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思敏(28歲,診所經理)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生育與否是個人決定,尤其現在男女教育水平高且更看重事業,成家可能不是很多人的首要目標。
“我一直很想在工作穩定後盡早成家,尤其考慮到早生育對母嬰都有好處。但我們在去年購屋時,就已感受到建立家庭的開銷有多龐大,也很難想象未來育兒的花費。”
她受訪時透露,當初選擇來新加坡工作,是因爲父親覺得新加坡的職業發展和生活環境都不錯。她初來乍到時,面對的最大挑戰是語言和文化差異。
得到永久居民身份後,侯文濤對新加坡更有歸宿感。
來自中國的侯文濤(34歲,財務經理)2012年到新加坡工作,經過四次申請後,去年成爲我國的永久居民。
她與丈夫想要有兩個孩子,並盡可能在有了孩子後,繼續工作來維持收入,即便其中一方可能得與雇主商量靈活的工作安排,甚至換崗。
政府最近宣布增強嬰兒花紅計劃和延長陪産假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了夫婦倆對未來育兒的信心,尤其在經濟援助和找到合適的托兒服務方面,讓他們都能盡早安心地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
過去10年,她積極參與不同的社區活動和義務工作,包括給弱勢群體派發食物和帶年長者出遊,在回饋社會的同時,也通過與本地人交流,更加了解新加坡文化。
去年12月注冊結婚的謝思敏和丈夫黃嘉敬計劃在明年生育,雖然她認爲政府在經濟和物質方面提供的育兒援助可算足夠,但現代人從結婚、購屋到生育,同時還要兼顧事業,面對的精神壓力特別大,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
“不過,上司和同事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比如馬來族同事會很有耐心地向我解釋開齋等馬來習俗,甚至教會我一些馬來語。如今新加坡就像是我的第二家園,不管你屬于什麽種族,都可以很安全及和諧地生活。”
另一方面,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和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星期五(2月24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總理公署開支預算時指出,想加強我國的社會契約,不只要繼續支持和加強給予新加坡人的保障,協助他們成家立業,也得加強社會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