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海軍兩棲攻擊艦“阿德萊德號”。
據《澳大利亞防務雜志》網9月5日報道,澳大利亞海軍已派出30年來最大規模海上作戰群,准備參加一系列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舉行的、代號爲“印太奮鬥-2017”(Indo-Pacific Endeavour 2017)的軍事演習。
爲了此次演習,澳大利亞海軍幾乎精銳盡出,艦隊由新服役的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阿德萊德號”(HMAS Adelaide L01)擔任旗艦,還包括4艘護衛艦和1艘補給艦。“阿德萊德號”于2015年進入澳軍現役,滿載排水量近26000噸,可搭載1100名武裝部隊人員、100輛裝甲車和12架直升機,與其姊妹艦“堪培拉號”是澳海軍現役最大的主戰艦艇——比澳軍此前報廢後賣給中國公司的“墨爾本號”航母還要大。該級艦采用了全通飛行甲板和島式上層建築,融合了兩棲攻擊艦與輕型航母的特點,可搭載運輸及武裝直升機、氣墊登陸艇,並具備搭載F-35B的潛力,可大幅提升澳軍的海外兵力投送能力與兩棲戰力,所以也被稱爲戰略投送艦。
據報道,“印太奮鬥-2017”演習將從9月4日持續至11月26日,曆時近3個月。澳軍在演習期間,還將出訪包括日本、韓國、菲律賓、文萊、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柬埔寨和印尼在內的多個國家。通過地圖可知,除越南之外,澳軍艦隊將訪問幾乎所有隔南海和東海與中國相望的國家。
在今年6月初舉行的香格裏拉對話會上,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在開幕晚宴做主旨發言時雖很少提及南海,卻反複提及“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句中國俗語,稱要使池塘裏的大魚和小魚自由、安全地遊動,需要遵循這片池塘的“法律規則”。
但正如澳國立大學戰略與國防研究中心主任布蘭登·泰勒在特恩布爾演講前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所說,如何在中美之間找到自己的位置,是澳大利亞國內激烈討論的話題。特恩布爾在發言中避開這個辯論,堅持澳大利亞不需要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
據澳媒5日報道,澳大利亞國防部長佩恩在澳軍艦隊出發時表示,“印太奮鬥-2017”演習的主旨是促進地區安全合作,並未直接提及南海問題,但她也表達了遵守國際法,以及所有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則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陸軍與空軍也派出部隊參與此次遠航演習,可以說是對其兩棲作戰及三軍協調能力的一次很好鍛煉。佩恩表示,此次遠航已經籌劃了超過12個月的時間,有超過1200名軍人參與,是澳軍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規模最大的海上部署。
近年來,澳大利亞對海軍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澳軍不僅每年與美日等國舉行大量軍事演習,而且特恩布爾總理今年5月還發表聲明稱,澳方將在未來幾十年內投資890億澳元(664億美元)實施海軍造艦計劃,包括12艘新型法國潛艇和澳第一型宙斯盾艦“霍巴特”級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