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瑞隆致辭時說,籌備工作已開始,當局6月起在勿洛和淡濱尼市鎮啓用這類交通燈,然後分階段在其余市鎮推行。政府致力于爲殘障人士打造一個包容的環境,改善設施將協助他們更能獨立外出工作或活動。
他認爲,打造包容就業環境應由企業領導帶頭,影響工作團隊去聆聽並了解有特殊需求的同事,但這個溝通方式必須是雙向的。“我們本身也要克服自尊心的問題,遇到問題時要去求助,反映自己的需要,才能共同解決問題。當然,這個過程不容易,如果身邊的人不願嘗試理解,容易讓人氣餒。”
去年8月公布的2030年加強殘障服務總藍圖,提出圍繞加強終身學習、協助殘障者獨立生活,以及打造一個包容環境這三大方面的多項建議。政府將陸續落實當中的建議,早前已宣布今年在淡濱尼西民衆俱樂部設立包容殘障服務中心,爲特需人士主辦課程等活動,並爲看護者提供喘息看護服務。
他受訪時說:“設計適合特需者使用的數碼産品與打造無障礙環境同樣重要,尤其是現在使用數碼工具已更普遍。如果網站和軟件開發者沒考慮到輔助科技使用者的需要,對我們來說會有挑戰。”
接下來,更多交通燈改進功能後,視障者在晚上9時過後,也可以在特定行人過道利用殘障者車資卡啓動聲響,更安全地過馬路。
勿洛和淡濱尼市鎮今年中起率先在特定行人過道增添可全天候啓動聲響的交通燈,方便視障者在任何時段安全出行。
150人出席對話會 討論如何支援特需群體
參加對話會的曾士豪(25歲)大學畢業後在非營利機構Etch Empathy領導數碼改進服務,從自己失明的經曆,協助客戶提升網站和數碼産品的無障礙設計。
蔡瑞隆指出,兩個探討打造包容就業和協助殘障者獨立生活的工作小組正展開工作,將在今年底公布建議。但他強調,打造包容社會須要社會各方協作。“我們如何看待殘障人士,與他們共處時的行爲,這些都能反映我們和社會有多包容。”
根據去年10月的國會答複,全國的行人過道交通燈約有兩成會發出有聲提示引導視障者。爲了不打擾附近居民,交通燈只會在上午7時至晚上9時之間啓動聲響功能。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高級政務次長蔡瑞隆星期六(4月1日)在一場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ingapore)系列對話會上,透露2030年加強殘障服務總藍圖的進展。藍圖的其中一項計劃是在10個市鎮的325個行人過道,安裝可啓動聲響的交通燈。
約150人出席星期六舉行的對話會,對話會面向殘障者以及看護者等,參與者討論如何在就業與生活起居方面支援特需群體。
接下來至2025年,另八個市鎮包括宏茂橋、紅山、蔡厝港、裕廊西、盛港、大巴窯、兀蘭和義順將陸續啓用可啓動聲響交通燈。
接下來至2025年,另八個市鎮包括宏茂橋、紅山、蔡厝港、裕廊西、盛港、大巴窯、兀蘭和義順將陸續啓用這類交通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