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3萬5000人沿途觀看遊行
信徒加內什(S Ganesh,55歲,高級經理)自40年前起,每年都會參加大寶森節遊行。他星期天清晨4時45分就抵達實裏尼維沙伯魯瑪印度廟,先花兩小時在身上插針,再扛著約60公斤重的“卡瓦迪”,走了三小時才完成遊行。30多名家人和朋友到場爲他打氣。
星期天早上8時起,已有大批信徒頭頂奶壺,或渾身紮滿鋼針和鋼線,擡著插滿孔雀羽毛的“卡瓦迪”,分批從實龍崗路的實裏尼維沙伯魯瑪印度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步行到登路的丹達烏他帕尼印度廟(Sri Thendayuthapani Temple)。當局在這段道路上設置三個現場演奏處,徒步前行的信徒時而隨著音樂前進,時而原地起舞。過去兩年,大寶森節沒有遊行,實裏尼維沙伯魯瑪印度廟祈禱會在線上直播,到來還願的信徒出廟後得直接到丹達烏他帕尼印度廟供奉奶壺,現場僅幾千人參與。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星期天應邀到兩個印度廟參與大寶森節活動。他說,大寶森節是歡慶光明和智慧戰勝黑暗的節日,這也與新加坡過去兩年半的經曆相呼應。人們在冠病疫情期間經受阻斷措施和防疫限制,再到現在恢複正常生活,對我國而言也是一種勝利。
公衆張彩仙(53歲,客戶服務人員)和丈夫首次參加大寶森節遊行。“我們是佛教徒,但不介意參加其他宗教的活動。赤腳遊行是很難得的體驗,這些信徒也很友善,整個儀式讓我們大開眼界。”
時隔兩年,大寶森節還願遊行全面恢複,超過1萬3000名印度教徒星期天(2月5日)擡著“卡瓦迪”針座或頭頂奶壺,徒步3.2公裏,答謝神恩。
今年,大寶森節恢複至冠病疫情前規模,逾400人擡著“卡瓦迪”參與遊行,到來供奉奶壺的信徒則超過1萬2800人。除了還願的信衆,沿途觀看遊行的人估計有3萬5000人。
“我很高興能通過徒步遊行,慶祝大寶森節。我相信祈求神明保佑前須先奉獻,參加遊行是我履行承諾的方式,以答謝神明讓我們健康度過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