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6月9日發文章稱,如今近視越來越常見,滴眼液、多接觸陽光和高科技鏡片或許能夠防止或延緩兒童的近視發展。
文章稱,過去幾十年間,東亞的近視率暴漲。20世紀60年代,中國應屆畢業生約20%至30%近視。現在,中國有些地方的畢業生近視率超過80%。亞洲大陸其他地方的近視率甚至更嚴重。對首爾高中畢業男生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97%的學生近視。香港和新加坡也緊隨其後。雖然這個問題在東亞最爲嚴重,但也並非東亞特有。2015年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宣稱:歐洲應屆生的近視率在20%至40%之間,大大高于相關研究領域人員認爲的“自然”發生率。
倫敦穆爾菲爾茲眼科醫院眼科醫生安妮格雷特·達爾曼-努爾說,對大部分近視的人來說,近視是一件終生、昂貴的煩心事。
2019年發表的一篇論文認爲:近視每加深1屈光度,就可能導致近視性黃斑病變發病率增加67%,黃斑病變是一種可能導致失明的無法治療的疾病。
文章稱,大部分近視是由眼球畸形引起的。功能正常的眼睛會精確地將入射光聚焦到視網膜上——眼球底部的光敏感表層。而在近視的眼睛中,眼球變形,導致光最終在視網膜前方聚焦。近視者通常可以看清近處物體,但是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而且,這種狀況往往會逐步加深,人們的視力會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不斷惡化,到了成年才能穩定下來。
數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以爲近視主要是遺傳因素所致。不過,已有早期迹象表明這可能不是全部原因。
1969年發表的一篇對阿拉斯加州因紐特人的研究發現:中年以上的人群中幾乎沒有近視,但在較大齡兒童和年輕的成年人中,近視率超過50%。這種變化速度太快,因此不純粹是基因所致,而且這是在研究對象開始采取比較安定的生活方式時發生的。但是,研究結果與當時信奉的觀點相左,因此被忽視了。
文章稱,東亞的近視現象加劇很難讓人置之不理。堪培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近視問題的伊恩·摩根說:“你受教育程度越高,分數越高,參加的課後學習班和輔導班越多,近視的可能性就越大。”人們普遍認爲近視與太多的近距離用眼相關,比如閱讀與寫作。
這種理論仍然流行,但證據不足。相反,現在占主導地位的假設是:接觸日光才是主要變量。2007年發表的一項對加利福尼亞州兒童的研究發現:戶外活動時間與近視風險降低密切相關。另一篇次年發表的論文對悉尼的4000多名兒童進行了3年的跟蹤調查,也得出了類似結論。體育運動、步行、野餐,活動的類型似乎並不重要,待在戶外是關鍵。
接觸日光理論也得到了動物研究的支持。動物研究可以嚴格控制暴露在日光下的時間,而光線昏暗確實會引發近視。研究人員也有一套推定機制。暴露在明亮光線之下似乎可以刺激視網膜産生多巴胺,而多巴胺似乎有助于控制眼睛發育速度。如果接觸亮光太少,眼軸就會變得太長,無法正確聚焦。
文章稱,研究人員還一直在探究延緩近視發展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使用低劑量的阿托品——在致命的茄屬植物中發現的一種有毒化學物質。婦女曾用這種植物汁液來擴大瞳孔,讓自己看起來更迷人。另一種則是專門設計的OK角膜塑形鏡,目的是在配戴期間改變角膜形狀。這些辦法似乎有效,但專家擔心給兒童配戴隱形鏡片可能有副作用,因爲如果使用不當,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角膜瘢痕。
尖端眼鏡可能也有幫助。2020年,《英國眼科雜志》發表了一篇中國研究人員試驗“多區正向光學離焦(DIMS)”鏡片的論文。這種鏡片有一個專門校正配戴者視力的中央區,周圍是數以百計個不同光功率的其他小區。
滴眼液、多接觸陽光和高科技鏡片,或許能夠防止或延緩未來學齡兒童的近視發展。但是,等到近視者成年時,近視就成永久性的了。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