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也說,高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超過5萬美元,約6萬6000新元)占本地家庭總數的比例將從81.1%,增長到2027年的89.1%,超越澳大利亞,成爲亞太地區首位。這將推動消費者對高附加值産品的需求增加,從而支撐超市業務的中期表現。
中期內我國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長會超越通貨膨脹率,分析師認爲,我國大衆雜貨零售業務仍有提升“滲透率”的空間,而且在高通脹下,消費者對食品雜貨需求上升,雜貨零售業務有望獲益。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旗下的信息服務公司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分析師哈德比(Linda Hadebe)發布報告指出,新加坡的大衆雜貨零售(mass grocery retail)市場發達,已有多個業者,加上地理面積小,消費者青睐品牌,其他業者進軍的空間不大。但是由于大多數新加坡家庭屬于高收入家庭,業者有機會提供創新和優質産品來搶占市場。
本地超市滲透率仍可提高
她預計2023年我國家庭可支配收入同比上漲4.8%,與通脹率持平。不過,消費者的購買模式在這一年裏不會立即改變。而在2023年至2027年的這段時期,家庭可支配收入預計平均增長3.5%,高于2.6%的平均通脹率。
哈德比說:“提供包括食品和飲料等消費必需品的公司的股票,即使在經濟衰退下也往往表現良好。另外,由于2023年通脹壓力高,消費者對低價産品的需求上升,提供自家品牌商品或更便宜食品和飲料的雜貨商,有機會因銷售增加而獲得更強的利潤和企業收益。”
哈德比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雖然我國的大衆雜貨零售業已成熟且高度飽和,但對便利産品的需求依然強勁。另外,Emart24主打韓國産品,這種‘專門’便利店在未來是有潛力的,特別是在新加坡等發達市場,消費者甚至可能把在這些便利店購物視爲一種體驗式消費。”
去年12月,韓國最大的零售商易買得公司(E-Mart)在裕廊坊(Jurong Point)和NEX購物中心連開兩家Emart24便利店,主要經營韓式快餐和泡菜、紫菜包飯等即食食品。便利店主要爲了滿足顧客便利性以及應急需求,産品售價一般高于普通超市。
報告指出,高通脹促使消費者減少外出就餐,食品雜貨需求便一直保持彈性。在2023年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上升的預期下,相信超市業者或能搭上這輛順風車。
今年通脹壓力高 低價産品需求上升
報告說:“要達到香港的(超市)滲透水平,業者還有空間開設125家新店。此外,根據新加坡未來20年的住房發展計劃,有些地區被劃爲新的大型住宅區。我們估計,這些住宅區將可容納多達70個新店面。”
星展對DFI零售集團(DFI Retail Group Holdings)和昇菘集團(Sheng Siong)的評級爲“買入”,甚至將後者的目標價從此前的1.76元上調至1.92元。
輝立證券的首席股票經紀譚瑩瑩接受本報采訪時提醒,雖然DFI零售集團的業務將受益于中國的重新開放,但由于集團的交易貨幣是美元,因此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彙率風險。
報告指出,高通脹促使消費者減少外出就餐,食品雜貨需求便一直保持彈性。在2023年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上升的預期下,相信超市業者或能搭上這輛順風車。
也有分析師認爲,我國的超市滲透率還可提高。星展集團研究此前發布一份報告中表示,與其他亞洲城市相比,我國現有超市數量相對于人口的比例較低,超市業務還有提高滲透率的空間,“增長機會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