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新加坡2年多,今年8月29日,當局終于取消了室內戴口罩的規定,所有入境旅客即使沒有完成疫苗接種,只要在行前48小時內取得核酸陰性證明,入境新加坡後就不用再執行7天居家隔離。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公布的最新數據, 從9月1日到10月15日,對于已完成基本接種的新冠感染者,病死率爲0.021%。即便是未完成接種的患者,病死率也只有0.062%。而這兩個病死率,都低于流感病死率。
眼看年底將至,坡島居民該出國的出國,該度假的度假。F1方程式、各種大型活動、演唱會一個接一個,每逢周末烏節路更是人滿爲患。航空業和旅遊業也逐漸複蘇,人們不僅感歎:新加坡終于回到了疫情前!
最近,國內的小夥伴突然陽了一大片,許多網友都表示自己已經深入“羊群”了,實在有些慌!
不過萬事通發現,最近國內的新防疫政策和新加坡有著許多“雷同”的地方,看完新加坡這3年走過的防疫之路,你應該就不慌了!
新加坡值得借鑒的經驗一:“分診制度”讓新加坡不會出現醫療擠兌
截稿前,新加坡已經有216萬起累計確診病例,高峰期時甚至日增2萬+。要知道新加坡一共也才564萬人,哪怕只算官方數據,也有38%的人群確診了,這還沒算那些確診後未上報的。
然而,即便是最危急的時候,新加坡也沒有出現醫療擠兌的情況,這都得益于新加坡的“分診制度”。
新加坡衛生部鼓勵人民:陽了,輕症和無症狀患者居家康複+吃藥,中症去診所、重症去醫院、超重症才去急診部。只有這樣,醫院才能把有限的醫療資源用在最需要的病人身上,而不是把病床和藥物用在那些無症狀感染的人身上。
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也讓新加坡從最艱難的時刻挺了過來。
新加坡值得借鑒的經驗二:讓居民定期用ART自檢確診後允許居家隔離
疫情初期,新加坡也是定期給高風險群體做核酸的,特別是前線的醫護人員、維穩的警察和核酸檢測員等等。一些工廠的老板也會定期送他們的員工去做核酸。
後來新加坡發現,這種方法不僅勞民傷財,還很不方便,于是便大肆推廣ART自檢儀,鼓勵居民上班/出門前自檢,陽了就居家隔離。
同時當局也發現,很多去診所看診的患者都是無症狀感染者,之所以去看醫生,只是爲了拿病假而已。于是人力部便宣布:確診患者只需要把陽性的自檢儀結果拍照下來,發給公司,就能拿到7天病假,不必再去診所做核酸了。這再次緩解了本地診所的壓力。
現在在新加坡染病,具體流程是這樣的:發燒喉嚨痛>自檢陽了>拍照通知公司>居家隔離7天>吃藥(一般就是退燒藥、咽喉噴霧和布洛芬之類的),7天之後不論陰陽都可返回公司上班。
誠然,可能會有一些“患者”借用他人的陽性結果去騙取病假的情況出現,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經說過,新加坡能防疫成功,很大程度靠的就是居民和政府之間的互相信任。另一方面,一旦發現有人造假核酸結果,懲罰也會很重。
如今國內的小夥伴,輕症無症患者,確診後基本都是居家隔離的。
新加坡值得借鑒的經驗三:疫苗接種率達92%總理部長帶頭接種疫苗
早前中國香港的那波疫情,未接種疫苗的80歲以上新冠感染者死亡率爲16.16%,專家學者將“老年人疫苗接種率低”視爲香港抗疫的“重要教訓”。
而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高達92%,如果不算那些因爲體制和過敏問題不能接種的,新加坡的接種率甚至達到了95%!
許多國外友人都不理解,新加坡這是怎麽做到的呢?當時坡島的年輕人、成年人,只要身體能自理,都會很自動的去最近的疫苗接種中心打疫苗。
那些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政府會開“疫苗車”到他們家門口,醫護人員親自上門爲老人家接種疫苗。
另一方面,爲了消除人們對疫苗的“恐懼”。新加坡總理+幾大部長全部親自上陣,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並且全程直播。連位高權重的他們都不怕疫苗,那老百姓自然沒啥好怕的了。
新加坡值得借鑒的經驗四:“仰臥起坐式”防疫隨機應變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新加坡都被稱爲“仰臥起坐式”防疫,甚至被全世界嘲笑。這主要是因爲新加坡的防疫政策經常“松了又緊、緊了再松”的,很像在做仰臥起坐。
今天抗疫跨部門小組討論的是2人堂食、明天就成了5人堂食、後天就不能堂食只能打包了,還被網友嘲笑:新加坡對吃的執念是真滴大。
但你可知道,堂食是病毒傳播的“高危地點”,任何地方出現疫情,第一個限制的就是堂食;疫情好轉之後,首先解封的也是堂食。新加坡是這樣,歐美是這樣,許多國家都是這樣。
網友看到的是仰臥起坐,萬事通看到的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刀尖上跳舞。”疫情稍有好轉,就讓坡島居民回歸正常生活,如果有了風吹草動,才選擇收緊。
新加坡值得借鑒的經驗五:開放後病毒會卷土重來這種“封城”將永無止境
在萬事通看來,新加坡官場最大的特點就是:極度的務實、可以很靈活的調整策略。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抗疫,新加坡得出結論:國際上不清零,新加坡自己再怎麽清零也沒用,而且就算“封城”可以使病例快速下降,一旦開放病毒又會卷土重來,那麽這種“封城”將是永無止境的。最後李顯龍總理發布全國演講宣布:新加坡將與新冠共存。
萬事通理解這個決定,新加坡作爲一個高度依賴港口、機場、旅遊業與航空業的國家,一味的封城只會導致經濟全面崩塌,屆時死去的人只會更多。而新加坡國土面積小,沒有內循環,所以別無選擇。
新加坡萬事通 ,贊 344
新加坡值得借鑒的經驗六:
全民科普,
淡化新冠帶來的“恐懼感”
在選擇與病毒共存的同時,新加坡也從來沒有忘記對居民進行“新冠科普”。
在新加坡選擇與病毒共存的初期,許多居民都感染了,他們感染後會害怕,會自卑,不敢告訴別人。這時新加坡總理接班人黃循財親自科普:不要因爲感染新冠而難爲情,絕大部分人遲早都會感染。
新加坡萬事通 ,贊 142
不得不說,剛看到這個視頻時,萬事通還是大受震撼的,你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態度還如此的輕描淡寫!然而現在看來,人家部長說的也沒錯,要不怎麽人家能當上部長,准備接任總理呢。
隨後的日子裏,新加坡不斷把新冠和地方流行病畫上“=”號,降低人們對新冠的恐慌,讓居民慢慢接受與冠病共存的概念。如此一來,輕症、無症患者才不會到醫院“湊熱鬧”,重症患者才能得到更好的醫療資源。
前段時間,萬事通對面的小姐姐確診了,同事們都很淡定,每個人自檢一次發現沒陽之後繼續上班,就本通花了1分鍾的時間用酒精消毒了下她的辦公桌。從她確診到回家,到塵埃落定大家照常上班不到5分鍾。
最近,國內許多院士和醫生已經站出來科普“新冠不可怕”的這個事實,國內許多網友都開始覺得新冠可能真就是個“大號的流感”了。
新加坡值得借鑒的經驗七:
預告式防疫,
讓居民提前做好心理准備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曾把新加坡的防疫稱之爲:“預告式防疫”。
簡單來說就是,在每一波疫情的高峰期到來前,衛生部長或者本地專家都會預告一波:這波疫情高峰期在什麽時候,最高日增病例能達到多少。這能讓居民提前做好心理准備,讓恐慌提前爆發。
其次每次政策松綁或者收緊前,當局都會“吹風”,讓本地專家們出來分析一下現有的局勢。然後給出解封/收緊的意見,當局會觀察一下民意,如果反對聲音不大,那麽幾周之後就會實施相關政策。
從某種程度山來說,這能讓坡島居民有一種,“一切都盡在當局掌控之中,當局都提前通知過了,所以不必驚慌”的感覺。
早前,張文宏已經表示,國內這波疫情,很可能會在一個月之內到達高峰期,萬事通掐指一算,差不多就是春節期間。鍾南山院士也呼籲在春節期間做好防護。
可以說各國都在借鑒新加坡的“預告式防疫”了。
新加坡值得借鑒的經驗八:
透明和明確的防疫政策
不管是新加坡的衛生部長還是李顯龍總理都明確的說過,新加坡抗疫之所以能取得階段性的成功,和居民與政府兩者之間的信任是分不開的。
李總理也說過,新加坡一路以來用的都是“Measured Approach”(小心又謹慎的做法),這種方法在過去兩年運行良好,當局也會繼續用下去。就算現在室內可以摘掉口罩了,如果有新的強力變種毒株襲來,當局還會考慮收緊的。
上一波XBB疫情,衛生部長就曾考慮重拾“口罩令”,好在這波疫情來得快,去的也快。
疫情確實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是,政策會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還會成爲人們預判下一步行爲的依據,這對社會經濟生活來說至關重要。
總結
防疫的最終目標是恢複正常生活,而不是消滅病毒本身,畢竟人類能夠真正消滅的病毒屈指可數,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H1N1)到現在還會時不時的變異出個“禽流感”變種呢。
歐美全面開放後恢複了疫情前,許多網友都說,他們人種不同,體質不同,無法借鑒。但新加坡超過70%都是華人,雖然全國只有564萬人,但這樣的“小樣本”確實具備著借鑒意義。
萬事通記得在今年春節期間,新加坡日增病例有顯著的上升。國內這波疫情也應該大同小異,通心粉們要做好心理准備了。
那時衛生部長王乙康就呼籲,春節期間人們在“串門”之前應該做個ART自檢,如果陽了就在家待著,如果出現了症狀,即使檢測結果爲陰性,也不應該到處走動。這同時也是爲家裏的老人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