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走出新冠疫情陰霾的新加坡,這幾天對于防疫的討論重新成爲了熱門話題。
3月21日,新加坡國會通過了《新加坡應對新冠白皮書》。這份長達92頁的白皮書,梳理了新加坡抗疫道路上的可取和不足之處,以及值得學習的經驗,爲新加坡應對下一場疫情提供寶貴的借鑒。
其中,最讓新加坡政府引以爲傲的是,新加坡是世界上較早獲得疫苗的國家,同時通過強有力的推廣,新加坡成爲世界上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減少感染嚴重疾病和死亡人數。
不過在21日辯論中,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也承認,因爲“囤貨”過于充足,已有15%過期,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過期的新冠疫苗數量可能將占到新加坡訂購數的25%。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加坡的抗疫取得相對的成功,主要與良好的國際關系和國民素質密不可分,在疫情的早期既能保障疫苗的貨源,也能將疫苗用到實處。
必須支付的“保險費”
王乙康在21日透露,新加坡訂購的新冠疫苗已有15%過期,總值達到1.4億新加坡元(約合7.22億元人民幣)的花費。
他在國會辯論時表示,疫情初期,各款疫苗是否有效還尚不明確,供應鏈也不甚穩定,因此新加坡需要采購過量的疫苗,以確保足以應對疫情,這意味著新加坡會擁有過多的疫苗庫存。
在2020年初,新加坡政府就意識到疫苗是走出疫情的重要工具,在2020年4月成立了疫苗專家團隊,開始了篩選和采購候選疫苗的工作,最終提前與輝瑞和莫德納簽約,使得新加坡成爲世界上較早獲得新冠疫苗的國家。
王乙康還舉例表示,在人們接種疫苗之前,新加坡在2020年4月實施封鎖措施以控制疫情。在兩年內花費了近600億新加坡元來緩解對企業和員工的沖擊。
王乙康說,購買的新冠疫苗沒有使用就過期了,是必須交的“保險費”,是爲避免災難性後果的風險而付出應有的代價。他說,新加坡其實嘗試過向外國捐贈這些過量的疫苗,但因爲全球新冠疫苗目前已供過于求,因此尚沒有國家表示需要。
經驗教訓
今年新加坡進一步放開了疫情的管控,從2月13日起,即便未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的入境旅行者,也不用再提交新冠陰性報告才能獲得入境資格,短期訪客也無需再購買新冠旅行保險。
從4月1日起,新加坡進一步縮減對新冠病毒檢測和治療的津貼,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的病患需自行支付醫藥費,但新冠疫苗和口服抗病毒藥物仍然免費。
根據新加坡政府開展的調查,自今年初疫情防控措施緩解後,大多人認爲自己的生活素質有所改善。調查顯示,每10名新加坡居民當中,就有七人覺得他們的整體生活素質與2019年疫情前一樣,甚至更好。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表示,新加坡在疫情期間的開支比其他國家少,但整體而言,這些支出取得良好成效,有助減輕疫情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沖擊。他透露,政府在疫情期間總共花費723億新加坡元,相當于2020財政年GDP的約15%。
但新加坡政府也承認在應對上存在著諸多不足。如在疫情暴發初期對于人們是否需要戴口罩的問題出現過急轉彎。如新加坡政府在2020年初曾表示,因爲遵從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加上當地口罩短缺,所以只要求身體不適者戴口罩,但在發現新冠病毒可無症狀傳播後,又突然強制民衆戴口罩。這樣的政策的突變,削弱了民衆對政策的信任。
爲了更好地應對未來流行病,新加坡在21日宣布將設立傳染病管理局,將把目前分屬新加坡衛生部、國家傳染病中心和保健促進局的公共衛生職能整合在一起,對于政策進行更好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