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校長匡光力
安徽省辦的大學,一定要爲安徽省培養急需的人才,一定要爲安徽産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科學研究絕對不可能是閉門造車,必須與國際高手加強緊密合作交流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周暢
她身處中部地區,身上滿載人文風采,卻憑理工成就華麗轉身建設“雙一流”;她身懷創新基因,搭平台建學院,探索學科交叉融合;她連接長三角、放眼全世界,爲社會發展培養最需要的人才——她,就是坐落于科教名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大學。
近日,安徽大學校長匡光力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表示,安徽大學處在發展的轉型階段,順應社會和國家發展需求選擇主建的學科方向,搭建多個新型研究院、學院,積極探索學科交叉融合。未來,安徽大學將繼續秉承“至誠至堅、博學笃行”校訓,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不斷奮力前行,追求卓越。
安徽大學磬苑校區 安徽大學供圖
華麗轉身的“雙一流”建設
《瞭望》:安徽大學作爲一所綜合性院校,爲何會選擇“材料科學與工程”這個理工類專業進行“雙一流”建設?
匡光力:2017年國家啓動“雙一流”建設,我在當年3月來到安徽大學擔任校長。在這個關鍵時期,安徽大學的“雙一流”建設怎麽做?在安徽的創新發展中,安徽大學該起什麽作用?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基于此,安徽大學在班子內部先交流意見,後來又邀請幾十位院士、中國社科院的同志、其他大學的黨委書記和校長等,集中到安徽大學召開戰略咨詢會議,在集中專家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凝練了發展的思路和方向,形成安徽大學“雙一流”建設方案。最終,我們選擇把材料科學與工程作爲一流學科來建設。
安徽大學是一所綜合性院校,起初選擇這個方向時,很多人都替我們捏一把汗。因爲材料科學與工程在安徽大學原本比較薄弱。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它只有C級。跟本校內部比,當時本校學科評估中有7個學科被評爲B級;跟學校外部比,全國很多大學都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且辦得很強。在此背景下,我們把這個專業作爲安徽大學的主建學科,是“背水一戰”。
但我們始終有這樣一種想法:安徽辦的大學,一定要爲安徽省培養急需的人才,一定要爲安徽産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安徽大學要在安徽的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再加上我有長期在“科學島”(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工作的經驗和背景,所以希望能促進大學跟科研機構更好融合。“科學島”的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就跟材料研究有關。利用這個外圍條件開展材料研究,是非常有利的。安徽大學的發展可以通過借力外部優勢的方式,把科教融合、協同創新這篇文章做起來。
因此,我們最終選擇把材料科學與工程中的功能材料與器件,通俗點說是集成電路材料與技術作爲發展的主要發力點。現在回頭看,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因爲安徽把集成電路産業作爲主打的高新技術産業來發展。
《瞭望》:選定了方向之後,具體是如何建設的?
匡光力:一是搭建“3+1研究院”。校內搭建了物質科學與信息技術研究院、徽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院、創新發展戰略研究院。校外和合肥市聯合,共建安徽大學綠色産業創新研究院。“3+1研究院”對我校的學科發展、人才凝聚和培養發揮了很大作用。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物質科學與信息技術研究院,它主要是爲了支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發展而建立。我們著力在研究院搭建最好的研究條件,爭取和投入了很多經費,依托于此吸引和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學者。
二是吸引人才,培養優質的師資隊伍。我們原有的師資隊伍比較薄弱,近年來我們邀請了將近20名教授和研究員作爲“雙聘教授”來到安徽大學。他們來了以後,能夠把整個的學科方向帶動起來,比如請“雙聘教授”出面動員,吸引一批在美國、新加坡實驗室的人才,將人才不斷彙聚到安徽大學。近三四年,我們引入了500多名博士及以上的優秀人才,其中材料科學方向的就有200多個。
同時,讓“雙聘教授”起帶頭作用,幫助年輕同志盡快上手把工作做起來。這樣,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安徽大學就走上了一個良性循環道路。如今我們正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大品牌隊伍,這離不開“雙聘教授”發揮的作用。
三是雁陣式發展,文理工科全面發展。安徽大學是一個文理工科全面發展的綜合性大學。一個大學的健康發展應該是雁陣式的,要有一兩個學科引領,也要有其他學科跟上去。爲了避免文科沒有得到應有發展,我們把徽學與中國傳統文化作爲培育的第二選手。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去年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社會與政治學院近年引進了一批重量級學術帶頭人,社會學系今年剛剛拿到一個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從現實産出看,我們取得了不俗成績。以往社會各界對安大的印象是理工科水平一般。2017年春,安大的自然指數排名在全國高校中是第115位,最近我們最好的排名是第59位。自然指數方面的成績之所以能取得快速進步,大部分要歸功于材料科學與工程這個學科的成果。
搭平台建學院 探索學科交叉融合
《瞭望》:安徽大學如何探索學科交叉融合?
匡光力:現在的學科發展方向再也不是對傳統學科方向的簡單延續,必須通過學科跟學科之間的關聯、合作來開展一些研究,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像現在的集成電路材料,它包含物理、材料、化學、電子技術等研究領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材料研究,而是多個學科交叉融合後形成的新學科方向。
爲了促進交叉創新,前面有提到安徽大學成立了“3+1研究院”。目的都是爲了促進多學科交叉,讓不同學科的學者坐到一起,共同就現實問題展開研究。事實上,現代的科學研究如果沒有交叉創新,基本上很難出大的成果。
學校在這方面還做了許多努力,如跟合肥市共建互聯網學院。互聯網技術本來就是信息技術、傳感器、網絡安全、人工智能等綜合起來的一個學科方向,互聯網學院也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學院。另外,我們還成立了集成電路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這都是從原來的學院中間分出幾個專業和方向,成立一個新的學院,再在學院裏面成立一些其他專業,打造一個新的交叉學科,也就是現在說的“新工科”。
人工智能、集成電路、互聯網這些領域的人才需求很旺盛,供不應求。安徽大學成立的三個新工科學院,將滿足社會上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總體來說,安徽大學正抓住機遇,通過建設大的科研平台,讓學校多學科方向的師生有機會共同展開合作,促進科研攻關。
《瞭望》:安徽大學是如何讓學科發展、辦學方式與國內國際對接的?
匡光力:近些年安徽大學處在發展的轉型階段,我們根據安徽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及時調整了學科方向和辦學重點。
在辦學模式方面,通過建設研究院的方式,使學科研究的條件相對集中,打造出最好最先進的條件,並使我們的教師隊伍迅速得到充實和優化。只有依托于高水平的學科研究平台和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才能夠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
在辦學方式方法方面,爲了培養學生國際化的視野,我們引導很多學生去國外學習,也跟國外的研究機構合作共建實驗室、研究中心。一個重要的例子就是,安徽大學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共建安徽大學紐約石溪學院。我們想通過這種合作辦學的形式,了解國外大學的課程選擇和培養方法,同時也讓學校的年輕學者和老師,跟對方展開更多學術合作與交流。科學研究絕對不可能是閉門造車,必須與國際高手加強緊密合作交流。只有了解別人的思想和科研動態,再去自己努力突破,才有可能做出超越別人的成果。
安徽大學還在海外承辦了四所孔子學院、九個中國中心,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洲和中亞、東亞、南亞等地,目的是爲了滿足當地人民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的需求,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增進中外人民友誼,服務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的孔子學院、中國中心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在當地起到了很好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也加強了安徽大學和海外高校之間的聯系,促進了學校之間教育、文化的交流,也給雙方師生提供交流和了解的機會。
“千人一面”“千校一類”不可取
《瞭望》:高校應該培養什麽樣的人才?如何培養?
匡光力:作爲校長,需要思考的幾個大問題正是——高校要培養什麽人?爲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我覺得立德樹人是學校的一個根本任務,要牢記在腦子當中。從某種程度講,這比做學術研究和專業建設更爲重要。因爲高校首先是要培養人,然後是做學術,再通過學術研究成果服務社會。
具體而言,首先要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要爲黨培養人,爲國家培養人。人才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熱愛我們的國家、擁護黨的領導,認同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這是第一位的。
第二是專業培養。在培養學生時,打牢紮實的專業基礎、培養寬廣的視野很重要,所以我們特別注重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安徽大學在教育部的“雙萬計劃”中,獲得3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這個成績在安徽省高校中遙遙領先。
第三是勞動教育。學習之外,我們注重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通過勞動讓學生樹德、增智、強體、育美。學校正在對後勤進行改革,把後勤的某些工作,比如綠化、保潔、餐飲等,適當分出來一部分作爲學生勞動課的內容,將勞動課與思政課有機融爲一體,給學生提供一個通過勞動得到鍛煉的機會。
《瞭望》:作爲全國政協委員,今年的提案主要關注教育的什麽方面?
匡光力:我今年的提案中有一個是分類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我認爲大學不能搞成一個模子,“千人一面”“千校一類”是不可取的。學術型大學和應用型大學的培養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從條件建設、教學方法、教師配置等各方面都應該不一樣。對于大學的評價標准,不能按照一個模式去套,應該體現出不同。
分類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是打造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的基礎。但目前支持高水平大學分類發展的政策體系還不完善。因此,我在提案裏建議:
一是做好高水平大學分類建設的頂層設計。明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等學校的建設標准,明確政府相關部門在支持高水平大學分類建設中的任務。
二是構建高水平大學分類建設的協調機制。由省級政府構建高水平大學分類建設的統籌協調機制,建立由教育、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相關單位共同參與的聯合協調機制,構建推進高水平大學分類建設合力。
三是建立高水平大學分類建設試驗區。在長三角地區(如安徽、上海)建立高水平大學分類建設試驗區,加強政策支持,共享優質資源,高標准、高質量推進高水平大學分類建設。同時,進一步完善評估體系,抓實試點工作評估,將好的經驗逐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