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 楊建正 攝
垃圾分類新規實施已滿百日,上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居住區垃圾分類達標率快速提高,三季度居住區達標率已由去年年底的15%提升至80%。
在不久前舉行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議上,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指出,要充分認識生活垃圾分類的重要性、緊迫性、艱巨性,著力破解源頭減量、全程分類、末端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中的瓶頸問題,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再上新台階。
源頭減量被再度提及,重要程度可見一斑。作爲垃圾分類各項工作中的關鍵一環,愈來愈多針對垃圾減量的妙招也開始被發明、推行。
源頭減量可大大減輕後期壓力
在網絡上曾流傳個段子:如果你在外賣上下單羊肉串就不能叫做“撸串”,因爲他們的羊肉串已經變成了“羊肉呂”。
“羊肉呂”是什麽東西?其實,“羊肉呂”就是羊肉串,因爲簽子要分類回收,所以很多人點外賣吃羊肉串時都特意跟店家注明:不要簽子,“串”字裏的那根“簽子”沒了,可不就變成“呂”了嗎?
這樣段子的出現和“無需餐具訂單”陡增,是上海市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以來的縮影。某外賣平台數據顯示,僅在上海實現垃圾分類的頭一個月,平台的無需餐具訂單增長迅猛,無需餐具訂單環比6月同期,提升了471%。
圖說:外賣小哥送餐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劉歆 攝
隨著垃圾分類全面推進,市民的生活習慣也隨之發生改變。垃圾減量這一概念開始真正的走入人心,不僅利于分類也有助于節約資源和環保發展。
“源頭減量”,其實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有明確而具體的闡述。《條例》明確,市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制定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以及無害化處置的政策,協調生産者責任延伸制度的落實,研究完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機制。而單位和個人也應積極參與綠色生活行動,減少生活垃圾的産生。
業內人士表示,垃圾減量可以細分爲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再利用兩方面。前者是指從生産環節就減少垃圾的産生,比如在超市中常能看到“過度包裝”,一大盒鐵皮楓鬥禮盒裏面只有24包如撲克牌大小的紙包沖劑,一盒月餅包裝得比月餅更精美。
記者曾經從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召開“包裝減量回收利用”圓桌會議上獲悉,城市生活垃圾中超過1/3是包裝性垃圾,包裝廢棄物的體積更是占固體廢棄物的50%。如果能將這部分包裝垃圾“消滅”在源頭,後期的分類和處置,壓力將大大減輕。
垃圾減量的一大體現就是可回收物的回收量。上周,市綠容局發布數據,至9月下旬,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達5605噸/日,而在5月、6月和7月,這一數據分別爲3300噸/日、4000噸/日和4400噸/日,說明可回收物正逐月增加。此外,兩網融合“點站場”的體系建設也成效明顯,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務點12100個、中轉站169個、大型集散場9個。
倒逼蔬菜生産基地做好源頭減量
上海每天産生的各類垃圾中,濕垃圾占比不小,且各類形式多樣,大大小小的菜市場正是濕垃圾的主要來源。如何從源頭開始,減少濕垃圾的數量?上海的批發市場、小菜場、超市和智慧微菜場已經行動起來,紛紛采取各種措施,把濕垃圾減下來、管起來,減少市民在家分類的麻煩。
在江楊農産品批發市場,每天有1800噸的蔬菜在這裏成交,果皮菜葉等濕垃圾和過期食品等不可食用的廢棄物,日均産生30噸左右。這些濕垃圾如果全部采用環衛公司收運後填埋或焚燒的處理方式,不但成本更高,也無法有效地資源化利用。去年3月開始,江楊農産品批發市場和蚯蚓基地對接,把經過分揀的果皮菜葉和冷凍後的“垃圾肉”交給專人回收,送到蚯蚓孵化養殖基地,變成蚯蚓的“口糧”,明顯減少了濕垃圾的數量。
圖說:菜市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劉歆 攝
農産品到了小菜場,集中處理也是給消費者家中的濕垃圾減量。九華集團上海美天副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志君說,有條件的菜市場都會加裝濕垃圾處理設備。“有些居民就會選擇在小菜場裏挑揀好蔬菜,直接把菜皮留下來,給我們統一處理。”
此外,上海市場的高標准也在倒逼外地蔬菜基地達到垃圾減量的最終目的。記者了解到,上海日常消費蔬菜70%由外省市生産基地供應,綠葉菜以外的蔬菜達90%以上。這些蔬菜長途來滬,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散裝,成筐運輸,一種是分揀、包裝後的小包裝蔬菜,前者可能産生更多黃葉、爛葉,增加濕垃圾的數量。上海市民如今越來越青睐小包裝的蔬菜和禽肉,倒逼生産基地把粗放的大筐菜變成精細的包裝菜,不可食用部分變少了。
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環衛處副處長齊玉梅此前曾表示,上海全市的濕垃圾預測未來每天可以分出6300到6400噸,菜場一天可能會達到1300噸左右:“可以通過蔬菜生産基地,更進一步地在進城之前就做好源頭的減量。”
記者從市商務委了解到,從2016年開始,上海聯手山東、江蘇、海南、雲南等省共建外延蔬菜基地,並制定《上海市外延蔬菜基地生産經營評價指南》,其中就明確要求,供滬蔬菜要實施包裝化。通過分揀、分級以及包裝化,不但提升了産品的標准化和安全程度,也減少了濕垃圾的産生。
此外,食行生鮮、叮咚買菜、盒馬等新零售平台紛紛引導“淨菜上市”,也是垃圾減量的“能手”。
“在我們平台銷售的蔬菜目前已經基本做到精包裝,也就是無爛葉、無黃葉、無泥土,市民只要簡單清洗切配後就能下鍋,基本上不用挑挑揀揀。”食行生鮮上海公司負責人高海峰告訴記者,不僅是蔬菜,鮮魚也會去腮、去鱗、去內髒後再銷售,減少家庭濕垃圾的數量。而每天數噸的菜葉、內髒等會直接從生産基地運往合作的牛場、雞場、飼料企業,從源頭上合理處理濕垃圾。“下一步我們還會從配送包裝上入手,使用可循環利用或可绛解的材質,不增加居民家中的幹垃圾。”
市商務委副主任諸旖表示,市商務委正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配合綠化市容部門加強菜市場垃圾分類宣傳指導和推進落實工作。“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要求,菜市場要合理規範設置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同時發揮菜市場流通主渠道宣傳效用,引導經營者主動開展垃圾分類投放,落實菜市場分類分揀及駁運收運對接職責。此外,繼續倡導社區智慧微菜場‘綠色消費’,鼓勵源頭分揀分級、清洗包裝、冷鏈配送等技術轉型,推進‘源頭減耗’,引導‘淨菜上市’。 ”
外賣平台快遞企業倡導用戶環保
在各類垃圾中,塑料垃圾的關注度非常高。如何讓塑料包裝、外賣快遞循環利用等問題一直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問題之一。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指出,在産品包裝方面,企業應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産生,而市場監管部門則應對此進行監督管理。快遞業應制定綠色包裝標准,快遞企業應使用電子運單和環保箱(袋)、環保膠帶等環保包裝,寄件人則鼓勵使用可降解、可循環使用的環保包裝。電子商務企業則應提供多種規格封裝袋、可循環使用包裝袋等綠色包裝選項,並運用計價優惠等機制,引導消費者使用環保包裝。
圖說:快遞紙箱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
不少企業陸續推出紙箱回收循環利用政策,針對月餅過度包裝問題産生的大量禮盒進行公益回收。例如,當京東物流快遞小哥上門送貨時,消費者就可將自家閑置紙箱交給快遞員,由快遞員帶回並統一回收利用。爲了鼓勵消費者積極參與,京東物流會將相應京豆發送至消費者賬戶,攜手推進紙箱的循環利用。京東物流將利用大數據對回收紙箱進行數量和品質監控,在站點開辟回收紙箱專區,確保對紙箱進行最合理的分類和再利用。
美團、餓了麽兩大外賣平台也出台政策鼓勵用戶從源頭進行“垃圾減量”。
爲了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美團外賣于2017年8月30日上線“無需餐具”選項,倡導用戶在點餐時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今年7月1日起,隨著《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美團外賣將選擇“餐具數量”成爲用戶下單前的必選項,且在用戶點選“餐具數量”的時候,鼓勵選擇“無需餐具”。
另外,爲減少一次性塑料餐具、包裝袋給城市環境造成的壓力,在長甯區龍之夢試點“以紙代塑”,共有超過110家商戶參與其中。
爲了鼓勵用戶和商戶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從源頭做到垃圾減量,餓了麽也制定了相應政策——推出藍色星球計劃,鼓勵用戶點外賣時選擇無需餐具,建立業內首個針對外賣包裝材料的可持續標准,同時落地了外賣塑料回收閉環的首個探索性項目。
他山之石:國際經驗可借鑒
要想做好源頭減量,還有哪些優秀經驗可以借鑒?
放眼全球,不少國家都非常重視“垃圾減量”。比如瑞典,有一項“押金回收制度”,消費者在購買瓶裝飲料時,須支付一定數額的押金,一瓶15克朗的可樂實際上是13克朗的可樂費+2克朗的瓶子費。喝完後,消費者可以將瓶子投入超市門前的“瓶罐專用回收機器”,並拿回押金,因此鼓勵回收再利用。而家家戶戶院子裏的枯枝落葉,也不能隨意丟棄,必須裝在專門的袋子裏回收,由政府統一處理再作爲花土售賣。每到春秋兩季,總能看到當地民衆在回收站前排起長龍——秋天扔枯葉,春天買花土。
據報道,如今瑞典的垃圾填埋率只有1%左右。全國垃圾中36%被回收使用,14%用作肥料,49%焚燒後轉變爲能源。瑞典甚至已成了第一個進口垃圾的發達國家,每年從歐洲國家進口多達200萬噸垃圾。
而在新加坡,垃圾回收利用率也高達61%,並且舉國上下以“零垃圾國家”爲目標。新加坡的一大法寶是“自願包裝協議”即《新加坡産品包裝協定》,新加坡政府、工業企業和非政府組織聯合發起並簽署,旨在通過重新設計更小的包裝、采用可循環的材料,來減少包裝垃圾。
旅居新加坡的唐先生表示,超市中大部分産品都是簡單的紙盒包裝,極少見到“土豪禮盒”。哪怕去吃海南雞飯,也都用特殊油紙直接捆紮打包,再套上薄薄的可回收塑料袋。
另一大特色是垃圾回收企業的參與。唐先生說,新加坡垃圾分類的社會參與度很高,企業和非盈利性組織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比如,如果有舊衣物、舊玩具,會有好幾個慈善組織上門回收。他們會事先派發宣傳單,寫清楚會幫助誰,居民當天只要將衣服玩具洗淨打包放在門口,上面再放一張宣傳單上的小卡片就行。電子垃圾也有專門企業回收,商場街頭有專門回收電子垃圾的木箱子接收廢棄電子垃圾。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 張钰芸 金志剛 楊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