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聞特約評論員 易國祥
春節期間正是各種人情往來最爲集中的季節。半月談近日發文,談到農村有人爲斂財一年“病”上好幾次,探望病人的禮品從過去的一包糖一瓶罐頭升級爲貨幣化,且價碼不斷擡高,從起初的50元增加到現在的100元、甚至200元,有愈演愈烈之勢。在經濟並不寬裕的農村,沉重的人情往來讓一些家庭苦不堪言。節慶婚喪的人情禮金在城市屢攀新高讓人不堪重負,這樣的新聞也不時引來熱議。
華人主體國家新加坡的“人情交往”我們或許可以借鑒一二:這裏,春節紅包有個“指導價”。長輩晚輩送紅包是雙向的,且各有標准。這裏的老人養老金不高,那麽老人送晚輩就可以低于晚輩送老人的標准。今年的指導價:晚輩給直系長輩的紅包是288至888新元。長輩給直系晚輩的紅包是58至288新元。旁系親屬送紅包一般是10至28新元。同事和朋友之間給孩子、主人給女傭的紅包是6至8新元。人們一般都在這個標准的區間確定紅包給多少。
新加坡送結婚禮金也有個“市場價”。這個“市場價”主要取決于舉辦婚禮酒宴的檔次。參加人根據酒店及宴席的奢簡,決定賀喜禮金的多少。如一桌酒席1000新元,按10人一桌,每人大約100新元或稍多即可。隨禮就相當于“湊份子”,送受都無壓力,圖個熱鬧。
春節前後,職場同事相互交流感情,飯局也是必不可少的。可這類飯局多是AA制,一般比較簡單,不會海吃海喝。平時可能就是一份點心、一杯咖啡或啤酒。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單位同事之間年底聚會,一般是上司買單,決不會是下級買單。我們家年輕人以往年底總是由上司請他們吃一頓,自從自己有了下屬,就做東請大家吃一頓。不存在施恩惠和占便宜,大家都覺得天經地義。
“指導價”“市場價”和“上司請客”,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幾種私下交往,稱得上“禮輕情義在”。說到“禮輕”,有必要說說“兩個柑橙(椪柑)走天下”。它是說春節串門,你只要標配兩個柑橙或橘子(當然一般還有適量的其它簡禮)就可以登門。這在我們中國,送水果幾乎都是成箱。
新加坡早就是發達國家了,爲什麽他們的人情往來沒有跟著“富”起來?歸根結底在于人情觀念“對內求安”:自己送得起,別人受得起,還保有一份純真情義。而非“對外求勝”:送得多有面子,收的多有賺頭,重名利,情義徒有虛名。這些細節,雖然簡單,卻是不可多得的他山之石,我們何不借來攻玉呢?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