作。再比如,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與東盟提出的“印太展望”開展合作,這是東盟非常願意看到的事情。
對于“盡早啓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建設,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中國和東盟都在積極倡導多邊合作、自由貿易。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是雙方在2002年簽署的。此後,國際經貿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雖然我們也對這個協定進行了升級,但仍不足以全面反映新的形勢。因此,中方提出要進一步提升自貿協定的水平,打造3.0版自貿協定,主要涉及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數字經濟,二是綠色經濟。這不僅是出于現實的要求,也是以創新引領合作的要求。這也將引領本地區的自貿區升級。除了中國之外,東盟也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簽署了自貿協定,並也在與這些國家實時升級自貿協定,比如與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打造2.0版自貿區, 但中國現在提出的是打造3.0版自貿區,對本地區自貿協定的升級起到了引領作用。在這方面,中國是有有利條件的,不僅具備最完善的工業體系,而且在疫情暴發後率先實現複工複産,還與東盟國家比鄰而居,交通便利。
中國東盟産業鏈高度互補,合作大于競爭
21世紀:近年來,關于“東盟將取代中國成爲世界工廠”的討論一直不絕于耳。在你看來,東盟和中國未來會不會在制造業領域出現激烈競爭?疫情暴發之後,很多企業都在重新思考供應鏈安全的問題。你怎麽看亞洲供應鏈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
許甯甯:有關“有些東盟國家會跟中國在制造業方面形成激烈競爭”的言論完全是炒作。實際上,雙方的制造業互補性很強。比如,在電子産業方面,新加坡、馬來西亞比較發達,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由發達國家的企業在那些國家設廠,它們跟中國之間也有貿易往來,是基于跨國公司在中國和東盟國家産業布局的需要,因爲中國和東盟已經實現了零關稅。在汽車産業方面,東盟國家都不具備優勢,而日本、德國企業在那裏設有生産基地,中國企業也進入了,因此,這是中國企業和西方企業之間的競爭,但其實各自瞄准的市場並不相同,中國的工程汽車在當地就很有性價比的優勢。在服裝産業,中國的産業鏈完整,而且各種輔料齊備,很多以服裝爲支柱産業的東南亞國家還需要從中國進口原料,雙方的互補性很強。再加上有些國家對中國實施關稅壁壘、市場壁壘,使得不少中國服裝企業選擇去東南亞設廠,甚至把很多配套企業搬到了當地。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跟東盟國家的200多個行業商協會都有聯系,包括服裝、食品、機械行業,我們都有聯系。我們打了30年交道,談不上激烈競爭。如果說有一些競爭的話,有些鋼鐵協會可能擔心中國鋼鐵業對他們的沖擊。中國確實向東盟出口很多鋼鐵産品,因爲東盟國家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鋼鐵的需求量很大。雙方的鋼鐵協會就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現在,一些中國鋼鐵企業也在印尼、馬來西亞進行了投資,這對這些國家鋼鐵産業的升級是有幫助的。
21世紀: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在深化中國—東盟産業合作方面有怎樣的潛力?
許甯甯:國際貿易陸海新通道是典型的共建“一帶一路”的産物,它起源于中國的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中國—東盟互聯互通,尤其是由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輻射出去,向南就是國際貿易陸海新通道(最初叫南向新通道)。這個經濟走廊的建設涉及整個中南半島,可以通過中歐班列把産品銷往歐洲,是一個重大的務實創新,有利于各方充分利用産業互補優勢。隨著中國和新加坡的合作不斷深入,雙方領導人都表示,歡迎更多東盟國家參加,以使這個通道更加完整。在這方面,去年的瀾湄合作領導人會議通過了關于瀾湄合作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對接合作的共同主席聲明。 另外,我們也把一些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走廊建設跟它結合起來,比如中國和越南的“兩廊一圈”經濟走廊建設、中國與老撾的經濟走廊建設、中國與緬甸的經濟走廊建設,以及將于12月2日通車的中老鐵路。
RCEP有望明年1月初在15國全面生效
21世紀:11月2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保管機構東盟秘書處發布通知,已達到協定生效門檻。它的生效對于促進區域內貿易投資增長有怎樣的意義?對于中日韓自貿區的建設有怎樣的幫助?
許甯甯:RCEP由15國組成,是多邊合作和自由貿易相結合的一個典型産物,是我們在世界經濟增長低迷、個別國家實施貿易保護背景下,爲共同挖掘區域經濟增長潛力的一個重大舉措。它對于推動整個亞太經濟一體化,對于本地區繼續引領世界經濟增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0個國家走完國內程序後,它將于明年1月1號正式生效。現在,還有一些國家還沒有完成國內審批程序,但預計將在12月底之前宣布完成這些程序。
現在大家關注的是緬甸的問題。東盟對緬甸局勢有一個5點共識,有些國家認爲緬甸沒有認真履行這些共識,因此正在對緬甸施加一定壓力。實際上,緬甸已在今年4月向東盟秘書處通報完成國內審批程序,但東盟秘書處還沒有宣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爲這5點共識。但即便如此,相信緬甸最終還是會在1月1日前被納入生效之列,因爲10月召開的東盟峰會發表的主席聲明指出,緬甸仍然是東盟大家庭的成員之一,緬甸局勢不影響東盟經濟共同體建設。因此,我的判斷是,到了明年1月1日,15個國家都會開始執行這個協定。
各國都充分意識到RCEP將給各國貿易投資帶來好處,因爲“原産地累計規則”將極大地增進整個區域內的貿易,從而促進投資增長。不僅如此,RCEP生效以後還能帶來更多的區域外的投資,擴大區域各國對全球的國際貿易。
RCEP的生效對于中日韓自貿區建設肯定會起到推進作用,這個協定首次讓三國確立了自由貿易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之所以進展不大,政治因素大于經濟因素,(中日韓自貿區對三國)在經濟上是有利的,它們在政治上需要增進互信。
21世紀:中國已宣布正式申請加入CPTPP。在CPTPP11個成員中,有4個是東盟國家。這些東盟國家是否會支持中國加入CPTPP?最近,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美國現在不會重返CPTPP,計劃在明年初啓動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這是否會對中國東盟經貿合作造成幹擾?
許甯甯:這四國是新加坡、文萊、越南和馬來西亞,據我所知是沒問題的,它們很高興有更大的市場參與進來。
對于美國提出的“印太經濟框架”,美國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遏制中國在本地區的影響力,擴大它自己的影響力,二是維護美國在本地區的商業利益,美國目前是東盟第一大外資來源國。至于會不會對中國東盟合作構成幹擾,由于這個框架還沒有提出具體內容,還有待觀察。但基本上來說,這個經濟框架是爲美國的“印太戰略”服務的。美國一直強調要做全球領導者、地區領導者,這可能會與東盟在本地區的中心作用發生沖突。因此,如果美國的“印太戰略”與東盟的“印太展望”發生沖突,即便個別東盟國家會支持美國,東盟作爲一個整體也不會做出積極響應的。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聯合聲明就明確指出,東盟印太展望旨在強化東盟共同體建設,不是要建立新的機制或取代現有機制。這句話非常重要,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是要讓東盟的“印太展望”和“一帶一路”倡議進行對接,而不是要像美國一樣建立一個新的機制。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