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先輩成功通過識別面部特征,來了解一個人的性格或個性,而我們則讓人工智能以貌識人。”
“那麽,在開發許多未來其他應用時,它將是革命性的,人們之間能更有效地溝通,並減少誤解。
MindReader是采用美國一名心理學家所設計並已得到驗證的個性分析系統而創立。
口碑很快傳開,在2017年,就在他出版第一本書時,一家跨國銀行和一家本地銀行也成爲他的客戶。
林亦涵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公司開創的人格分析工具MindReader,經多家本地和跨國保險公司和銀行行銷人員的測試,准確度達70%。
他取得的第一個突破證實了這個想法的可行性。本地一家保險公司認可他的方法,支付了5000元請他提供一個爲期兩天的培訓課程。
公司也將成立研究團隊改善人工智能,與更多商業夥伴合作,把客戶引入公司平台。
“我們追求的願景,就是希望改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溝通,通過人工智能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
面相學在中國已有千年曆史,且一直在民間流傳,隨著人工智能(AI)崛起,有一家公司利用人工智能來教導相人識人的方法,讓業務人員在幾秒鍾內看透客戶的心思,把生意談成。
今年,公司除了繼續爲財務顧問、業務發展人員和顧問等建立應用,還打算進駐紅娘領域,制作約會應用。
面相學由來已久,但仍有人提出質疑,認爲人的個性不可能僅從外表就看得出來,但林亦涵對人工智能識人的理念沒有動搖,並充滿探索精神。
“如果什麽都不嘗試而一味地批評說無法做到,這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人工智能能夠准確有效地做到呢?
采用美國心理學家 已驗證個性分析系統
公司利用這個系統中的框架,讓人工智能學習“看相”。隨著公司獲得更多個人的數據和面部圖像,人工智能將被訓練得更具備智能,精確度也會提高。
這個人格分析工具能夠從一個人的照片和社交媒體貼文解讀一個人的性格,那麽一來銷售人員就能夠根據不同客戶的個性,制定與他們正確溝通的方法,爭取談成業務。
這對當時剛剛當上父親卻處于創業困境的林亦涵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進行了廣泛的測試和概念驗證,並且看到成效後,公司才決定在今年推出這項産品。
不過,他並沒有被自己的負面情緒打倒,痛定思痛後下定決心利用自己洞察人們行爲舉止的天賦,以及所考獲的人格類型測驗(MBTI)認證,來幫助銷售人員提高爭取到客戶的勝算。
他說,如果相信每個人的臉部特征可能代表一些性格上的特點,那麽人工智能就能找出和解讀這些特征。
“這將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旅程——ChatGPT(聊天機器人)花了九年時間研發,才獲得成功。我們今年將投入大量精力,希望能分得一杯羹。”
談到MindReader的開發,他表示自2021年以來就展開研發工作,期間連同財務顧問和企業家等,一起測試這項新科技。這些行業人士所采用的溝通方式,與他們爭取到的成果休戚相關。
這家公司名爲“人識”,聯合創辦人是義安理工學院前商業與社會企業講師林亦涵(38歲)。
打算進駐紅娘領域 制作約會應用
可是,由于本身缺乏行業知識和銷售能力,他很快陷入否定自己能力的情緒中。
MindReader的緣起,可說是從林亦涵過去經營“關系培訓”業務的失敗開始的。辭去理工學院講師的工作後,他一頭栽進銷售培訓,教導銷售人員運用實用心理學來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