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雙方最終同意停止對這一課題的辯論,而是交由公衆自行判斷孰是孰非。
就工人黨是否曾在2019年的工作論文中建議減少預購組屋單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與工人黨展開激烈辯論,雙方同意讓公衆自行評斷。
“自2010年和2011年以來,居民人口增長約爲每年3萬人。假設平均家庭規模爲3.3人,這意味著每年需要約9000個新住宅單位。在同一時期,住屋的竣工數量遠遠超過居民人口的增長。私人住宅單位的空置率才剛剛開始逐步下降,但到了2022年,仍有約1萬2000個私人住宅單位竣工。建屋局是否會面對空置率問題,問題是否會因爲在過去幾年繼續穩定增加1萬6000至1萬7000個預購住屋單位,到了2022年還繼續增加供應而變得更棘手?
工人黨工作論文相關段落原文。(取自網絡)
黃循財星期五(2月24日)在國會總結新財年政府財政政策辯論時,提出工人黨在2019年發表工作論文,指當時工人黨提議政府每年只建約9000個組屋單位,以免供過于求。他指出所幸當時政府沒有聽從建議,否則目前的住屋供不應求問題會更嚴峻。
朝野議員今年2月初就公共住屋展開辯論,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當時引述了這篇工作論文。工人黨盛港集選區議員蔡慶威隨後也投函《聯合早報》,反駁說工人黨並沒呼籲停止或減少建造預購組屋。
延伸閱讀助國人應對當前市場火熱 首購四房或更小轉售組屋津貼多3萬元社論:政府信守“居者有其屋”承諾
全民售後回購計劃指的是政府從人民手中收購地契只剩下不到30年的組屋,再提供給轉售市場。屋主必須已經還清至少八成放貸、而且沒有擁有其他私人住宅。
預購組屋項目應該繼續進行,但是與其興建更多新鎮,規劃者未來最好能考慮通過售賣在工人黨提出的“全民售後回購計劃”下回購的成熟住宅區組屋單位,來部分滿足新家庭的需求。這將有助于更新許多新加坡人所希望居住的成熟住宅區,因爲這些住宅區更靠近市中心。”
國會反對黨領袖畢丹星和貝理安(阿裕尼集選區)隨後反駁這種說法。其中,貝理安強調論文明確指出預購組屋計劃應該繼續,並沒有說預購組屋項目應該停止,或是應該放緩。工人黨只是提出在推行“全民售後回購計劃”(Universal Sale-and-Buy-Back Scheme,簡稱USB)後,有更多單位用來出售或是擴大公共組屋計劃,那時才可以長期減少預購組屋項目。
以下是2019年工人黨工作論文具爭議的內容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