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國際勞工組織料出台指導原則 助全球平台人員獲社會保障
哈莉瑪總統指出,今年以來,因冠病疫情、通貨膨脹和俄烏沖突等影響,已導致近1億人陷入貧困。國際勞工組織除了制定標准,也促進各國交流最佳實踐做法,幫助人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哈莉瑪總統星期二(12月6日)以主賓身份,出席國際勞工組織第17屆亞太區域會議開幕儀式。她在致辭時說,勞資政三方彼此信任和有效溝通,讓政府能及時對症下藥,如擴大雇傭補貼計劃,除成功保留或新增工作崗位,也讓失業率維持在較低水平。
本地今年9月的總體失業率爲2.0%,比疫情前2018年和2019年的平均失業率2.1%及2.3%還低。
“這計劃在2020年和2021年,平均幫助保住或新增16萬5000個工作崗位,相當于就業居民的7%。”
她說:“各國國情不同,但我們面對許多共同的問題,可受益于勞工標准和良好實踐爲基礎的指標,制定勞工政策和做法。”
擔任大會主席的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說,正當各國准備走出疫情時,通脹、供應鏈受阻、地緣政治局勢不穩定,讓以人爲本的複蘇之路蒙上陰影。
勞資政三方也通過“新心相連”就業與技能配套,提供工作和培訓機會,幫助新加坡人快速找到工作,並掌握新技能以持續就業,資方在萬不得已時才裁員。
另一方面,全球化激烈競爭環境可能導致極端的成本削減措施,壓低薪金和削弱勞工權益,但這類模式無法長期持續,而疫情、氣候變化及近期經濟不穩局勢,也讓人重新思考經濟增長模式。
哈莉瑪總統說:“國際勞工組織在確保更公平和包容的增長模式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組織在這方面處于獨特地位,因爲它是聯合國唯一勞資政夥伴組成的機構,在影響生計的重要問題上,不只有政府的立場,也爲工人和雇主發聲。”
哈莉瑪:疫情等問題讓人重新思考經濟增長模式
國際勞工組織第17屆亞太區域會議從星期二(12月6日)起,一連四天在來福士城會展中心舉行,共有來自33個國家的500多名勞資政代表參與。上屆會議2016年在印度尼西亞峇厘島召開。受疫情影響,原定每隔五年舉行的會議推遲至今年,這也是新加坡首度舉辦這項國際會議。
他贊賞國際勞工組織制定明確的全球策略,以一個共同目標和願景團結大家,並堅守勞資政合作和社會對話原則。新加坡也參考組織所提供的指導,應對冠病所帶來的勞動市場挑戰,包括專注于保住工作崗位、支援企業和雇員及保障生計。
展望未來,哈莉瑪總統說,勞資政機制和社會對話,將繼續成爲新加坡經濟和社會政策支柱,幫助大家應對市場三大挑戰,這些挑戰是:如何提升低薪工人技能、加快數碼化步伐和應對不斷演化的工作性質。
政府、工會和雇主三方合作夥伴之間多年來建立起高度信任,讓我國在面對冠病疫情打擊勞動市場時,能迅速采取行動應對,緩解企業和雇員擔憂。
1919年成立的國際勞工組織,通過勞資政三方協商和達成的勞工標准,爲全球公平對待勞工提供重要指標。包括新加坡在內,國際勞工組織目前共有187個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