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制定了12個指標來調查這些高齡老人長壽的原因,當中包括六個關于身體健康的客觀指標和六個自我評價的主觀指標。
客觀指標包括八種慢性疾病發病、基本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較複雜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認知能力,以及社交和生産活動的參與。主觀指標則包括自我評價的健康狀況、記憶和認知能力、應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滿意度、對人際關系和生活的滿意度,以及抑郁症狀。
她解釋:“之前就有研究顯示對生活積極和有較高的滿意度與減少炎症和改善免疫功能有關,因此與更高生存率相關。我們的研究表明,在健康狀況下降的同時,提高適應力和心理韌性可能可以抵消客觀衰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和文學暨社會科學院進行的SG90研究于2017年至2019年開展,延續了1993年啓動的新加坡華人健康研究,從新加坡華人健康研究的1萬7000多名年長者中,邀請1000名年齡介于85歲至99歲的華族年長者參與,進行平均三年的追蹤調查。
楊潞齡醫學院健康長壽轉化研究項目的許恩佩教授介紹,研究團隊從長期的追蹤中發現,衰弱沮喪組的死亡率最高,健康積極組則最低。值得關注的是虛弱堅毅組死亡率比衰弱沮喪組低37%,意味著雖然他們身體同樣不健康,但由于心理韌性較強,生存率得到提高。
另外兩組是客觀身體健康較好但主觀得分較低的較健康中立組,以及客觀指標得分低但主觀指標得分高的衰弱堅韌組。
研究人員分析了這些年長者的回答,總結出可把他們歸類爲四個不同群體,包括在主觀和客觀指標中都取得高分的健康積極組以及主觀和客觀指標上得分都較低的衰弱沮喪組,他們分別代表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都比較好以及比較差的兩組。
研究人員也發現,除了虛弱沮喪組,其他三組的高齡老人都更有可能認爲自己有足夠經濟資源來應付醫療開銷,以及會每周鍛煉身體。較健康中立組以及健康積極組也更有可能獨處,並有更強大的社交網絡。
國大文學暨社會科學院副教授馮秋石指出,研究顯示在老齡化的過程中即使無法避免衰老或疾病,但是仍能通過提高心理韌性來延長壽命。這不但依靠年長者自己,也需要他們的家人,乃至政府和整個社會都投入建構。
學者建議改善醫療制度 確保年長者能負擔醫療費
馮秋石建議當局改善醫療制度,確保年長者有足夠能力應付醫療費用、家庭在照顧年長者時也要注意讓他們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和社交,年長者和整個社會也都有責任改變人們對年長者的刻板印象,了解就算有病痛也能保持幸福。
本地研究發現,即使身體衰弱,但心理健康良好、擁有樂觀正面的態度以及對生活滿意,能使人延年益壽,活超過85歲。
這項研究已在2022年12月刊登在《老年學》期刊,團隊也正開展名爲SG70的新研究,把研究範圍擴大至70歲及以上來自各族群的年長者,以進一步研究健康長壽背後的生理、生活方式和社會經濟層面。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和文學暨社會科學院進行的SG90研究于2017年至2019年開展,邀請1000名年齡介于85歲至99歲的華族年長者參與,進行平均三年的追蹤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