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俅,大家都知道。《水浒傳》裏的高太尉,是個惡貫滿盈、專門迫害忠良的大奸臣,這人工于心計、手段毒辣,梁山一百單八好漢幾乎都死于其手。但是曆史上的高俅真的是那樣嗎?
在《水浒傳》一書中,高俅,蔡京、童貫,楊戬並稱四大奸賊。但在正史中,北宋末年卻有六大奸臣之說,排名分別是蔡京、王甫、童貫、梁師成、朱勔、李彥,但沒有高俅。
曆史上的高俅確實是從草根逆襲上位,到最後混成了掌握一國首都軍權的樞密使。在高俅任職期間,並沒有什麽明顯的劣迹,他之所以成爲大家心目中的奸臣,主要是因爲《水浒傳》把他的名聲給敗壞了。
翻開正規的史書《宋史》,這裏面並沒有關于高俅的撰寫,所以只能從野史中找到一些零星的記載。從這些記載來看,高俅雖然沒有什麽才能,而且混上去基本上都是靠迎合拍馬,和皇帝關系不錯,但是說起來這個人,還算是有情有義的一個人。
按照當時的一些野史記載,高俅本來是蘇東坡身邊的小史,類似于現在的秘書,主要是幫助主人做些抄抄寫寫的工作。史書上說高俅略懂詩詞,書法不錯,想想也是,蘇東坡是大書法家,能夠在蘇東坡身邊來做抄寫工作,可見高俅在書法上的造詣應該還可以,起碼也是二流書法家的水平。
高俅在蘇東坡身邊工作了幾年,後來蘇東坡被貶谪到地方當知州去了。(蘇東坡原是翰林學士,一生屢遭貶谪。)臨走之前,蘇東坡寫了一封推薦信,把高俅推薦給當時的一個朝廷大臣,名叫曾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弟弟,是神宗變法時很有名的一個骨幹大臣,在政治上和蘇東坡比較對立,但兩個人的私交不錯,是朋友。曾布當過宰相樞密使,而且還是三朝元老,是朝廷重臣,如果高俅能夠混到他手下,謀一個職業,前景肯定一片光明。
可是計劃不如變化快,等到蘇東坡剛剛離開京城,高俅拿著推薦信去見曾布的時候,曾布卻告訴高俅說自己目前手下不缺人。但是,曾布又不想駁了蘇東坡的面子,于是又把高俅推薦給了他的一個朋友,就是當朝驸馬王晉卿。就這樣,高俅就來到了驸馬身邊,因爲高俅很會來事,王晉卿很快就把高俅當成了心腹。就是因爲這一次,高球的命運發生了重大轉變。
當時是宋哲宗年間,作爲驸馬的王晉卿和端王趙佶關系不錯,兩個人經常來往。這個端王趙佶就是後來的宋徽宗,不過這個時候還是王爺。
有一回,兩個人在一塊上朝的時候遇上了。因爲當時上朝,大臣在朝見皇帝之前,都會在下面先簡單的捯饬一下。估計端王走得比較急,發型有點亂,所以就想借個梳子再整整頭發。王晉卿就從腰裏拿出了自己的梳子,端王一看,呵!這梳子做工精巧,模樣新穎,很是喜歡。王晉卿見趙佶喜歡,就說晚一些讓人給送一副新的過去。
王晉卿回去之後,就想著在府中挑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去給端王送梳子,這就想到了高俅,因爲高俅能說會道啊!于是高俅拿著梳子就來到了端王府上。這時看見端王和一群人正在那兒踢球呢,見趙佶正踢得高興,高俅不敢說話,就站在旁邊等。高俅看見這些人踢球的水平很一般,比自己差得很遠,就撇撇嘴,對這些人的球技很是不屑,卻正好被趙佶看見了。
趙佶看見這人撇嘴,心想他難道會踢球?讓他來試試。于是就讓高俅一起下場踢,高俅也沒客氣就下場了。結果球到了他腳上就像粘著一樣,上下翻飛,踢得簡直是太漂亮了!高俅嘛,玩球當然有一套。所有踢球的人都驚歎不已。趙佶發現他踢得不錯,看中了高俅,就派人轉告驸馬說:
“你的梳子我已經收到了,這個送梳子的人,我覺得不錯,我把他也留下來,就讓他跟著我吧。”
就這樣,高俅就跟在了端王趙佶身邊。
想不到高俅的命就這麽好,過了沒幾個月,端王趙佶登基稱帝了,正兒八經當上皇帝了。高俅作爲趙佶的心腹當然是官運亨通,一路升遷。
不過無論是宋朝,還是古代什麽時候當官,很少有坐直升飛機上去的,都得一步一步來。高俅就算是宋徽宗趙佶的心腹,但是要當官也得遵循官場的規矩。事實上高俅確實是從很低的職位做起的,在整個大宋的軍界一共當了20多年的官,輾轉多個職務,到最後才當上了太尉。
爲什麽要在軍界混呢?主要是宋朝重文輕武,對文官要求很高,文官必須是進士出身;對武官要求不嚴,有邊功就可以,伸縮性比較大。高俅是啥也沒有,宋徽宗就讓高俅走武官之路,先到下面去鍍金。于是高俅就到了邊關劉仲武的帳下,劉仲武知道他是皇帝派下來的,是皇帝身邊的人,也挺關照他。
這高俅的命也真是好。在邊關的時候,大宋朝正好在邊關打了幾個少有的勝仗,很難得呀,這一來高俅也算是有戰功了,有了升遷的資本。從此之後,就一路扶搖直上,最後做到了太尉,掌管禁軍達20多年。
高俅在掌管大宋軍權的時候,其實大宋軍隊已經沒有什麽戰鬥力了,高球也不是什麽軍事帥才,當然不可能對大宋軍隊素質提高帶來什麽明顯的起色。
高俅這人也並不是完全什麽本事都沒有,也不是只會踢球,最起碼在當官弄權上還是有些手段的,爲人處世很靈活。
首先,他善于揣摩上意,尤其對宋徽宗趙佶,那是百般討好。宋徽宗是一位有名的好名貪功的皇帝。高俅管理禁軍期間,在軍隊訓練上花了不少心思,其實就是搞了不少花架子。比如《東京夢華錄》中記載,高俅曾經主持過軍隊爭標競賽,一開始是吹吹打打,後面是花樣百出,看上去非常熱鬧,讓宋徽宗看了十分滿意,覺得高俅很不錯,很有能力。其實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裏面都是花架子,沒有任何實際東西。
其次,高俅爲人有一個優點,懂得知恩圖報。剛開始在邊關的時候,劉仲武對他挺關照。後來,有一次劉仲武打了一個大敗仗,按說朝廷應該追究責任,但是劉一點事也沒有,其仕途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就是因爲高俅在朝中替他說了好話。劉仲武死了之後,高俅又極力向皇帝推薦劉的兒子劉琦擔任大將。還有,高俅對蘇東坡也不錯。畢竟高俅在蘇東坡身邊呆過好幾年,蘇東坡對他也挺好,所以一直感念蘇東坡的恩情。當時蔡京也是朝中重臣,對蘇東坡殘酷迫害,包括對蘇東坡的家屬。但高俅對蘇家從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暗中伸出了援助之手。史書記載,高俅不忘蘇氏,千方百計接濟蘇家,每逢蘇家子弟入京,他都要給不少錢,當時很多人都知道這事,對高俅印象挺好。
和《水浒傳》中描述的不同,高俅和權傾朝野的大奸臣童貫、蔡京也不是一夥的。靖康元年,宋徽宗聽說金兵渡過黃河,嚇得連夜倉皇南逃。史書記載,宋徽宗逃到泗州之後,童貫、高俅各帶兵馬趕過去和徽宗會和,一時之間又成立了一個宋徽宗的親信小班子。可是不久,童貫和高俅發生了沖突。後來童貫護送徽宗等人繼續南下,就把高俅一個人留在了泗州,高俅以生病爲由回到了開封。後來,跟隨徽宗皇帝的童貫等6個奸臣都被後來的皇帝宋欽宗砍了腦袋,恰恰是因爲高俅提前離開了江南,沒有參與當時的徽宗集團和欽宗集團的鬥爭,所以他的下場比童貫他們要好的多,沒有被處死。
至于《水浒傳》中寫高俅如何迫害林沖、逼上梁山;接著處處與梁山作對;後來又陰謀陷害宋江、盧俊義等人的事,史書中全都沒有記載。因爲《水浒傳》是小說,林沖曆史上也沒有這人,是藝術家虛構的一個英雄人物,那高俅迫害他什麽的,當然也都是純屬虛構了。而據史書記載,曆史上確實有過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起義,但是不像《水浒傳》中所寫的,有什麽林沖,李逵等一百單八將,更沒有那麽多的戲劇場面。
但是不管怎麽說,曆史上的高俅之所以後來被大家說成是大奸臣,仔細想想確實是有原因的。
首先,他沒有真才實學,僅僅是因爲會踢球,竟然獲得了高官厚祿,令人不齒。
第二,在他爲官幾十年中,不僅毫無作爲,反而恃寵營私。靖康年間曾有大臣上書揭發過:高俅執掌禁軍20多年,不僅在軍營的地皮上建私宅,而且還把禁軍當成私有品,爲他幹私活。平時不管訓練,以至于當國家面臨金兵進攻的時候,開封城內的幾十萬禁軍成了擺設,全無回手之力。作爲大宋的最高軍事統帥之一,高俅顯然負有領導責任,所以也難怪被人彈劾了。
公元1126年,高俅病死于開封,其結局還算不錯了。
曆史上的高俅雖然不是什麽大奸大惡之輩,但也完全算不上什麽清官能臣。相反,作爲朝廷重臣,身居高位而碌碌無爲,是爲失職渎職,罪不可赦。
但客觀地說,高俅的爲人還是有一些閃光的地方,比如頭腦聰明、對人忠誠,尤其是他懂得感恩圖報。包括對蘇東坡的後人,還有幫助過他的人,每逢他們有事的時候,高俅總是會出錢出力。我們不妨設想:假如高俅不是太尉,只是一個普通官員,那麽他的口碑應該是不錯的,說不定還會以完全正面的形象青史留名。
高俅的曆史結局,也給當今做官的人提了個醒:沒有那個本事就不要坐在那個位置。
蓋棺定論的時候,時人對高俅的評價是大節無虧。終其一生,基本上沒做什麽傷天害理的事,總體上還算是一個好人。