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男子不是熟客,這是她開業以來第一次碰到這樣的事,因此只能先在網上發布貼文尋人,同時也在攤位備好現金,通知員工留意。
葉雪花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平時攤位電子支付的營收大約是一兩百元,那天晚上結算時竟有500多元。我查看收款記錄時,才發現有一人通過PayLah付款450元。”
上周六點算營收時發現顧客付了450元買一碗面粉粿,女攤主即刻通過社交媒體尋找顧客的下落。幸虧這名顧客星期二(1月31日)再度光顧時被攤位助手認出,女攤主馬上趕回攤位轉賬還錢。
這名付了450元買面的顧客潘治沄(吊車司機,62歲),星期二傍晚再度光顧面攤時,立刻被攤位助手認出。
潘治沄告訴《聯合早報》,他那天買面的時候沒有戴眼鏡,因此沒有注意到自己少按了小數點,也沒有發現自己轉了450元。
當時葉雪花不在攤位內,員工于是請他晚上8時30分再回到攤位,讓葉雪花將多收的錢退還給他。
這幾天一直在積極尋人的葉雪花也說:“把錢還給顧客後,感覺壓在心頭的大石也放下了。”
他對葉雪花的誠實表示贊許,也希望提醒其他公衆在用電子支付時,應該確定要支付的數目後,再按傳送鍵。
葉雪花說,顧客是通過QR碼付款,商家只能查到收款的時間和數額,付款人的資料如名字和電話號碼是無法查看的,因此無法直接把錢歸還給顧客。
這名誠實的女攤主葉雪花(34歲),在兀蘭73通道第691座組屋樓下咖啡店經營小妹板面。她上星期六(28日)傍晚6時28分點算營收記錄時,發現有顧客通過Paylah以450元支付了一碗四元五角的面粉粿。
葉雪花根據收款記錄的時間查看電眼畫面,相信是一名五六十歲的男子在購買一碗四元五角的面粉粿後,誤付了450元。畫面顯示,男子當時身穿藍紅條紋的Polo襯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