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英國《金融時報》11月30日文章,原題:中企遷往新加坡對沖地緣政治風險過去12個月中,一些中國公司悄然遷往新加坡或在當地注冊,以應對隨著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緊張局勢升級而不斷上升的地緣政治風險。他們追隨在線快時尚零售商希音、電動汽車制造商蔚來等的步伐,後者之前將母公司或全球總部遷至新加坡,或在當地證券交易所上市,或成立合資企業。
中企在新加坡設立公司並不新鮮。有資深銀行家表示,隨著西方加強對中企的審查,中國大陸的公司如今正抓緊建立控股公司以保證業務的未來發展。在新加坡設立公司的中企的確切數量尚不清楚。有律師表示,今年在當地設立500多家新的中國公司。另一個商業咨詢小組得出的數字是400家,包括家族辦公室。分析師預計到今年年底,家族辦公室的數量(其中許多來自中國)將超過1000個。
新加坡律師事務所Bayfront Law的瑞安·林說:“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在全球開展業務,追求國際化。”新加坡正努力成爲全球金融和資本流動中心,有望從這一趨勢中受益。新加坡9月份超越香港成爲亞洲最大金融中心。
希音是一家深受西方消費者歡迎的快時尚公司,今年擴大新加坡辦事處。路透社報道顯示,希音已由在新加坡注冊的一家公司運營。業內人士稱這樣做更易在美國上市。進軍歐洲後計劃進軍美國市場的中國電動汽車企業蔚來,今年5月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一名熟悉該交易的顧問稱,此舉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對沖,以保留獲得國際融資的機會。此次上市的同時,蔚來被列入可能被美國證券交易所摘牌的80多家中國公司名單。
上海一家信息科技公司的負責人表示,該公司2000名員工中的大部分及其大部分交易都在中國大陸。新加坡辦事處是其全球擴展的“增長引擎”,截至 9月只有20名員工,但到年底將翻番。
傳統上,香港是此類公司的選擇地,如今轉到新加坡。新政府正密切關注這一趨勢。業內人士說,新加坡有個光明的未來,但須妥善應對,新加坡政府一直在采取正確步驟來抓住機會。(作者梅賽德斯·魯爾等,高錫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