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備受業界期待的第十二屆默克中國論壇在重慶開幕。
4月13日,第十二屆默克中國論壇在重慶開幕。圖爲大會現場。
作爲我國規模最大的甲狀腺和糖尿病等多學科交流平台,默克中國論壇今年的參會人數創下新高,來自國內外甲狀腺、糖尿病、心血管等多病種及多學科共約1200名中外專家與會。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醫科大學內分泌研究所所長滕衛平在論壇開幕致辭時表示,默克中國論壇已持續12年,從少年步入到青年,不僅承載著我國內分泌學科的進取和希望,而且隨著論壇的發展,學術內容不斷擴展,現已經成長爲一個跨學科的學術盛會。
默克中國生物制藥業務董事總經理羅傑仁在致辭時感謝大家對默克中國論壇一如既往的支持,希望大家在論壇上碰撞思想,交流學術,爲患者造福。
在隨後進行的學術環節中,國內外多名甲狀腺、糖尿病、心血管領域學術帶頭人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最新學術進展和交流。
甲狀腺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根據2016年發表在《甲狀腺》雜志的中國十城市居民甲狀腺疾病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甲減和甲亢在我國的患病率分別爲17.8%和1.6%,據此推算,我國甲狀腺功能障礙患者可能已超2億人。
糖尿病問題是21世紀全球面臨的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之一。國際糖尿病聯盟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約4.25億成人(20-79歲)患有糖尿病,而我國成人糖尿病患者數量高達1.14億, 居世界第一,而且這一數據仍在繼續增長。
甲狀腺疾病和糖尿病的流行帶來了沉重的社會及經濟負擔, 嚴重威脅著我國居民的生活質量。
針對這兩大疾病,中國醫科大學內分泌研究所所長滕衛平、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霍勇教授和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李小英教授圍繞“展望循環代謝2030”分別從不同學科展開探討。
隨後,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以“‘CARE ME’共病治療新理念——論SGLT2抑制劑的心腎代謝全面獲益”爲題,天津醫科大學代謝病醫院院長陳莉明以“腎謀遠略—卡格列淨開創糖尿病腎病管理新紀元”爲題,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李小英以“驚喜背後的故事:探秘二甲雙胍多樣機制”爲題,漢諾威醫學院腎髒科教授兼系主任Hermann Haller以“羟苯磺酸鈣:VEGF在糖尿病並發症中的作用”爲題作了主題報告。
在下午的甲狀腺主論壇上,中國醫科大學內分泌研究所所長滕衛平以“高TSH血症:困惑與憂慮”爲題作了報告。
滕衛平指出,中國是國際上TSH值最高的國家之一,我國國民血清TSH參考值0.73-7.04mIU/L,中位數爲2.28mIU/L,與1999年的結果相比,我國國民TSH值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其中碘攝入量增加與TSH升高顯著相關,而TSH升高會導致亞臨床甲減的患病率增加,且高TSH血症與分化型甲狀腺癌相關。
接下來,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研究生院激素調節實驗室主任Paul M. Yen 教授就“甲狀腺激素對肝髒脂質代謝的影響”作了報告。
Paul M. Yen提出,亞型特異性和組織特異性甲狀腺激素類似物可能是一種新的治療代謝綜合征患者高血脂、肥胖以及高血糖的有效方法;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激動劑、自噬誘導劑等有望成爲治療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其他代謝性疾病較有前景的新手段。
隨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甲狀腺中心主任邢明照教授以“基因指導的甲癌風險評估和處理”爲題作了報告。
邢明照表示,遺傳標志物在分化型甲狀腺癌中的最佳應用價值,體現在基于臨床風險水平和基因分型後的預後模型中。甲狀腺癌的高危基因包含BRAF V600E/RAS和TERT啓動子突變的協同,以及TP53、EIF1A、β-catenin突變等。
在大數據時代,作爲頂尖的學術論壇之一,本次論壇當然也少不了對大數據在甲狀腺疾病領域應用的探討。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高力以“迎接甲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爲題作了報告。
高力認爲,經過40年“跟隨”,如今中國甲狀腺外科正處在一個新起點,作爲“互聯網+”的楔入點,CDSS(臨床決策支持系統)或許就是那台可“彎道超車”的新賽車。
4月13日,第十二屆默克中國論壇在重慶舉行。圖爲對話環節。
在對話環節,圍繞甲癌熱點討論和病例討論,特別是肥胖與甲狀腺癌的關系,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高明教授、河南省腫瘤醫院甲狀腺頭頸外科主任秦建武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核醫學科教授陸漢魁、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教授關海霞、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通外科甲狀腺疾病診治中心主任程若川教授和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甲狀腺頸部腫瘤科副主任鄭向前教授一起進行了探討。
針對肥胖是否與甲狀腺癌發病相關、性別差異在伴有肥胖的甲狀腺癌患者中有無影響、肥胖對甲狀腺癌侵襲性及腫瘤分期是否有影響、對肥胖的甲狀腺癌患者的臨床處置及隨訪有無特殊等問題,與會專家結合各自的臨床經驗,給出了自己的觀點。(文/李林旭、余可馨 圖片來源全景網、健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